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君儿,爹一定接你回来

作者:厘多乌
第415章:君儿,爹一定接你回来

  按照现在皇家的作风,早该把这座凤鸣亭推倒重建了。

  为何还留着?

  玉君心中不解,却又揣摩不出原因来。

  她站在被封的游廊外面,久久没有离开……直到一条小船往这边划过来。

  云柳见状,轻声唤玉君:“老夫人,你看。”

  那条小船明显是往这边来的。

  小船缓缓靠到岸边,划船的小厮毕恭毕敬的对玉君道:“玉君姑娘,你要是想去凤鸣亭,小的可以用船载你过去。”玉君眯了眯眸,已经猜到这小厮奉的谁的命了。

  她也不矫情,声音温温道:“好,那就麻烦这位小哥了,云柳,我们上船。”

  云柳先一步上去,再扶着玉君上船。

  船上有软垫,还是新的。

  玉君嘴角微扬,由心一笑,缓缓坐下。

  没想到……他心思这么细!

  午前的阳光照射在水面上,随着水波荡漾,晕出了一圈圈涟漪,就像是被揉碎了的月光,泛着星星点点的光泽,映在玉君那张雪白精致的脸上,就像一只清透的淡白釉瓶,在阳光下好看极了。

  她手中拿着,当初林书瑶在朗州时送给她的那把粉面绣花的白色团扇,下面坠着一串蜜合色的流苏。

  随着她手腕轻摆,团扇上绣着的木槿花像活过来了一般。

  衬得她像花中人,画中人!

  而她也无需做什么,只单单坐在那,就已经是一副景了。

  云柳知道玉君美得不可方物,但此时也挪不开眼睛了,就这样定定的看着。

  而且不止她看着……

  此时石舫里的姑娘们也拥到窗户前,满眼艳羡的看着远处小船上手持团扇的女子。

  “真漂亮!”

  “她是谁啊?”

  “不知道,从来也没见过……你们谁知道?”

  姑娘们纷纷摇头。

  石舫上那几个窗子都被挤满了。

  “她不仅人长得漂亮,你看她那身衣裳,颜色浅浅的,也好看。”

  “还有她手里那把扇子。”

  “人生得好看,衣服首饰都是次要。”

  “那也不见得……正所谓佛靠金装,人靠衣装,长得不够出众,就只能拿衣服首饰衬了。”

  “就是就是,我若有她那般好看,还戴什么首饰?!”

  “今日来未央园的女子,都是来参加夏日宴的,那女子瞧着面生,也不知道是哪家的?”

  “京里有名有姓的姑娘们我都见过,她定是最近才来的。”

  “你瞧,她往凤鸣亭过去了。”

  “那亭子不是不让人去吗?游廊都封了。”

  “人家是坐船过去的。”

  “要不,咱们也乘船过去,怎么样?”

  “不去不去,这会太阳晒死人了,我可不想一会知闲哥哥看到我满头是汗的样子。”

  姑娘们趴在窗子上,眼睛灼灼的看着玉君。

  这会石舫一楼来了几个男子,他们都是国子监的学生。

  其中,就有叶知闲。

  那几个仕子一进来就看到石舫里的姑娘们趴在窗子上在看什么。

  “看什么呢?”

  “看画。”

  “画?湖里哪来的画?”

  “喏,你看。”一姑娘用手指着小船上的玉君。

  几个仕子顺着看去,也挤到了窗户边。

  这一看,各个都痴了。

  其中一个叫江秉承的仕子,撑开手里的折扇,感叹道:“世上怎会有这么漂亮的女子,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倾国倾城貌,惊为天下人。”

  另一名仕子黎华跟着道:“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箢香雪。”

  “知闲,别坐在那了,快来看。”

  “是啊,快来。”

  叶知闲没兴趣,进来后便坐到了茶案边。

  品起了茶。

  在她看来,什么国色天香,似乎都不及那位!

  江秉承和黎华见他没反应,索性过去将他架了起来:“好不容易偷闲一天,别这么闷了。”

  他被迫来到窗前,往湖面看去,便看到了小船上的玉君。

  那一刻,他也痴了。

  江秉承笑他:“看看看看,方才还装作一副正经的样子,眼下还不是迷了眼。”

  黎华说:“书中的之乎者也,怕是要看得两眼昏花了。”

  姑娘们听了,纷纷发笑。

  只一姑娘板着脸道:“这有什么可笑的,知闲哥哥还未必喜欢呢。”

  “乔姑娘,你一口一个的知闲哥哥,叫得比蜜饯子还甜。”

  “休要打趣我!”

  石舫里又掀起一阵笑声。

  叶知闲不予理会,目光紧随玉君,见她下了船,入了凤鸣亭。

  亭子虽然破旧,但很干净。

  应该是有人定期过来清扫。

  玉君摸着已经裂了缝的红木柱,一股冷感自指尖,迅速窜进了她掌心的细纹里。好冷!

  真的好冷!

  就像此时她的心一样!

  两百多年了!

  再回到这里,儿时的记忆,一幕一幕的在眼前闪过。

  她记得大姐姐坐在亭椅上低眉绣花,因为绣错一针而眉头紧皱的样子。

  她记得,姐姐的绣工很好,尤其绣梅花。

  她还记得自己在亭中小憩,哥哥将她摇醒,将一碟醉仙楼的汤水包递到他面前时的样子,哥哥满脸宠溺,对着她笑的时候,那双眼睛就像天上的月亮。

  不,比天上的月亮还明亮。

  她还记得,母亲是在这里教她认的第一味中药材。那时,她才刚刚会说话。

  但母亲一教,她就学会了。

  母亲身边嬷嬷的说,四小姐是她见过最聪明的孩子。

  可母亲却说:“人越是聪明,就越是活得累,我只希望我的小君君啊,平平安安,开开心心就好……也不必为了他人委屈了自己。”

  说完,母亲亲了她一下。

  她在母亲的怀里蹭了蹭,然后咯吱咯吱的笑。

  她也如母亲期盼的那样,十五岁以前,她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在亲人的疼爱和保护下,她从来没有为了任何人,委屈过自己。

  直到她及笄。

  因为她的怪病,父亲担心被人发现,只能选择将她送离京城,离京的前一天晚上,她在这个亭子里坐了很久,父亲只默默的陪着她。最后说了一句:“君儿,爹一定接你回来。”

  可父亲食言了!

  她离京没多久……因为新朝刚立,局势不稳,前朝余孽骚动,导致京里发生了暴乱。

  父亲死了。

  母亲和哥哥姐姐们也陆续被送离了京城。

  她再也没了他们的消息。

  一眨眼,两百多年了!

  。

看小说网

看小说网是您最喜欢的免费小说阅读网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说免费阅读,所有小说无广告干扰,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说网站。

网站导航

热门分类

© 2023 看小说网 版权所有

首页 分类 排行 书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