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江湖中的故事
陈仁玉向王家姐妹发出邀请道:“姐姐、婶婶,我们一起到庆元一探吴三公如何种植合蕈的,可好?”
这称呼太过古怪,我们是姐妹,你的嘴里却把我们叫成了两辈人,你们俩个必有不为外人知的秘密。王小米用怪怪的眼神看了看陈仁玉与王小珠,然后,心领神会的笑了笑说:“你们俩去吧,婶婶得守着摩天峡谷,不使外邪侵入。”
史弥远掌权之后,为了得到支持,崇敬理教,把朱熹捧上神坛。理学成为南宋官方的学说,它极其强调尊卑与辈份,如杨过与小龙女并无血缘关系,却被世人所不容,就是这原因。陈仁玉对王小珠是情根深种,从认识开始到现在,一直都叫她姐姐,就是怕把她的辈份叫高了,自个与她的好事就不能成功。这一点,做姐姐的王小米早看出来了。
“他俩后来走到一起了吗?”苏月红好奇地问道:“陈仁玉可是个名人哦,我看了一下县志与临安志等,有他的但都没有他夫人的任何记载。”
这事确实有些奇怪,县志里记载,陈仁玉,字德公、德翁、德翰,号碧栖,南宋嘉定五年出生于城南黄村。母亲郭氏为理宗皇后谢道清的嫡亲姑妈。他自幼习春秋,攻经史,工词翰,博览天文地理诸籍,喜学好问,每有心得即予记述整理。采古人游览之作”凡88篇辑为《游志编》,曾纂修《临安志》。他还留有大量诗文,分别被载入《吴礼部诗话》、《洞霄诗集》、《贰古堂诗话》和《仙都诗选》。毕生勤于着述,是个博学多才的学者。以他渊博的知识、卓越的成就声闻朝廷,获得了皇帝的赏识。淳佑十一年,他以平民身份被诏封为经筵讲官,经常给皇帝侍读并讲授经史。没有功名却为帝王师,为皇帝讲课,这事放在理学大盛的南宋中期,怎么想都怎么个透着些古怪。
金华斌挥了挥刚从朱金泽那里得到的资料,言道:“两人应当走到一起了,以陈仁珏可以为帝王师的大才,要考个进士应当不是难事,为什么没有这方面的记载,说不定是这段婚姻为礼法所不容,他为了抗争,干脆不参加科举,而带着王小珠放浪形赅于山水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