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守村人 第316节 作者:未知 后面的人额外给了摊主十文钱,说是需要那两个篮子,买下来。 妇人嘿嘿傻笑着答应了,那个土篮子一个能值五文钱? 朱标手上也拿根黄瓜吃,憨憨帮他搓的,他不吃都不行。 天还是很热的,吃几口确实舒爽。 关键他自己都没想到,他如此吃黄瓜,百姓们会觉得亲近,跟咱一样啊! 百姓都是在地里掐根黄瓜,然后撸吧撸吧就放嘴里嚼。 甚至是茄子,揪下来,把上面的掰下去,搓一搓,也一口口吃掉,很甜的。 朱标没想过这些,憨憨给的东西,憨憨自己也吃。 他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打了辅助,集市上卖的东西很多,都是家里或山里的东西。 “里长,你说咱要是把所有的东西全买了会如何?” 朱标看着明显卖不动的山里的果子,替百姓着急。 “殿下,你应该想给自己队伍的人吃更多的蔬菜和当季水果,咱们有需要,所以才买东西。” 里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情况,你这想法错了。 你只是考虑到帮助百姓,本身买东西在你的心里是无用的,单纯地付出。 换个思维呢?队伍中这么多人,大家吃水果和蔬菜,是咱本身的需求啊! 咱满足了需求,百姓正常买卖,这才是市场行为,与行政无关。 “谨受教!”朱标鞠躬,他终于明白二弟为什么如此懂事了,人家下丘村不但教做事,还教做人。 “太子殿下言重了!”里长回礼。 于是这个大集的百姓们开心了,有的家离得近的,卖完东西拼命往回跑,再来一趟。 家远的没办法,回去就得明天才能回来,路不好走。 那时估计太子的队伍已经离开了,哎呀! 不过这次不赔,东西全卖掉了,而且太子殿下给的价钱高一半。 “里长,吃过饭就走?”朱标现在一有想法就会先问一下。 “殿下,此集是天天有的,属于民间集市,朝廷不收税,陛下之前就说过了。 殿下是想以此赚钱,还是不赚钱?运作的方式有好几种,就看目的。 看看这边的地面,不够平整,明明就有石头山,偏偏无人修一修路。” 里长不在乎走与不走,他得把事情说清楚。 “要像你们管的永寿宫那样,一个摊位收五文钱?晚上再收五文钱?他们的钱估计不够。” 朱标一听,首先想到了永寿宫那里的情况,下丘村布局。 “殿下,不要总盯着钱,不要他们花钱,也不收税和管理费,但咱还能赚钱!” 里长解释,太子殿下误会,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南京行,换个位置就不行。 朱标深吸口气:“朱里长你说吧!咱实在想不出来了,怎么可能啊!” 朱标选择放弃思考,太累了,下丘村的节奏跟不上啊!人家一路走一路给你出主意,还给你做饭,按照天气的不同选择针对性的饭菜。 现在又是如此,明显跟之前的思路不一样,人家里长还是那般从容。 “殿下,经济越繁荣说明往来货流量越大,有的技术他们能轻易学去,比如葫芦吊。 葫芦吊的结构并不复杂,它就是个滑轮组而已,动滑轮与定滑轮的搭配。 那么殿下一定不会忘了轨道车与缆绳车,这种轴承应用率高的,别人没办法仿制。 他们根本不晓得如何把一个金属的滚珠打圆,更不用说链条衔接过程种的金属要达到什么程度。 不提旁的,只是飞轮变速,都不是别人能够完成的,涉及到齿轮衔接程度。” 里长为朱标讲解技术问题,很专业的,在下丘村看到的都是实物,瞅一眼,感觉不难。 实际上单独的一个零件外面都造不出来,就那个吊索钢丝绳,知道有多少股吗?知道是如何编上去的吗? 怎么计算吊索滑轮的受力强度?为什么要加个后退停止零件?它又是怎么把停止瞬间解开的? 朱标确实不知道那些个技术,但他知道怎样应用。 “咱们不直接参与经营与管理,却提供必要的组件,咱们推动地方的无税收和无管理费模式。” 朱标说出这番话,他再次深刻理解经济模式与限制措施。 钱怎么赚来的?提供技术配套啊!你用马车不花钱吗?你用船不花钱吗?用我更好的技术花钱不也一样嘛! 至于为什么不收税?规模太小了,都是百姓自己把东西拿出来卖或交换。 路过的商家船队,会购买东西,同样不用给税,等他们到别处卖的时候,这个税就加上了。 朱标发现自己出来一趟是对了,天天跟着学知识啊! 怪不得二弟那么高兴,还给大本堂送好东西,人家都不在大本堂上课了。 下丘村给出来的这套经济运作理论太吓人了,其对地方经济只有促进,不会造成比原来生活更差的情况。 “里长,如此做,有什么好处?”朱标期待地问。 “掌控啊!越是好的提高效率的技术和方法,就越能得到百姓的认可。 关键零件别人无法提供,咱们给出来,让百姓受益更多。 这个时候更多的商人会选择更灵活的方式,他们甚至用买来的零件组装出新的东西。 殿下,轴承永远是重中之重,里面的滚珠分为好几种。 这个滚珠的制造工艺,目前就是圆滚珠,而我下丘村在考虑其他的滚珠。 当然,圆滚珠下丘村不提供全套的制造技术别人也造不出来。 技术给了,是因为下丘村的人太少,无法提供更更多的轴承。 但在同一时刻,他们都按照下丘村的技术标准来制造。” 里长不藏私,就是这么点事情,他限制大明发展没意义,村子不缺钱。 “兄长,咱懂了,咱就是以官方来做这些事情,因为需要保密,然后不需要保密的零件让民间制造,咱们共同努力,让所有百姓的收入提高。 咱卡着最关键的技术,其他人,尤其是夷人,你学吧!耗费很多钱财,偷摸学到的东西已经是被咱抛弃的。” 朱樉又总结一番,就是技术的压制与转换成金钱的两者变换过程。 第446章 集市辅助加工钱 朱标选择留下,多呆一天,明日再去蒙城县。 他决定一路上多帮帮沿途百姓,能管一个是一个,反正过年的时候回不来。 龙亢集最初是个县,一直延续到宋朝,之后打仗,元朝统治,把县给撤掉。 只要大明继续发展水师,同时鼓励内河航运,此地必然会再次发展起来。 队伍停留,附近卖菜的人最先吃香,太子的队伍派人和车去他们家的地里摘菜。 摘完立即称重,摘一次结算一次钱。 家远的眼巴巴看着,朱樉过去,告诉他们同样派车去他们家拉菜,他们赶忙收拾好东西带人上路。 朱标站在河边,看着对面的河岸:“修一座桥是不是更好?” 陪同在一旁的里长拿望远镜瞅瞅:“桥洞的高度要高,方便往来船只通过。” 朱闻天在另一边看,他知道此处的位置修桥是什么样,有好几个。 不过河道比现在窄了许多,同时流量变小,航运基本上没有了,只剩下经济作业的船只。 此刻水性好的人下到河中摸河蚌,其他小河的地方水性不好的人去摸。 队伍中的人已经习惯了一路走一路找吃食的方式,尤其是工匠。 他们最开始以为跟着队伍走,有路有补给,速度很快。 结果发现情况不对,从第二天开始,队伍走走停停,又是猎野味,又是网鱼。 现在网鱼不停,闲着的人摸河蚌,比巴掌大的河蚌随处可见。 过来拿零食的小孩子们也纷纷帮忙,百姓见太子殿下的队伍摸河蚌,又去家里把鸡鸭取来,要送给太子和秦王吃。 “太子殿下,河蚌不好吃,越大的越难嚼,根本咬不动,像嚼树枝似的,除非用很多柴火来煮。” 这边的里长张路鸣过来,手上拎只公鸡,劝朱标别吃河蚌。 朱标回忆一番,与张路鸣说:“本宫吃的河蚌并不难嚼,朱里长?” “回太子殿下问,那是因为下丘村教给光禄寺的捶打方法把河蚌肉给打散了。 寻常人不知道,直接扔锅或罐子里煮,再放一点盐,当充饥之物。 或者煮时间长,也能把肉煮烂,却费柴火,百姓不愿意吃。” 里长知晓原因,操作的方式问题。他说话的时候比平时恭敬,有外人在。 “张里长,可叫百姓在旁边观看制作方式,回家尝试。”朱标颔首。 至于百姓送来的家禽,一律不要,拿回去下蛋或自己吃。 “其实可制造一些器具,放在有河蚌的地方,为百姓烹煮河蚌,按照河蚌肉重量收取费用。殿下请随我来。” 里长决定再拿个好东西出来,此番出行,下丘村把所有能拿出来的技术全带上了。 朱标和朱樉好奇地跟在后面,来到下丘村自己的小营地旁。 张路鸣见没人拦自己,也随着一同到此。 里长看看车的编号,选四号车,从中取出一口带盖子的锅。 “二位殿下请看,此锅叫高压锅,制造后试验的时候用压力测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