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柳晏荷的回城手续,李铁锤准备回乡

作者:不吃鱼的八爪鱼
忙!

  自从被老丈人背刺了一把后。

  担任了‘三清一整’办公室主任,咱李铁锤实在是太忙了。

  每天一大早赶到红星机械厂,对厂里各个部门的干事们进行培训。

  特别是这年月工人思想比较保守,再加上有些居心叵测之徒在背后推波助澜,李铁锤还需要跟工人们详细解释条例。

  现在李铁锤忙得每天连教小柳姑娘开拖拉机的时间都没有了。

  不过成果倒是显著。

  自从实行了‘三清一整’条例后。

  只是半个月的时间,红星机械厂内的生产事故就少了一大半,生产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有了成绩,李铁锤也有了干劲儿,每天在工厂内忙碌。

  这天,李铁锤突然接到了黄主任的电话。

  在电话中,黄主任表示有个好消息要告诉李铁锤。

  “在电话中不能讲吗?”

  “你现在成了大忙人,我老头子有阵子没跟你下棋了,怎么着,嫌弃我老头子是个臭棋篓子?”

  电话中传来黄主任故作生气的声音。

  得,咱现在还真成了象棋高手。

  李铁锤将工作交给柳大志和办公室的干事们后,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的来到了研究所。

  他先是在主任的门上敲了敲,等待里面传出回音后,这才推开了门。

  黄主任正在处理材料,看到李铁锤进来,立刻放下了材料,从柜里面取出棋盘,摆在了桌子上。

  “好你个猴头,自从当了那个什么三清一整主任,就把我老头子忘记了。”

  “害,别提了,管人可比搞研究难多了。”

  李铁锤笑呵呵的坐在椅子上,从兜里摸出一包大前门。

  “老规矩?”

  黄主任从兜里摸出一包中华,“你小子每次都要占我老头子的便宜。”

  “抽烟有害健康,我这是在拯救您的生命,您应该感谢我。”

  “你小子既然知道抽烟不好,为什么每次下棋的时候,不让着我一点?”

  “我这人是菩萨心肠,讲究的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黄主任觉得自己跟李铁锤斗嘴皮子是一种失误,等于拿自己的短处攻击李铁锤的长处。

  半个小时后。

  看着李铁锤将中华烟揣进兜里,黄主任觉得找他来下棋,也是个失误。

  “甭看了,这是俺的战利品。”

  李铁锤美滋滋的将烟装进兜里面,抽出一根大前门递给黄主任,拢着手帮着他点上。

  “黄叔,您今儿把俺喊过来,恐怕不是为了下棋那么简单吧?”

  “还是被你小子看出来了。”

  谈及正事儿,黄主任的神情也收敛了笑容,神情严肃了起来。

  “知青回城开始了,前几天部里面征求我们这帮老家伙的意见。我把你媳妇儿的名字报上去了,今天正式批下来了。”

  说着话,黄主任站起身从柜子里取出一张材料纸递过来。

  李铁锤接过来,看着上面鲜红的印章,一向很少情感外露的他,此时也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就在前阵子,京城里已经不断传出消息,说是知青开始回城了。

  不过第一批回城的名额比较少。

  大嫂的消息灵通。

  从一位在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那里打听到消息后,告诉了柳宗山,希望柳宗山能出面尽快帮柳晏荷办好手续。

  毕竟这年月局势并不明朗,任何人都无法确定是否能有下一批回城名额。

  柳宗山跟以往一样表示不能干那种走偏门的事儿。

  但是姚雪茹和大嫂,甚至是柳大志都齐齐向柳宗山施压。

  毕竟当年柳晏荷其实不符合下乡条件,是因为受到了柳宗山的拖累,才会被下放到了靠山屯。

  柳宗山见家里要闹翻天了,没有办法,只能硬着头皮联系了几个老朋友。

  柳宗山本来想着,他也算是受了委屈的人员,还立过功,上面再怎么着,也应该优先考虑一下。

  谁承想,柳宗山却碰了一鼻子灰。

  倒不是他的那些老朋友不帮忙。

  而是第一批回城名额实在太少了,压根不够分。

  柳宗山这下子才真着急了。

  这阵子李铁锤忙着三清一整的事儿,柳宗山则忙着帮柳晏荷跑回城手续的事儿。

  结果却一无所获。

  这老头子嘴角上前阵子刚下去的水泡这会又起来了,姚雪茹每天在家给他熬制中药呢!

  一张单薄的纸张拿在手里面,李铁锤却感到比千斤还要重。

  他虽然知道知青们最终都能回城,但是黄主任能帮这么大的忙,实属难得。

  “黄老,要不咱们再下一局,这次俺让你一只马?”

  “滚犊子吧!我老头子好歹也是入编的业余棋手,只不过一直在让着你罢了。”

  黄主任站起身合上棋盘,冲着李铁锤点点头道:“赶紧回去吧,记住了,手续必须得尽快办理。免得节外生枝。”

  “谢了哈!”

  李铁锤转身离开办公室,骑着自行车,沿着宽敞的街道,朝着柳家奔去。

  此时的柳家气氛有些惨淡。

  柳宗山很少见的坐在书桌前叹气。

  姚雪茹在旁边嘟囔道:“老柳,你好歹也算是高级人才,认识那么多大领导,怎么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

  柳宗山道:“你这叫啥话,咱们京城里下去的知青有三十多万人,第一批名额只有不到五千人。

  就连纺织厂的老陈,他儿子被安排到了北大荒,前年得了重病,这次不是也不能回城吗?”

  “人家是人家,咱姑娘为你受了苦,你就得帮忙。”姚雪茹不依不饶。

  大嫂也劝说:“爹,连上山下乡办的领导都不知道,下一批名额什么时候下来,您还是抓点紧吧。”

  柳晏荷本来也想着回城,现在看到柳宗山如此为难,走上前劝说道:“母亲,大嫂,我在靠山屯现在过得挺好的,当上了代课教师,不用下地干活儿了。”

  柳晏荷讲的是真心话,靠山屯的条件虽然艰苦一点,但是一想到要跟那些孩子们分开,她就有点舍不得了。

  “你知道什么啊,谁知道政策怎么变呢,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说不定没有机会了。”

  大嫂见柳晏荷不懂事儿,此时也着急起来。

  这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道声音。

  “什么没机会了?”

  只见李铁锤晃悠着从外面回来,看到他,柳晏荷的心情瞬间好了起来。

  他宽阔的肩膀如同一座坚实的山峰,结实的胸膛如壁垒般硬朗,跟着这样的男人,感到特别的踏实。

  “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柳晏荷笑盈盈的走上前,想要从李铁锤手里接过帆布袋子。

  “你等等,我给你看个好东西。”

  李铁锤打开袋子,从里面取出那份材料。

  “什么啊....嗝!”

  柳晏荷看到李铁锤神秘兮兮的拿出一张纸,本来没有在意,等看清楚上面的内容,整个人立刻呆愣在了原地。

  她嘴唇微微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似乎被那强烈的激动堵住了喉咙,只能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

  眼神中燃烧着炽热的火焰,那是兴奋、喜悦与感动交织在一起的光芒。

  “你们两个过分了啊,这里还有外人呢,大白天的送情书。”

  “让我瞅瞅,到底写了什么肉麻的词儿。”

  大嫂看不过去了,走过来拿过了材料纸,只是一眼,她也呆愣住了。

  她的眼神死死地盯着眼前的景象,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震惊,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颠覆。

  “老大家的,铁锤到底写了什么啊?”姚雪茹这会也感到有些好奇。

  “不是...情书...是...是....”大嫂想要解释,情急之下,嘴里却拌了蒜。

  “你这孩子整天大大咧咧的,天塌下来也不会皱眉头,今儿是怎么了?我看看。”

  姚雪茹从大嫂手里抢过材料纸,念道:“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回城通知单.....”

  “这,这是知青回城的手续?”

  姚雪茹一想到刚才自己差点把材料纸撕破,就忍不住打个哆嗦。

  柳宗山听说是知青回城手续,他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毕竟他跑了那么多天,都没能办成。

  李铁锤整天在厂里面忙,怎么突然就搞定了呢?

  “我看看....”

  柳宗山从姚雪茹的手里小心翼翼的接过手续,看着上面的红色印章,这才彻底相信了。

  李铁锤这货虽是个土匪,但是也不敢仿冒这玩意。

  “铁锤,你去跑了手续?”

  “也算是吧....”李铁锤感觉自己好像有点脸红。

  从红星厂骑着自行车跑到研究所....这也算是跑吧?

  此时柳宗山、姚雪茹还有大嫂的目光都集中在回城手续上,压根没有注意到,这才算是没有丢面儿。

  “有了这份手续,晏荷还需要尽快赶回松原,让地方上出具手续,才能调回来。”

  柳宗山这阵子跑手续,虽然没把手续跑到手里面,但是对回城的政策和步骤吃得很透。

  因为很多知青在乡下承担生产任务,为了避免对乡下的生产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地方上也有决定权。

  毕竟不能你把人送来了,说调走就调走,这是过家家吗?

  “铁锤,地方上的工作比较难办,这样吧,厂里的工作暂时交给别人,你陪晏荷回去一趟。”

  柳宗山琢磨了半天,看着李铁锤说道。

  “爹,您放心,俺明儿天就出发回去。”

  李铁锤也有点想念靠山屯的小伙伴了,正想趁这个机会回去看看。

  姚雪茹确定两人要回去后,立刻翻箱倒柜起来,把家里攒下的好东西装进了箱子里。

  “这是新衣服,送给亲家母的。”

  “这是糕点,还有糖果....”

  当初李铁锤进京的时候,给柳家带了不少礼物,姚雪茹是个讲究人,此时自然不能折了面子。

  李铁锤看着忙碌的丈母娘,这才想起来好不容易到京城一趟,肯定要给亲朋好友带一些礼物。

  特别是白得宝他们,都想要京城的纪念品。

  李铁锤骑着自行车载着柳晏荷逛了一趟东单广场。

  由东单广场南墙东犄角往西到台基厂口(基本上就是现在对外贸易部那个地方)的这块地方,在这个年代,是专门用来摆小摊儿的。

  当然了,这年月还不允许摆摊儿,但是那些破落户们总得吃饭啊。

  没有人会跟填不饱肚子的人过不去。

  所以上面也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广场上人很多。

  倒卖粮票的票贩子,古董贩子、卖手工艺品的小贩全都在墙角支起了小摊儿。

  “这里跟松原的黑市差不多....”

  李铁锤带着柳晏荷跟随着人流走到广场上。

  一边走一边扫视两边的小摊儿。

  跟松原相比,这边的规模明显更大,出售的货物也更丰富。

  票贩子竟然把票券直接摆在摊位上售卖,可真够大胆的。

  吆喝,卖工艺品的。

  李铁锤带着柳晏荷走了过去。

  摊位上摆着十几个工艺品,有长城,故宫,天AN门等等,都是用陶瓷制成,外观看上去挺漂亮的。

  售卖工艺品的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身上穿着蓝黑工装,手肘部位补丁摞补丁,领口也磨得泛白了。

  “同志,你们买吗?我给你们算便宜点。”

  中年人看到李铁锤走过来,就迫不及待的站起身。

  这人一看就不是个做生意的....李铁锤拿起一件长城摆件,笑呵呵的问道:“大哥,这些东西是厂里出来的吧?”

  “哎吆,这都被您看出了,这位爷,不瞒您说,我是工艺美术厂的技术师。

  这些东西全都是厂里面的库存。不过您放心,来历绝对正当,不会给您惹上麻烦。”

  李铁锤给中年人递了根烟,闲扯几句,也搞清楚了这些工艺品的来历。

  京城工艺美术厂是老牌工艺品厂了,从四九年开始,就专门制造纪念品。

  前些年因为工艺品实行统购统销,再加上外地来到京城参观学习的人很多,工艺品厂的日子倒是过得下去。

  但是随着京城气温变冷,老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了,谁还会花钱买不能吃不能喝的瓷粑蛋子?

  工艺品厂接到的订单越来越少,车间大部分停产了,工人们连基础工资都发不下来。

  这中年人名叫陈胜利,是厂里面的高级技术师,家里有七个孩子,总不能看着孩子们没饭吃吧。

  他跟工友们一商量,决定把厂里的存货拿出来,摆摊儿售卖。

  “害,提起这事儿,就丢人啊。”陈胜利大口抽着烟,脸上挂着苦涩。

  在这个以劳动为荣的年代,摆摊儿是被人看不起的事儿。

  “有什么丢人的。摆摊也是为老百姓服务嘛,您要是不摆摊,我要买工艺品,岂不是还得到供销社里买吗?”

  “倒是这个理儿....”

  陈胜利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说法,看向李铁锤的目光顿时热情起来。

  “李同志,您要买哪个?我给你打折。”

  李铁锤盘算了片刻,指了指那些工艺品说道:“每样来两套吧。”

  “每样两套.....那可是几十个.....”陈胜利很不专业的提醒李铁锤:“同志,这东西不能当吃的,不能当喝的,也不是特别上档次,没必要买那么多。”

  “没事儿,我是拿来送人的。”

  “您朋友可真够多的....”

  陈胜利感觉到今儿自己好像遇到了大客户。

  他找来一个纸箱子,每样装了两件,然后在里面装上稻草,包装得严严实实的,亲自搬到了自行车后座上。

  “一共是五块钱,您给我四块钱得了。”

  李铁锤从兜里摸出一张五块钱塞到了陈胜利的手里面,“我觉得您的这些工艺品啊,至少值十块钱,五块钱我已经占了大便宜。”

  李铁锤倒是没有夸张,陈胜利的这批工艺品全都是由老师傅纯手工制作出来的,要是放在后世,能送到展览馆了。

  “这,这多不好意思....”

  陈胜利想了一下,从兜里摸出纸和笔,写下了自己的地址。

  “李同志,这是我家的地址,你以后需要帮忙,尽管吭声。”

  李铁锤也把自己在京城的地址下了下来,交给了陈胜利。

  柳晏荷突然指着一个摊位喊道:“铁锤哥,那边围了很多人,咱们去瞧瞧吧?”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说网

看小说网是您最喜欢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说免费阅读,所有小说无广告干扰,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说网站。

网站导航

热门分类

© 2023 看小说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分类 排行 书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