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三百二十六章 利国利民 作者:未知 零的一席话。 让大批的避险资金,开始涌向缅痶,涌向亚元。在很多机构看来,百分之五的涨幅不是最终收益。 如今。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并未完全消弭。 美元。 欧元。 日元。 ...... 都存在着下跌风险。一涨一跌,中间的差价可就不一定是百分之五。有可能是百分之八,或者十。 因此。 五。 是保本的利润。 之上。 则可能存在‘意外’收获。 如此下去。 光是兑换成亚元,就可能能让今年的业绩达标。努一努力,甚至可以超预期。简直是不要太爽了。 好人呐! 。。。 此时。 华夏。 对于大规模的资金流向缅痶,央行并未作出什么新的举措。因为去缅痶的资金,并不是无限制的。 当初。 开户。 对于每个账户每年的出境流水,都有最高限制,总的风险是可控的。过去了也就过去了,没大碍。 表面上。 这些资金过去。 年底。 资金回来时,要多给至少百分之五。 但是。 央行的账单,不是这么算的。现在资金过去了,等于是消耗了华夏央行手里的亚元。年底回来时。 则是消耗缅痶手里的人民币。 一来。 一回。 从大的层面来说,华夏不亏。真正亏的,其实是那种转出去,而又不回来的资金。那才是净流出。 缅股账户无法用于消费。 因此。 最终还得回来,整体是在一个池子里打转。只要缅股不崩盘,股票不大跌,央行根本不担心什么。 。。。 十二日。 上午。 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京城传出。 顿时。 无数人兴奋了起来。 “终于出台了。” “是啊!” “去年就听说有这个项目,一直在考察论证,走流程。没想到今年开年没多久,就直接立项落地。” “利国利民!” “大善。” “如此一来,水患的问题,将可解。” “有效吗?” 对于无知群众的这个疑问,立马就如捅了马蜂窝一样。 “你刚通网吗?” “怎么可能没效,缅痶那边已经用成熟的经验证明,这个方法行之有效,缅痶已经再无水患之忧。” “从前年开始,以往年年有洪水的缅痶,就再也没有造成过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你说有没有效?” “几百年一遇的暴雨,都冲不垮缅痶的防洪工程。” “。。。” 逮着一顿教育。 此前。 很多博主去缅痶直播时,多会拍到缅痶的水利情况。一次又一次,大家对于那边的情况,挺了解。 曾经还有点羡慕。 因此。 一听华夏要做,这才那么高兴。 看完。 发现主要方法,几乎是全盘照搬。 。。。 第一。 恢复河道。 对于干涸、堵塞、人为占用等已经消失的河道,进行整体恢复。不仅要恢复,还要进行一定加宽。 甚至加深。 第二。 新挖河道。 把一些可以改造成河道的区域? 直接挖出一条来,增加整个次级分流水网的蓄水能力,降低伤害。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 围库。 对一些低洼地带? 可以当做这些分流河道的‘储水点’? 减少雨季这些细小水网贯入主河流流量。 三管齐下。 一般的暴雨? 将很难有太大危害。 。。。 政令一下。 很快。 工作组就开始下乡,此前大半年的考察。整个都已经有了方案,不需要再花时间? 去做地理勘测。 只需要做一做当地工作。 南方。 某村。 “听说了吗? 咱们村的河道,要恢复了。” “真的?” “当然,刚村长去乡里开会? 我打电话问了下乡里工作的儿子? 以后河道要恢复? 还要进行扩宽。” “那不是要占田?” 一个村名惊讶。 闻言。 那人撇嘴。 “切!” “明明是人先占的河? 现在只是恢复。放心吧? 国家肯定有补偿的? 村里现在那么多没人种的地。” “也是。” “。。。” 村民们热议着。他们村的河道,事实上已经堵了几十年了,上游一处塌方,造成了下游支流改道。 于是。 河道变成了耕地,被村里分给了村民种。这样的才可能有补偿? 那种违规占河道的? 就不在之列。 不久。 村长回来? 广播里开始播放起了制作好? 长达十分钟的政策解读,详细说明了这个工程的重大意义。 听完。 没人有一句怨言。 反对? 不。 如果是什么人要来建厂赚钱,他们肯定有意见。但这是国家为了解决水患? 他们有什么理由反对? “需要我们挖深一点吗?” “不用。” 村长摆手。 “只需要加宽,分流河道的意义,除了流径,也考虑到安全,大多是挖宽,只有一些无人地带挖深。” “水深平均一米。” 水网密集,周围不止他们一条。事实上,除了原先这个河道,村里还要通一条原先不存在的河道。 因此。 并不需要挖太深。要是平常村里娃去游泳,出了危险也不好,一米左右的深度,只要不是太小的。 问题不大。 如果说要完全保证丁点问题没有,那就只能给河道加个盖子了。 。。。 此刻。 距离他们村十里外。 一处巨大山坳。 中部。 “全搬?” “对。” 村长对住在一处巨大山坳的村民说道,“这个山坳,地势低,整个长十六公里,最深深度也合适。” “周围还连通好几个大的山坳。” “总的蓄洪能力达数亿立方米。” “因此。” “和你们一样,整个山坳三百多户人,都要搬迁,以后这里将会作为一个蓄洪节点。”村长解释。 “放心。” “补偿一分不会少,土地也一样。”事实上,选这样居住人的大山坳,只是极少数,多是选择偏僻之地。 “。。。” 听完。 那村名吸了一口烟,看了看祖辈生存的地方,微微一叹,这事,之前也听说过点,因为曾有人来考察。 听到了不少小道消息。 现在。 只是猜测变成了事实。 “好!” “我搬。” 他没有多犹豫。这是为了解决水患,不是什么强占,虽然没啥文化知识,但也知道这是利国利民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