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东南之事 作者:茗沫沫 »»»章节目录第318章东南之事《》第318章东南之事类别:女性言情字数:4358: 三人同时在心里想着这取证,不知道要取到何年月去了。 要快,那现在皇上就可以下旨了, 护国公的奏本里已经说得很清楚, 可,这摆明了是皇上要用“拖”字诀,来气死护国公。 东南水师兵权的争夺,他们可不掺合。 这证就取呗。 取着取着,说不定就被一场战争给抹掉了。 三人想的清楚,护国公当然也想明白了。 他低着头,紧紧的皱眉。 明耀讽刺的笑了笑。 端起茶来喝。 要是不能随便找个借口就能护住他要护的人, 这个皇帝当的也忒没意思了。 护国公打算倒是好, 他要是当了皇帝,这剧情才能完全按着他的想法往下发展。 原本几个打算以着违乱军法替武将开口的文臣,看皇上为了这十几个叛军武将, 连所有能动用的刑法军法衙门的人都给派了去, 自己也都不敢说话了, 再说下去,他们自认没有护国公骨头硬。 “皇上,先帝在位时,常年三边作战,民徭赋税收项惨淡,民不聊生。 如今更是发生了宁化村的惨剧, 臣建议实行海禁,沿海村落后退百里,休养生息,恢复民生, 强盛国力,等到我大明恢复了生机, 再与蛮夷一战不迟”。 一直没有说话的胡元苏,站出来递上奏本道。 不战时求稳定,战时求议和,这就是为民为国的清流文臣。 明耀眯了眯眼。 他当皇帝,不是为了受窝囊气的。 而是为了把所有对大明动过觊觎之心的尔蛮全都狠狠的踩在脚下。 以十命百命来填枉死的一名普通大明百姓。 让他们在血腥辗压下,颤抖,求饶,龟缩。 灭族种之狠, 他要让几国陷入仇恨的无间地狱里去。 明耀垂下眼睑,浓密乌黑的长长睫毛,遮挡住凤眸中晃荡起的浓浓血色。 “登基大典后。 朕。要亲帅神火营援引东南,活捉屠村的一窝倭贼。” 明耀冷淡的一句话, 让在场的文臣武将。无不惊骇抬头。 “不可!” 胡元苏惊的连对皇上的敬称都忘了。 他匆匆垂了点头,拱手启禀的礼仪勉强周全。 “皇上万万不可”。 “千金之体,不坐危堂, 皇上龙体至重。怎可亲涉险地! 只是小小的一窝贼人,皇上御驾亲征。未免太兴师动众。” 胡元苏的语气里已有了问诘之意。 明耀轻轻冷笑的看了看站在一旁,皱眉低首,没有像其他大臣震惊的看着他的护国公。 “就是这一伙小小的贼人,就把我大明的脸。放在脚底下踩了又踩呢,” 他不亲自去, 说不定会出第二个“炸营”的事件。 又或者有人还想接着继续养寇自重。 “皇上文采精华,熟读史书。如越王勾践,韩信之辱这类的典故, 臣就不一一细说, 臣要说的是,皇上万不可因小失大,我大明只需要休养几年, 定能报今日的屠村之辱。 皇上若御驾亲征,这粮草车驾,兵马仪仗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国库的冲盈,臣不必说,前些日子,户部的几个精算衙门,在皇上面前都是仔细报备过, 万一到时再未能擒到这伙贼人, 当然臣这是虑事先虑万一,并不是质疑皇上的英明, 万一到时候,让这伙狡诈的贼人在皇上面前使了宵小不齿之道, 皇上贵为千万人之君,不免未有熟识一些贱人畜户的诡诈之道, 有了万一,这对圣上的颜面真是莫大损害, 到时,我皇明天威才是真正的被人踩在了脚下”。 大概只有胡元苏这样的人,才会明的说这些中肯至极的道理,却直指: 皇上啊,您不要年轻义气, 您赢了那也是杀鸡用牛刀,彰显不出您的圣明, 而且更有可能会输,那倭贼都是妖魔变的,虽然在民间夸大, 可是咱们这天天看兵部邸报的人还不知道吗, 那倭贼的确有一两手诡术。 万一您不了解,不小心着了道, 这面子可真就丢了找不回来了。 最关键的是,只要打仗就没有不费钱的,现在国库没钱, 您不是知道的吗。 “朕意已决。” 明耀站起身来,表示他听了他们的意见,采不采纳就不关他们的事了。 “对了,朕不是御驾亲征, 只是帅神火营援引东南,” 明耀回头补充了句。 在场的大臣眉毛能夹死苍蝇。 意思就是您打个仗,还要任性的微服, 这在战场上岂不是更危险,更没有保障。 而且,您现在就把这打算说了出来,消息传出去, 您就带那么点人, 到时候,别再来个倭人活捉的丑闻。 胡元苏退后了步, 反正到时候,他不会傻的学那些先贤清流, 以死来逼迫武将给皇帝抹面子, 这新帝未免太不听人劝了, 胡元苏有些生气。 到时候有什么后果,都是他自找的。 “皇上,臣请辞,回东南安排好接驾事宜”。 护国公终于站出来说话了。 在他看来,去的很好, 让这不知水兵和步卒区别的皇帝去见见, 让他知道在他眼里如蝼蚁一样的倭贼可不是好对付的。 皇帝既然主动愿意冒这个险来下他自己的面子, 不接着的话,实在是对不起新帝年轻气盛的鲁莽。 护国公刚才被明耀用“拖”字诀弄气愤, 没有让新帝服软的心情瞬间好了。 明耀转回头看他。笑的亲和:“嗯,去吧”。 去吧,不就是打着在东南水师中安排好,到时候,使暗绊子让他打不赢,找不到那伙倭贼就对了。 去吧,去吧。 反正他根本没打算进东南水师军中。 也没打算用国库里的那点老底。 不提护国公在东南苦等几个月。望穿秋水没有见到明耀的亲军, 一张老脸都气成了菊花盛开。 那个时候的明耀已经带人出海去翻倭贼的老窝去了。 朝臣们纷纷都退出殿外,走在阁道下面。 户部审核司管理国库账簿其中一名员外郎苦着脸来求教胡元苏。 “阁老大人留步啊”。 胡元苏停下脚步:“秦大人有何见教”。 “阁老大人休要折煞下官了”。 这户部审核司的人都是精通心算。口算,掐指算, 一张算盘使的比自己手还要灵活的天才人物, 又都是从科考出身。文华也皆是出众, 所以审核司的人平时都很傲气。 自认文臣会的他们都会, 可是文臣不会的精算,他们可是其中的佼佼者, 那些大商号的账房在他们眼里就跟低能似的。 尤其以管着国库收入计算的这一支最是傲气。 所以胡元苏才有这么一说。 “阁老啊。前些日子,我们几个核算衙门刚在皇上面前算过国库的库银, 如今皇上怎么还提要打仗的事。 我们国库真的是变不出银子啊, 到时候。皇上派人来提银子,我们拿什么给啊”。 那郎中说着眉毛都垂了, 他们是算银子的,不是变银子的。 “你和老夫说有什么用, 到时候,皇上派人来, 你就把这话同样说一遍就是了”。 胡元苏说完,扭头走了。 他一离开,那位秦大人跟前迅速走过来几个朝官。 “他怎么说, 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平时他们就是个小体系,跟朝中的重臣寒暄很少, 再说他们这个位子,也不适宜跟朝臣接触过多, 因此,这十几个郎中,苦着脸想不出个好主意, 其中一个就出主意道:“我看那胡阁老胆子甚大,每次顶撞皇上也都没事, 这人定有不一般的精明,不如我们舍下身段去求教他?” 这才有刚才的事。 “他能有什么话,这朝中的人,哪个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还让我们就直接回了皇上, 他以为别人都跟他一样不怕死啊”。 那郎中不忿的说完, 几个人又对视一眼都是没好主意。 快过天武门的胡元苏走的很快, 没有银子,打个屁的仗。 就让新帝一条道走到黑。 真是气煞老夫, 那竖子两字就要骂出来, 想想还是算了,他胡元苏,欲做一个忠臣,直臣, 可惜没有遇到明主的命。 这基本对皇帝的尊敬还是要维持住的。 这也是一个忠臣的起码要求。 明耀回到暖阁里,就看到孟言茉抱着膝盖,裹在被子里, 长发都散在身上,没看到她的小脸上的神情, 明耀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走了过去,只看到她抬起头,水汪汪的看着他问:“你要去东南?” 他坐下来,看到她只穿了件薄绸,皱着眉把她按睡在枕头上, 盖好被子,才无奈的看着她道:“偷听的时候,不是穿这么薄的吧”。 孟言茉不喜欢这里每个角落里都有宫女待着, 她和明耀如今的身份也不适合让人知道, 明耀就把这些宫女都退到十步阁外守着去了, 从这暖阁到南书房里有用浅绿烟纱围住的一条隐秘阁道, 连在泰乾宫伺候的宫女都是不熟知的, 这宫里的路歪歪绕绕的,很容易就迷路了, 尤其这泰乾宫里,是用阵法布置的帷幔, 孟言茉初时没有察觉,后来明耀带她走了两遍,她才看出来,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