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么一看,科举制度确实并没有对门阀士族,造成根本性的打击。
门阀士族在科举这件事上,真是具备强大的统治力。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眉头微皱,对于这种情况,他也是始料未及。
由此看来,大唐的科举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才能发挥出更大作用。
【在唐朝有个叫“六学二馆”的官学制度,相当于唐朝的高等学府。】
【这“六学二馆”之中入学要求最低的律学、书学、算学,也只收八品以下官员的子孙,或庶族地主的子孙。】
【他们无法给科举制度设限,那就给整个教育资源设限。】
【不管是科举的考题,还是阅卷的官吏,都必然会向“六学二馆”的子弟倾斜。】
弹幕评论飞出:
“唐代的科举不糊名,不誉录,没有多个考官交叉阅卷,要徇私舞弊太容易了。”
“相比后世,唐朝的科举制度确实不够完善,好多状元都是走后门得来的。”
“王维:你直接报我身份证号码得了。”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眼前一亮:“糊名?誉录?多个考官交叉阅卷?”
“这三个办法确实很不错!”
“如此一来,科举就能更公平了!”
想明白其中的积极作用后,李世民开口对房玄龄说道:“玄龄,大唐的科举制度要变一下,增加糊名、誉录,多个考官交叉阅卷这几个流程。”
他的语气淡然无比,但却带着不容拒绝之意。
很显然,这不是征求意见,而是命令。
“遵旨。”房玄龄恭声回道。
大唐玄宗位面。
王维看着高空巨幕,眼中闪过一丝尴尬之色。
他科举走后门中状元之事,被后世之人,如此广而告之,无疑让他心中感到颇为难堪。
【如果你天资聪颖,运气极佳,侥幸通过科举考试,门阀士族就会拉拢你。】
【如果你拒绝了所有门阀的拉拢,那你在朝堂上极有可能将寸步难行。】
【这种天资与运气极佳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唐有着大量,怀才不遇的庶族文人。】
【到了唐玄宗时期,为了更好做好边境防御,以及钳制门阀世家,出现了许多胡人,担任边镇节度使的情况。】
【为什么用胡人?因为胡人的出身背景相对干净,与门阀没有关系。】
【毕竟,人的品质可以造假,但他的背景,和由背景衍生的立场,造不了假。】
弹幕评论飞出:
“这个看待胡人节度使问题的角度,倒真是够神奇的。”
“真别说,这个说法确实有点道理,用胡人节度使去制衡门阀士族,理论上确实是可行的。”
“拉倒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不就是饮鸠止渴吗?胡人出身的节度使,很难保证其忠心,等其掌握了地方军政与经济大权,大概率会起异心。”
“这个没啥可讨论的,安史之乱的真实例子,已经证明这个路子是完全失败的。”
【许多庶族文人,在前途渺茫的情况下,选择奔赴边境,以成为节度使幕僚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比如严庄、高尚投奔安禄山,成为其身边的两大谋臣。】
【因为安史之乱,一些门阀受到打击,许多底层文人,得以走进权力中心。】
【在安史之乱后,出身士族门阀的官员,比例下降到了56%。】
【旧的势力消散,就意味着新的势力登场。】
【到了唐朝末期,这一群体又以同样的方式控制科举,甚至变本加厉,导致士族门阀,在朝廷官员中的比例,达到了惊人的89%。】
【显然,这又进入了下一个循环。】
【但,这一次循环的破灭,却只有鲜血与烈火的碰撞。】
弹幕评论飞出:
“他来了他来了,那个叫黄巢的落榜生来了!”
“黄巢马上就会让门阀士族知道什么叫残忍。”
“黄巢:朝廷不跟我讲道理,那我就只能跟朝廷讲物理了!”
唐末位面之前的诸多朝代位面。
不少古人看到高空巨幕中的众多弹幕,顿时对后世之人口中这个名为“黄巢”的人,产生了很大兴趣。
他们很好奇此人究竟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在数千年后还如此有名
【在繁华落尽的长安城内,有一个年轻人正紧紧的盯着科举榜单。】
【这是他第三次参加科举,也是第三次被门阀子弟取而代之。】
【这个人就是黄巢。】
【黄巢是曹州冤句(今鲁省菏泽曹县西北)人,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十分富足。】
【他善于剑术,马术和箭法也不错,精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五岁时侍奉祖父,便可对诗,可谓是文武双全。】
【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科举被世家控制得如此彻底。】
【于是在第三次科举落榜之后,黄巢满怀愤恨地写了一首《不第后赋菊》后便离开了长安,后继承祖业成为盐帮首领。】
高空巨幕中的字幕变换,出现了《不第后赋菊》这首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弹幕评论飞出:
“有一说一,黄巢这首反诗写得挺好的,很霸气。”
“这首诗真心属于反诗中的精品了。”
“三次落榜,黄巢直接黑化了!”
“后来他还真这么干了,属于是知行合一了。”
“霸气侧漏,杀气腾腾!”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心头一沉,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之色。
黄巢此人写的这首反诗,杀气好重
看来,此人对大唐的不满已经到了极致。
结合后世之人的话,李世民有一种不太好的预感,黄巢此人将会对大唐江山造成极大的危害。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开口称赞道:“黄巢这首诗,确实很不错!”
他虽然是皇帝,但却是造反起家的皇帝,并且黄巢也不是他大明的人,所以他不忌讳什么反诗不反诗的。
对于黄巢这首《不第后赋菊》,他也确实是很喜欢,曾经还仿写过一首:“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他这首诗,尽管模仿痕迹很重,但气势还是很足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