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瞶祸翫灾,火烧钦差

作者:鹤招
中枢巡税、一省之长,遭逢不幸,这消息,不知道牵动了多少人的心神。

  科道言官!

  二品大员!

  怎么敢的?谁这么丧心病狂!?

  京城中稍微有些地位实力的人,都纷纷派人四处打听,想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而后才从兵部以及通政使司传出消息——临湘县遭了矿贼!

  所谓矿贼,便是民间啸聚,私自开产矿山的贼匪。

  根据湖广抚按事后的勘察,这伙矿盗,乃是隆庆三年陕西洛南县的矿贼。

  彼时这伙矿贼的贼首何术等八人,均被斩首,剩余的党羽施朝凤等十九人,也被流放。

  此后施朝凤这些被流放的贼寇,不知怎么逃了回来,如今又流窜到了湖广。

  总而言之,这就是一场,看似再正常不过的贼匪犯案——大明朝闹矿贼实在太正常了。

  这伙矿贼东山再起之后,又纠集了上千人,在湖广肆无忌惮,猖狂至极。

  三月底,竟敢趁夜闯入临湘县,劫官掠库,烧毁县厅!

  而不幸的是,深夜时分,刑科给事中张楚城,与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汤宾,正宿于县衙之中问案,正好被大火堵在里面。

  一场矿贼纵火案,湖广震动,烧得整个湖广官场五内俱焚。

  湖广一应布政使、参政、参议、按察使、副使,亲赴临湘县,处置现场。

  洞庭守备丘侨、巡江指挥陈晓,惶恐不安,连夜追捕,厮杀一夜,将施朝凤等人擒杀,以期戴罪立功。

  右佥都御史兼巡抚湖广赵贤,与湖广巡按御史舒鳌,联名上奏陈述原委,并戴罪请治。

  这是上月末的事,如今奏疏才到京城。

  事情大概就是这么回事,但更细节的地方,就不是一时半会能知道的了。

  不过,所谓见微知著,管中窥豹。

  哪怕只了解个大概,朝臣也明白,又是一桩泼天大案!

  贼匪焚烧县衙?

  抛出来当个明面上的借口还说得过去,要想骗过中枢,那是痴人说梦!

  尤其是海瑞被连夜召入宫,还顺带有温纯这个前湖广右参政,更说明了皇帝的态度。

  南直隶的事情才刚刚消停,朝臣都不想这时候再生事端,谁知竟然发生了这等事。

  究竟是谁这么勇猛?

  难道不知道今上何等心狠手辣?

  这要是被查出来,什么下场想都不敢想!

  今夜的京城,注定有太多人彻夜难眠。

  ……

  四月十六。

  今日廷议气氛格外怪异。

  御座上空空如也,海瑞、温纯都没来廷议,更引人遐思——皇帝这是沉住气了,还是单纯忍气吞声了?

  张四维抬头看了一眼站在他前面的三位内阁辅臣一眼。

  只见首辅张居正面无表情,闭目养神。

  次辅高仪神色凝重,陷入沉思。

  群辅吕调阳低着头,看不到脸。

  而在张四维身后的同僚,时不时交换眼神,或是窃窃私语。

  又过了一会。

  今日廷议的人陆陆续续到齐,张居正这才主持道:“廷议吧。”

  不约而同,朝臣非常默契地都没有开口,殿内竟是陷入了一时沉默。

  沉默总是短暂的,总有人要开口。

  工部尚书朱衡对今日气氛古怪心知肚明,却佯作不知。

  他侧身走出一步,开门见山:“昨日,王宗沐关于再度试行海运的奏疏到了。”

  “此次运船十六艘,木料、石料二十万石,其中一艘触礁,其余十五艘顺利往返。”

  “王总督,请再试海运,优迭路线,以规避礁石。”

  “工部的意思,悉从所请。”

  “此外工部还以为,海道初通,淮安等处已各立有兵船哨暸,防御其经山东者二千余里,恐怕力有不逮,提议增设山东海运哨船。”

  朝廷革故鼎新所带来的风雨,朱衡并不想过多涉足,他更想把手上的事情做好。

  治理黄河与开通海运,是他唯二的执念。

  如今是第二次尝试海运,触礁这种事在所难免,只能慢慢优化路线。

  当然,触礁带来反对的声音也在所难免。

  果不其然,户科都给事中贾三近出列质疑道:“朱尚书。”

  “往因运渠梗咽,才议覆海运。”

  “但您入主工部以来,开通新道、安抚黄河、疏浚漕运,运渠再度畅通无阻,为何还要执意海运?”

  “海道之势与河道异,河道之可恃者常,海道之可恃者暂。”

  “风涛险阻、倭寇侵犯、暗礁触石、哪怕侥幸一两次,可终究是会遇到的,这次触礁,难道不是明证?”

  “既然漕运综理振饬,大异昔时,何必再通海运?人有参苓姜桂,可以摄生,何试命乌附以苟万一?”

  “我以为,当罢海运!”

  虽然所言对立,但语气极为客气。

  朱衡在如今能被称为治河无出其右者,众臣对他向来尊敬有加。

  听了这番论调,朱衡也不多争执,只开口道:“工部之意不改,稍后将奏疏呈与内阁与陛下。”

  他清楚知道,海运这事有工部力主、漕运衙门为盟、内阁支持、皇帝站台,已经不会有阻力了,根本不需要过多跟外行解释。

  吕调阳出列附议:“我从工部之议,并拟奏陛下,以复海运功,升巡抚都御史梁梦龙、王宗沐各俸一级,赏银三十两,紵丝二表里。参政潘允瑞升一级,赏银十两。把总运官,亦特加升赏。”

  贾三近见内阁发话,还把奖赏都定了下来,情知自己又遇到大佬们开小会有结果的事了,悻悻回列。

  此事一说完,一时间又没了声音。

  见状,鸿胪寺卿屠羲英察言观色,出列接过话茬:“昨日,跟朵颜卫使者谈拢了,照例优抚都督长昂,不过……以我观之,董狐狸的亲信似乎不太满意。”

  话音刚落,昨日也旁听了一阵的王崇古插话道:“以我之见,董狐狸或许会再度犯边,兵部议,令戚继光加强守备。”

  高仪别过脸,点了点头:“今晨内阁已经拟好的票,稍后就下兵部,着戚继光防备董狐狸,以及,将增备的募兵、客官发往界岭桃林二口。”

  兵部点了不少隘口,不过高仪只重点提了界岭口、桃林口——他也不知道皇帝一副想起什么的样子,非要加强这两处防备,是什么缘故。

  王崇古有些惊讶内阁这般快的反应,竟然票都拟好了,看来跟皇帝已经商讨过此事了。

  他默默回了班列。

  紧接着又有朝臣,再度弹劾了襄城伯李应臣。

  李应臣家人犯法之后,捕快办案上门询问。

  前者竟公然叫嚣什么“王法,老子就是王法”,还将捕快抓了起来,囚禁拷打数日。

  如今捕快放回去了数日,还是神情恍惚,可见李应臣目无王法,跋扈嚣张到了什么地步。

  三法司纷纷为自家公门的人讨说法,要求重处不法勋贵。

  科道言官紧随其后,连带着将黔国公沐朝弼,以及忻城伯赵祖征也拉出来一并弹劾。

  群情汹涌。

  直到张居正出面,表示会将奏疏送到皇帝面前,并且好生劝慰,众臣才停息下来。

  。

看小说网

看小说网是您最喜欢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说免费阅读,所有小说无广告干扰,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说网站。

网站导航

热门分类

© 2023 看小说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分类 排行 书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