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将来谁会坐上这个宝座?

作者:李秋
听着太上皇的话,李秋渐渐的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还别说,在以前,他心中做出的所有预案和假设,都是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为基础。

  还真没有想过将来,一旦李世民故去,新皇登基后会是什么样一种状况?

  甚至是,明明先知先觉的他,现如今都不知道未来会是哪个皇子继承大统。

  因为很明显,历史的轨迹和走向,已经大大的被自己撬动和改变。

  目前来看,可能性最大的,太子登基。

  一想到,他旁边,那阴森、恐怖的称心所散发出来的仇怨,李秋心中不由得眉头紧皱。

  第二个,魏王李泰。

  虽然自己芙蓉园与他的关系谈不上敌对,但也绝对算不上好。

  以李泰这阴狠,喜怒无常的秉性,若是他当了皇帝,自己绝对没太多好果子吃。

  至于吴王李恪?

  那就想都不用想了,一旦他登基,自己非得跑路不可。

  绝对不敢有丝毫的犹豫和停留。

  除了他们几个,还有晋王李治。

  相对于太子、魏王、吴王来说,还是晋王当皇帝对自己最为有利。

  不过现如今,晋王身旁已经没有了那个聪敏、强大的依靠。

  在面对着天下门阀士族和周边国家的压迫,李治又该如何去选择?

  怕是极大的可能会弃车保帅。

  宰了自己,天下欢颜,还能充实一把国库。

  若是这样子一看,岂不是将来谁来做皇帝,自己和芙蓉园都很危险?

  要是这样的话,他当初选择将突厥斩草除根,真的是一件后患无穷的决策。

  现如今,他已经有了妻儿。

  将来,自己的子女会更多,而且还要考虑岳丈家那边的情况……

  看着面前李秋这愁眉苦脸的模样。

  太上皇微微的点点头。

  “怎么样,可曾将这里面的事情和来龙去脉想清楚?”

  “这天底下啊,一啄一饮,皆有定数。”

  “你以为得罪过的那些人,结下的那些仇,这么容易的就过去?”

  “很多时候,这些,都会祸及子孙后代的。”

  “身为一家之主,你以为真就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

  “刚刚发生过的,那青州崔家的家主崔永志,就是最为明显的一个例子。”

  “一将无能,害死三军,同样的道理。”

  “现在,你回过头反思一下,你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情,可否有后悔的?”

  听到此,李秋轻叹了一口气。

  “太上皇,要说对突厥的斩草除根,对高句丽的征讨,此事我绝不后悔。”

  “但很多时候无谓的树敌,确实是有些不智。”

  “唉,这要真像您说的那样,等以后新皇登基之后,确实是有些不好办。”

  见到李秋一步步的按照自己的引导,走上正轨,太上皇心里颇为的满意和喜悦。

  要说这世间,拉拢人心,说服人的本领,又有谁能同他相比?

  想当年,从太原起兵,到一统天下,建立起李唐江山。

  就足以证明了太上皇在识人、用人,拉拢人这方面的过人本事。而李秋,他才经历过多少事,吃过几年盐?

  纵使思维、眼界过人,但终究还是绕不开太上皇给他的留的道。

  “李秋啊,关于以后之事,毕竟还有些年头。”

  “眼下只要李二和皇后还在,你就暂时不用多虑些什么。”

  “只要你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懂得为将来的事情做好打算,这就已经是足够了。”

  “还有,关于这件事,也并非无药可解。”

  “解题之策也很简单。”

  “那就是你从现在开始,继续的强大自己,丰满自己的羽翼。”

  “让自己和你的幽州变成将来大唐未来的支柱,扛鼎之臣。”

  “甚至是到了新皇离不开你,不敢杀人的程度,这你就有了立身之本。”

  “我这大安宫的情况,你也是清楚,知道。”

  “闲暇无事时,由于太过枯燥,乏味,我就总喜欢帮你们几个孩子想一想以后的事情。”

  “你若是从现在开始,按我说的路去走,自然是吃不了亏。”

  “就像罗可心的爷爷,罗森一样。”

  “只要你们几个孩子过好了,稳稳当当,平平安安,我在那一边,也就得意安心喽。”

  听着他的话,李秋急忙客套了几句,说太上皇您老人家只要保持现在的状态,定能长寿之类的话。

  但睿智如太上皇,又怎么能相信?

  随即,太上皇笑着摆摆手,然后认真的对他说道:

  “李秋啊,身为一个臣子,他的立身之本无非也就两样。”

  “武将来说,赫赫军功。”

  “以及与皇帝的旧情。”

  “但是,史书之中,武将的命运和下场往往要比文臣差的多。”

  “只因为他们手中有兵权,更加的惹皇权忌惮。”

  “你记住,在皇权面前,无论是面对谁,哪怕是你自己的父母、亲生的子女,都不要谈情!”

  “在皇家,也不配有情这个字。”

  “而你现如今,已经是将武将的这条路走到了头儿。”

  “军功赫赫,无论在军中,还是在民间,威望都甚高。”

  “假如将来有一天,新皇登基,又怎能不忌惮于你?”

  “所以这条路你已经是走不通了。”

  “你现如今能走的,应该去走的,那就是到朝廷中去做官。”

  “在官场上,做出自己的政绩,尤其是例如房玄龄、王珪等人这样的清名出来。”

  “一旦你有了清名,那无论是哪个皇帝都不敢无端的杀你,害你。”

  “不然的话,他就要被写入史书,成为昏君,遗臭万年。”

  “这种事情,是任何一位皇帝都深深忌惮的。”

  “同时,你去做文臣,初期时,可能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挤,敌视。”

  “但时间一久,这些东西很快就会烟消云散。”

  “慢慢的,磨他个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总会相互间磨出一份情谊来。”

  “有了这情面,这整个朝廷的大多数大臣就不好再针对与你。”

  “到时候,你是不是又安全了一分?”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说网

看小说网是您最喜欢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说免费阅读,所有小说无广告干扰,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说网站。

网站导航

热门分类

© 2023 看小说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分类 排行 书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