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 千亿级项目(求订阅!) 作者:未知 很快。 回复就来了。 “老爷。” “成了。” “虽然缅亚银行集团还没有正式立项,但却开通了初审流程,我们已经通过,接下来就是认购数量。” 管家汇报道。 这效率。 真正儿的惊到他了,算算时间,距离大佬们谈妥,好像才不到两小时吧,你连准备工作都上线了。 要不要这么快? 同时。 也坐实了早有‘预料’的猜测。 “多少?” 老者问道。 “单个企业,三亿亚元起,十亿亚元封顶。” “两种方式。” “第一,开工前,一次性付清。” “第二。” “分六次付清,开工前百分之五十当保证金。开工后,每个月支付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半年内付清。” 听完。 老者缓缓点头。 这点钱。 小意思。 印度的资本,现金储备率一直很高。十亿封顶,倒也理解,拉更多人进来,才能让项目走得更顺。 “一次性付清,没什么好处?”老者又问。 “有。” 管家连忙点头道。 “这次的扩建,建成后,商业建筑的产权将会按比例给各大投资商,我们可以自由定价,自己售卖。” “而一次性付清的,可以优先选择区域,但不能挨个楼的挑,而是可以获得相对较好的位置的地产。” 闻言。 老者一笑。 “这才合理。” 不然。 若是一次性付清一点好处没有,谁干?还有不能挨个楼挑,也理解,一座城市,最好的位置其实有限。 好的搭一些不好的,才合理。 这样一来。 估计缅亚银行集团很快就能筹集到大笔的资金。 少则数百亿。 多则上千亿。 要是一般项目,一般公司,根本不敢这么整,但缅亚银行集团的信用太好,背景太强,加上项目本身就不错。 肯定受欢迎。 “唉!” 老者一叹。 这下。 其内部的利润,估计能立马把上次贷款回收完,剩下的就是纯赚,想到这,真的是不得不令他佩服。 零。 太贼了! 精明。 能干。 竟然能把城市贷款玩成这样。 。。。 同样。 思量后。 印度不少资本联系缅亚银行集团,得到的结果令他们满意,十亿封顶,只限制企业,没有限制个人。 因此。 想的话。 一个家族完全可认购两三次,在印度,贫富差距之大远超一般人想象,拿得出几亿、几十亿的不少。 于是。 洛伊城的扩张,便注定了。 。。。 飞机上。 得知各大资本的动向后,印方高层心头止不住高兴,这消息,本就是他们放出去的,想要试试水。 现在看来。 效果不错。 资本们很感兴趣,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压力,角色转换,他们变成了次要参与者,省了老多事情。 “这下,洛伊城,妥了。” “嗯嗯。” “喝一杯,庆祝一下。” “好啊。” “。。。” 很快。 飞机上就茶香四溢。 一口。 大家心里是五味杂陈,每一次喝,都会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转录原液不是出现在印度,买好贵的。 心疼。 并享受着。 。。。 印方媒体上。 也公布了这个的新闻。 顿时。 热度更上了一个层次。 “这想法绝了,我以前怎么没想到,还以为洛伊市的建设算是接近尾声,没想到,特么竟然是开始。” “这操作。。。服!” “种一株花,引一群蜂,完全是教科书式的手段,虽然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新鲜,可是,却很有效。” “完了,我们邦没希望了。” “是啊。” 国家。 各邦。 如果是这种官方参与,他们还能争取一下,你投资哪,只要不投资我着,我就反对,我就抗议。 然而。 形势现在彻底变了。 官方退出。 资本进场。 去抗议,呵!总不能去人家公司门口抗议吧,人家的钱,爱投哪儿就投哪儿,想干涉也干涉不着。 “这完全是一个千亿级项目。” “太夸张了。” “提出这个方法的,一定是此间高手。” “我知道是谁。” “谁?” “零。” “。。。” “难怪,这个人。。好像就没有不会的,唉,要是他是我们的总统就好了,我们一定会越来越好。” “就是。” “。。。” 节奏。 很快被带偏,其实也就说说气话而已,紧接着,中小资本开始活跃起来,第一批洛伊市的地产没买到。 这批。 是否可以入手一套? 嗯。 可以有。 。。。 廊余县。 火车站。 “什么?” “引进企业资本?” “暂时不走?” 接到电话,米昊一脸的惊讶,本以为洛伊市的项目完工,缅方贷款对象增多,短期不会给印方贷。 哪料。 竟然有这种操作,缅方不贷,但不代表弄不到钱,对于好项目,高声一呼,想要进来的资本太多。 厉害了。 如此。 自己好像也不用去非洲了,新城扩建,即使引入印度资本,缅亚银行集团的话语权可能会降低些。 但是。 资本逐利。 -质量。 -速度。 -成本。 权衡下来。 印度也就最后一个有优势,前两个根本没有,如此一来,就算非印公司拿到的项目是之前的三分之一也够了。 不要忘了。 这次的总投资额也是之前的五六倍。 可以说。 蛋糕大了,比例变小,却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想到这,米昊心里还挺高兴,不用跑一个陌生地方。 不一会儿。 “这里。” 米昊朝里面招手,三个人。 母亲。 女儿。 以及那个认识一年,现在在新安市教书的华夏女孩。五一假期,自己回不去,便让母亲和女儿过来。 就当旅游一下。 车上。 望着窗外,米昊的母亲嘴里念叨着: “这地方真漂亮。” “路宽。” “房子也很有特色,和新安市风格完全不同。” “干干净净。” “。。。” 米昊心头一笑,廊余县和新安市,自然不同,一个城市,一个乡村,一个内陆,一个在边境。 但都秉承着一个基本设计理念。 ---好看。 而且。 一些东西上,差距并不大。 教育。 医疗。 环境。 都是一个标准,干净整洁,新安市能治的病,这里都能治,这里的教育水平,也和新安市没什么差别。 这一点。 是他非常欣赏的。 一视同仁。 均衡发展。 但并不苛求城市化,而是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建设新农村,通水,通电,通气,以及各种补贴。 对此。 米昊觉得,这是因为缅痶的工业薄弱,一个薄弱的工业国,大搞城市化,容易弄的分不清主次。 于是。 便想着稳农业,再徐徐图之。 不得不说。 挺好。 至少饿不着,虽然人们挣得少了些,但也要看花在哪?医疗、教育、住房,三大块,这边人的负担很小。 家里有地。 种菜。 吃粮。 花不了多少钱,即使很多年轻人,也都愿意留在村里,毕竟,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去闯,有人就喜欢平平淡淡。 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