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生变(下)
虞帝的话一出口,崔敬忠和孙策下意识看了对方一眼。果然,陛下还是顾及了父子情面,拿小王开了刀。两人默默退到一旁,他们决定在张少节进来之前,都不再开口说一句话,免得惹祸上身。而另一边,马车上的张少节悠哉游哉地捋着胡子,思想着陛下忽然宣召自己所为何事。流民一事来得太突然,消息只传到了宫里,并未在其他地方传开,张少节对此毫不知情。再加上眼下是二月底,按照以往惯例,往年这个时候皇帝也会召户部尚书商议下个季度的国库用度,还要勒令户部在春耕之前盘查完户籍之事。因为都是寻常政事,张少节也早有准备,所以他一身轻松地进了宫,一路来到政和殿。张少节一进去,就发现除了皇帝,还有左右二相也在这里。皇帝脸色阴晴不定,直到张少节跪下请安磕头许久,张少节也没听到那声“爱卿平身”。他的心里顿时就咯噔了一下,涌起万般猜测怀疑。啪!一本账子被扔到了张少节面前,正中他的膝盖骨。张少节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发出任何动静。“你自己看看,这是什么。”
虞帝一开口,声音里满是威仪和愤怒。张少节要是此刻再察觉不到形势,也就说不过去了。他捡起账册,看到封面上大大的“金州”二字时,心中顿时涌起滔天骇意。难道金州的事,走漏了风声?其实这本册子他再熟悉不过了,闭着眼睛都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可他还是翻看起来。果然,这就是金州的户籍名册。可虞国的户籍名册都存放在户部,陛下竟然不动声色拿了一本到宫里,自己这个户部尚书对此却毫不知情。张少节顿时想到了两个可能。第一,陛下在查自己,而且查的时候没有让他知道。第二,户部有陛下的眼线,否则陛下传户籍这种事,怎么着也是他这个户部尚书亲自给送过来。想到这里,张少节的惊恐和畏惧更添了几分。“这……这是金州的户籍账册。”
张少节话都说不利索了。虞帝冷哼一声,“朕不是瞎子,这不用你说。”
张少节强压住心中的惧意,“陛下是想要了解金州的户籍情况?目前金州在户人口九万四千人,这些年也都在逐年增加,仅去年就新增了一万余人。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陛下的宽厚仁政。边境安定,百姓才能居有定所,丰衣足食。”
张少节惯会说话,要是在往日,他的这番马屁虞帝定然是受用的。可今日虞帝知晓了内情,再听这话,就不免听出了几分谄媚的味道,心中更是气闷。“居有定所,好。哈哈哈哈。”
虞帝冷笑了几声,那笑声让人不寒而栗。“那朕问你,金州每年新增的这些人,都来自何处,以何为生?”
听到这里,张少节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止,他怔愣在那里,想说话却不知该说什么。虞帝看向了一旁的孙策,“你把你查到的东西给张尚书好好说道说道。”
孙策闻言,立即走上前,“回陛下,金州去年新增一万两千人,其中一万人来自梁国边境的池城、庆城、宣城和昭和城。其中,一半是商人,一半是军士家眷,还有小部分农户。”
虞帝的脸早已黑得发紫,一年就涌入了一万梁民。那前年,大前年又该有多少!“很好,我虞帝边境,都快成为梁人的天下了。如今金州有一半以上都是梁人,他们在我虞国的土地上行商,赚虞国百姓的钱。吃梁食,穿梁衣,行梁礼,说梁国话。朕竟不知,我虞国的城池,都要变成梁国的了。这些,可都是张尚书的功劳啊!”
张少节闻言,早已面无人色,额上的汗珠颗颗落下。他就想不通了,那金州远在北境,山高皇帝远的,这件事怎么就传到了宫里!眼见事情败露,张少节只能咬牙道,“陛……陛下,金州是有些许梁人,可如今大多数仍是我虞国人。梁国一些商队长期在边境行商经贸,有些要定居金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臣之前以为,多些这样的商队,也能让我边境城池的贸易更为繁盛,百姓也能从中得利,不失为一件好……”“得利?”
未等张少节说完,虞帝便打断了他的话。“纵容梁人抢占金州百姓的土地房产,就是你说的得利?梁人的货品在当地高价卖给百姓,一个馒头八文钱,这是得利?你让我虞国孕妇打下腹中胎儿,为梁人让出户籍名额。这些,就是你说的得利?!”
说到这里,虞帝又将一本册子重重砸在张少节面前,声音也越发拔高了。于是,张少节又看到自己面前的那本《金州秘事录》,和一张留有许多名字和血指印的皱巴巴的纸。他翻起了几本金州秘事录,越看越心惊。那上面有他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事。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