春动莲房 第100节 作者:未知 苏赋安很想和小妹叙旧,问问他走后在清河发生了什么事。但眼下情势特殊,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 于是将叙旧放到之后,再与宝嫣详谈。 入夜,宵禁。 早已得到禁令的城中百姓关好门窗,胆大的早早入睡,害怕地将门窗都封了起来,以免受到大军到来的影响,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满城空寂,为京中和太子的势力让出无人打扰的天地,苏巍山说话的同时呼出一口白烟,朝从众臣中挤过来的苏石清道:“成了么。” 苏石清:“家中安好。” 暗示宝嫣和苏凤璘已经平安抵达。 被安排当成先锋,打头阵面对太子怒气的苏巍山,“那就好。”接着目光一凝,精神抖擞,“来了。” 士卒在前开路,中间才渐渐露出马背上唯吾独尊的影子。 “可是太子?” 陆道莲返璞归真,特意换回一身僧袍,黑夜火把中,宛若一捧白雪,清寒惹眼,五官脱不开当年佛教圣女的影子。 眼神幽幽逡巡他们,不怒自威,令人跟着挺直脊背,论气势宫里和封王了的皇嗣,他更携带敬而远之的煞气。 还寡言,开口的是策马上到阵前的庆峰。 他手中密旨如同柔软的绢布当着众人面展开,瞪眼盯着来接驾的臣子,还有渐渐从周围四方出现的军队,念:“此乃圣人亲赐谕旨,太子年幼时,送至昭玄寺由普诗弥方丈抚养,感念亲情血脉,不忍父子分离,又因太子有朕当年之风采,天资秀出,紫气东来,有储君风范。朕决定自即日起,恢复莲儿身份,封为太子,料朝中定有疑虑,赐号令符为证……” 庆峰气沉丹田,声如虎啸:“太子就在此,众卿家还不上前拜见?” 阵前士卒举长戟助威,重复呐喊:“太子归朝,岂能不拜!” 声势浩大,夜空中余音嘹喨,街道巷口,百姓人家如临大敌,人人自危。 苏巍山终于一睹太子容貌,就像于远处窥见雪山之巅,如此人物,怎甘平反。只是城门一关,这里布下天罗地网,今夜谁输谁赢似乎还不得知。 “苏大人,如何应对?” “前方拿出密旨和军符,不知真假……” 苏巍山:“诸位在此等候,我去一探虚实,为证明汉室血脉绝非作假,还有谁愿意与我同去?再择两位同僚即可。” 人头堆里,有的虚心避开苏巍山的视线,有的偷觑他人反应。 好似皆被那边势如破竹的阵仗吓住,目前等了许久都无人敢应。 万一谈不拢,就是送死。 苏巍山短促而无声地张开嘴,笑了一下,眼角皱纹诉说风霜。 不过区区二十载,朝中风气已变得贪生怕死,遥想当年以身士卒的风骨气概,最不畏的就是死。 如今已成梦,勇气成烟。 “大人,下官愿意同往。” 苏赋安出列,一双明目毫不避讳地望着他。 同一时间,还有另外一人走出来,是个往日默默无闻,也不怎么吭声的臣子,“下官愿意陪大人走一趟。” “圣旨可以给你们看,甚至军符也能让你们一验真假,但大人们能否告诉我,那边是什么意思?” 庆峰代陆道莲问,寒风肃肃,满街士卒将领,明明都是汉室的兵,另一方却堆积好战垒。 “只要圣旨是真,我等皆会服从圣人旨意,奉太子为储君。”苏巍山无畏无惧,“那边的将军和士卒,是听从司马大人调遣的军队,皇后发令,若是有人胡乱冒充圣人血脉,将就地论处。” “与我等可没有干系。” 两边都想给对方一个下马威,就看谁先沉不住气先动手了。 城中禁军等候,只要苏巍山那里一不对劲,便会上前拼杀,听说那位太子是个桀骜嗜杀的性子,期望他能忍受不了这些文官的盘问。 亦或是言语稍有不慎,就砍了他们的脑袋,如此一来,他们也好占据言论上风,诛杀“反贼”。 然而片刻之后,苏巍山那边似乎已经交代清楚,还带上了圣旨回去队伍中,给随行的大臣们过目。 “诸位,可看清了,圣人笔墨,龙纹做底,国之玉玺,皆为真迹。” “这,这确实是圣人的字……” “可是大人……”其中有人想提醒苏巍山,上面交代过什么。 苏石清在队伍中与父亲和儿子相对视,在差不多的时候突然张嘴:“既然是真还等什么?!臣等接驾,恭迎太子回宫……” 苏赋安更陡然拿起不知什么时候弄到手的号角,对着天上一吹,用力嘶喊:“恭请太子,入朝!” 禁军将领震惊抬眼,抽出的刀反射出他从惊讶到慌张再到愤慨的脸,“苏巍山,老东西,他敢不听丞相大人的交代……” “说好叫他激怒’反贼‘,再……” “将军,怎么办?” “他们朝我等来了,阵势不妙。” “上上,迎战!” “擒住反贼,赏万金封侯,给我杀啊啊啊——” …… 窝缩在房中的百姓躲在桌角下,听着外面嘶嚎,刀枪相碰的动静瑟瑟发抖。 今夜的世家高门,通通窗门紧闭,更有家仆手持刀棍组队巡逻守院,人心惶惶,注定不得安眠。 宝嫣心里有事,在房中根本睡不着,她身旁林氏相伴,小郎和乳母睡在隔间,出生半年的女婴则被带到她与宝嫣的床榻内照料。 屋外巡逻的身影憧憧,苏凤璘则在苏家的大堂和族中长辈堂叔兄弟,在后方等候最终结果。 林氏起夜,正打算从宝嫣身上悄悄跨过去,却见她侧身还睁着双眸,“怎么了阿嫣?在想心事?” 宝嫣辗转难眠,她其实已经倦了,可因为记挂着陆道莲,始终不肯闭眼。 “阿嫂,我担心……” 她身在内宅,却好似已经听到厮杀声了。 林氏:“你担心那位贵主?凤璘说他武功高强,身边又有千军万马,应当不会轻易败下阵来。” 她说这话面上亦是忐忑,她夫君还在今夜接驾的队伍里,夹在两军当中,格外凶险,小弟说的没错,他们那批臣子,就是被派出去送死的。 运气好活下来,运气不好就淹没在尸山堆里。 小妹娇花一样的年纪,从晏家少夫人,到太子身边的妇人,身份转变成不成,就看今夜了。 气氛不自觉凝重。 林氏自个儿心里也怕,作为长嫂还是安慰:“你若实在不想歇息,那就说说家里,你可想听?” 宝嫣心绪翻滚,胸膛好似闷着一口气,她不想担忧过度,还没听见好消息,便让自个儿先哭丧起来。 忍着不安点头,“听,嫂嫂请说,阿母她在家中可好?” 林氏:“你出嫁后,家中甚觉冷清,有一个月阿母宛若失了魂,常去你房中坐着……” 宝嫣在林氏声声言语中,逐渐安定下来。 屋中炭火添新,墙上壁影摇曳。 她在梦里,仿佛回到金麟水乡,回到罗氏单薄却温暖的怀中,嗅到属于母亲气息。 天色大亮。 盆中炭火早已烧完余烬,化成黑灰堆成小山,房里温凉如水,除了榻上宝嫣自己,其他人皆不在这。 左侧榻内空空如也,昨夜酣睡的小侄女都被林氏悄无声息抱走了。 正午过去,未得休息的苏赋安趔趄着闯进家门,他身上染着不知是谁的血迹,昨日的整洁消失殆尽。 一夜间下巴处,青胡茬都冒了出来,虽然疲累,却眼神发亮,好似有光,推开挡路了的家仆,朝着正堂方向冲还具在一起苏家人激动报信。 宫中。 气氛死寂,燃了一宿的烛火化成泪干,宫人在外瑟瑟跪成一排,“娘娘,大臣们,随太,太子入宫了,正朝这里赶来……” 苏凤璘到处打听那天情景,将收集到的见闻说给宝嫣听。 他有些后悔自己当时的腿脚不利索,不然他也是要像父兄那样参与那抛头颅洒热血的激动场面的。 宝嫣醒后因房里没什么人,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直到林氏回来,她才得知城内局势的最新进展,他们如今还不适合出门,城里因为一场惨烈的厮杀,街上破损严重,尸横遍野。 陆道莲是一路带着圣旨,让人一遍又一遍的宣读,告知每家每户他是天命所归,圣人钦定的皇太子,然后杀入宫中。 百姓不愿受那无妄之灾,担心长时间陷入水深火热中,在陆道莲的人占据上方后,有的悄悄结伴出来,为了讨好他而当街传颂他是天命所归的名声。 有了百姓呼声,臣子们见风使舵,也归顺到迎合他的队伍中。 以为这不过是些意外,却不知百姓里,带头传颂的早就提前被苏赋安找人打点好了,还塞了苏家的族人,打扮成百姓模样做内应进去。 指挥引导他们拥护太子,只有太子才能为他们带来天下太平。 “殿下。” 东宫久无太子,空置多年,如今因陆道莲的接管,里头的东西皆被换成新物。 看着抬进抬出的宫人,庆峰已然改口,不再称呼陆道莲为“师叔”。 庆峰:“王皇后想要解除进城当晚的误会,已经与诸位大臣在建章宫等候殿下了。” 陆道莲杀入宫时,最先去的便是天子所在的地方未央宫,探望昏迷不醒的汉幽帝。 然而。 未央宫内不止汉幽帝一人,早在他来时,就已经到了许多嫔妃和王皇后,以及她所出的公主,众人跪地。 随着趴在汉幽帝榻边的王皇后,哭丧哀嚎,“陛下,你我少年夫妻啊,如今有人要灭我啊……” 丞相等人从内阁匆忙赶来,还未了解真相,便以陆道莲要对王皇后等人动手为由,全部下跪替她们求情。 让宫中上下,误以为太子性情乖戾,不分青红皂白,杀人如麻,连汉幽帝的妃子们都不肯放过。 如此传出去,势必会引发天下众人对他的不满,陆道莲所求不过是回归高位,城让他进了,禁军叫他杀了,宫门也叫他破了。 为何还不满足? 为防止激起天底下民怨,苏巍山和苏石清等人当即替陆道莲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