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地理位置,制度,文化,影响了华夏

作者:再见是蓝
【一、地理位置。】

  【华夏所在的这块地方特别好。】

  【从地理位置上看,华夏东边是太平洋,北边是冰封的西伯利亚,西边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直接形成了绝对防御。】

  【相比其它文明,少了许多外敌入侵,为华夏文明提供了,相对封闭的平稳发育时间。】

  弹幕评论飞出:

  “话说回来,华夏之地的绝对防御环境,虽然可以阻拦外敌,保护华夏,但也限制了华夏的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可以走海上嘛,直接开启大航海时代。”

  “没错,在古代,海上对外殖民才是王道。”

  伴随旁白字幕,高空巨幕出现了高清巨大的立体华夏地图,并对华夏在地理上的绝对防御态势,进行了详细说明。

  大秦王朝。

  秦始皇看着高空巨幕,眉头皱了起来,他并不觉得这个绝对防御是好事。

  对于大秦而言,这种绝对防御的地理环境,是一种限制,而不是保护。

  因为他的大秦,从不喜欢防御。

  就连大秦的都城咸阳,都没有保护城池的城墙。

  所以,这种地形上的绝对防御,在秦始皇看来,反而是阻碍了大秦的对外扩张。

  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微微点头,他也赞同后世之人的看法。

  以华夏的这种绝对防御地形,如果要对外扩张,走海上这条道路更为适合。

  “大明要是能早点把蒸汽机研究制造出来就好了。”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之色。

  有了蒸汽机,就可以有蒸汽钢铁战舰,到时候,大明水师就是海洋霸主!

  【而在我们华夏文明稳定发育的同一时间,由于青藏高原改变了气候,导致长江流域,没有变成同维度隔壁那种鬼样子。】

  【这就让华夏文明拥有了宜居地区。】

  【外加自己带着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多种气候带,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和生长,容错率特别高。】

  【其他文明灭亡时经常有个固定套路:天灾频繁、环境恶化、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比如尼罗河两河流域因为环境太单一,一旦有大天灾,经常没有什么容错率。】

  【而华夏即使在后来全球性气候剧变时期,黄河流域农业遭灾的时候,也能把产业转移到长江流域,重新策马奔腾。】

  【总之,华夏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华夏可以自主发展,不会被反复长期的入侵。】

  【而华夏的地势地貌,又决定了华夏可以自给自足,繁衍生长。】

  弹幕评论飞出:

  “有一说一,我们华夏这块地方确实很好,这得感谢老祖宗打下来的优质地盘。”

  “讲真,青藏高原真的是我华夏的护国神山,既提供了难以逾越的地理屏障,又让南方地区成为农业宜居地带,而没有变成世界,其他同维度地区那样的,荒漠区。”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华夏之地就是天然的大国根基!”

  看完华夏地理位置的整体介绍,历朝历代众多古人不禁在心中感慨道:“华夏之地,真是得天独厚!”

  他们都为华夏能拥有这么好的地盘,而感到幸运与自豪。

  【二、政治制度。】

  【古代华夏发明延续了当时世界上,最有效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哲学体系,有力地保证了华夏文明的向心力,和相对完整性。】

  【以追求“大一统”为目标的国家统一意识形态,并通过强大的君主专制****制度加以保护,这为华夏文明,在农业文明状态下的延续,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弹幕评论飞出:

  “说得对,华夏如果没有长期的大一统,华夏文明就不可能彻底融合。”

  “没有长达几千年的大一统国家政治形态,华文明不可能保持着连续性。”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着高空巨幕,微微颌首。

  作为华夏古代顶级帝王,他对于“大一统”的重要意义无比清楚。

  “世人都说始皇帝是暴君,但就凭开创大一统这一点,便是对我华夏有大功劳。”李世民在心中感慨了一句。

  【三,文化。】

  【这里面首先是文字。】

  【文字是一个民族和文明的代表,也是一个文明和民族发达程度,和历史的最直接体现。】

  【华夏文明的汉字,从诞生至今的甲骨文,一步步演变成为今天的模样。】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也统一了文字。】

  【从此以后,不管是大漠孤烟的西北,还是鱼米之乡的江南,不同的地域的人,即使有着不同的口音,也写着同样的文字。】

  【在数千年历史中,无论这片土地上的政权如何交替更迭,但是汉字始终没有被替代,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这种书写系统的连续性,使得古代文本得以保存,并影响数千年,让华夏文明得以借助汉字,而流传下来,前朝的文化、习俗等,大都被后世所继承。】

  【同样的文字,让我们有着一样的文化认同,一样的文化认同,便有了族群认同,我们就是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人心所向,便是大势所趋。】

  弹幕评论飞出托:

  “书同文奠定了文化基础。”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古埃及文字、古印度的哈巴拉文字,这三个文明古国的文字都没了,只有我们华夏的汉字一直存在。”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点头赞同,统一的文字,对文明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统一的思想。】

  【华夏文明的思想是一脉相传的。】

  【从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学说,便逐渐成为了华夏王朝,代代相传的主流。】

  【在数千年的时间里,即便王朝更迭、兵戈频起,乱世纷纭。】

  【可一旦统一,开始休养生息后,一脉相传的思想,就开始发挥作用,将社会和文明,朝着同一个方向引导。】

  弹幕评论飞出:

  “确实如此,统一的思想,赋予了华夏文明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确保了文明的主体发展方向。”

  “有一说一,儒家学说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作为华夏古代,一以贯之的官方正统思想,起码保证了华夏古代的思想统一。”

  “华夏文明能绵延几千年不断绝,跟存在统一的思想密切相关。”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看小说网

看小说网是您最喜欢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说免费阅读,所有小说无广告干扰,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说网站。

网站导航

热门分类

© 2023 看小说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分类 排行 书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