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婴儿底 作者:未知 厚街,南五镇一家机械厂门口。 李大笑和卢树彼此对视着。 似是含情,又像是脉脉。 被人从车间喊出来的李大笑不知道这位看上去挺有钱的老板找自己什么事。 他从来没见过这个人。 卢树其实也不明白这个问题,他也不明白沈建南为什么会让他从香港过来找这么一个人。 不过这并不重要。 既然老板让他找这个人那一定有老板的理由。 要是连老板的理由他都知道,那他哪里还需要老板。 “找到,然后带回去。” 卢树心里大概明白,沈建南那百分之二的股份不是那么好拿的。 现在这件事他要是办不成,那家伙绝对会把他踢出局。 承诺? 承诺算个屁。 郭子兴投资的是朱元璋,这位皇帝一路巅峰发下的丹书铁券那可以论轮斤起秤了。 可是该杀的人一个都没少。 永久百分之二。 丹书铁券背后写的是所谓免死,除谋反大逆。 那永久百分之二股份背后虽然什么都没写,可谁还不知道一样写了几个字。 最终解释权归沈建南所有。 两人互相对视观察了下,卢树问道。 “你就是李大笑?” “先生您是?” “喔,是这样的。我听说你是华南理工的工科生......” 听了卢树的来意,李大笑不由自主笑了起来。 在学校,李大笑也算是小名人一位,诗词歌赋和散文日记不少人都知晓。 现在能让人找过来,说明他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外面。 邀请自己去香港。 这是连香港那边的人都知道自己的名字了啊! 但李大笑望了一件事。 他不能笑的。 一笑之下,那张本来就怪异连顿时更怪异了。 怪异的就像是在说说。 你打我,我给钱,你不打我,你是傻逼。 一种莫名其妙想要打人的冲动在跃跃欲试着。 卢树只好用一只手按到了另外一只手上,没办法,他担心自己松开那只手就会不听话锤到李大笑脸上。 如此特殊的人,那怕是有特殊的能力。 事实上,卢树猜测的不算错。 香港。 天下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沈建南看着被卢树带回来的李大笑不动声色按住了手。 他有些相信相由心生这四个字了。 和后来相比,这个时候的李大笑真的要可爱很多。 至少,他能够忍住揍人的那种冲动。 稀里糊涂跟着卢树到了香港,李大笑本来就是一头雾水,被沈建南盯着一看,就更是一头雾水了。 那眼神,就像是在看着一个熟人。 只是李大笑找遍记忆也没想起来他跟沈建南在哪见过。 “先生。您认识我?” 认识,肯定是认识的。 以李大笑的名气,沈建南想不认识都不行。 或者说,投资界不认识李大笑先生的人还真不多。 “喔,说不上认识。不过对于李生的大名那是早已经听过,一手好文章总会令不少人辗转反侧啊。” “先生看过我的文章?” “当然。我让卢树找你来呢就是觉得你在这方面能力不错。想不想朝这方面发展?” 停顿了下,沈建南补充道。 “试用期一万。” 谁能拒绝这种发展? 没人能。 对于骨子里爱钱如命的李大笑来说,根本就无法拒绝。 一万块。 李大笑能稀里糊涂跟着卢树来香港就是因为走一次一万。 现在,他就更没办法拒绝了。 千恩万谢感谢了沈建南的慷慨,李大笑立马就拿出了该有的工作态度。 写文章嘛,这对他还不是小菜一碟。 “老板,您看我什么时候开工。” “开工不急。你对香港的股票怎么看?” “这个......不太懂。” “不懂啊!没关系的,这个不是什么大问题。” “......” 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人才。 因为有些人才那是天生的。 “香港,是一个自由、开放的城市,作为亚洲金融中心,它占尽了天时地利。独特的地理位置让它将华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和全世界连接到了一起...... 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无数信息表明恒生指数目前被严重低估。 市场上,五大底部估值比较。 在恒生指数指2440点底部附近,各大公司回购大增。 恒生指数历史上共有五个重要底部,分别是1967年的58.61点,1976年的549点、1979年的1664点、1984年的1849点以及1989年的2440点。 近十年来,恒指由1849点底部提升至2440点底部的指数抬升幅度为46.63%,而恒指2440点股市的总市值为1.12万亿港币,...... 显然,近10年内,本港股市规模增长较快,其行情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在逐步增大。 笔者认为,目前选择在市场低位逆势入场的投资者或许看到了多重利好因素,港股已处于新一轮牛市的初期阶段。 从去年年底来看,港股在一定程度上有追随霓虹股市的跌幅,但年初海湾战争结束,港股一反跟随霓虹股市的走势创出了历史新高点,笔者认为,这正是港股进入牛市的征兆之一。 其次,本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市场的影响,而在本年度开始,道琼斯工业以及纳斯达克指数同时走出了历史新高度。 第三点,根据本港gdp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在上一年度,本港gdp总比同比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五。 所有的迹象都表明,港股在此位置是前所未有的大底部,相信在不久之后,港股将会走出有史以来最大的超级牛市...... ......” 下午,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沈建南拿起久违的笔杆子写了一篇文章。 一篇对香港股市的分析文章。 这是一篇范文。 因为目前的李大笑对于股市一窍不通,有了范文就可以大概明白股市分析要怎么写。 而范文的内容,是沈建南拿着报纸从上面东拼西凑抄下来的各种数据信息。 既有香港媒体的消息,也有全球各大媒体所爆的信息。 信息拼凑到一起后再加上自己的预测。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毫无营养的垃圾分析内容。 无论是文笔还是内容,沈建南都没有浪费任何心思。 原因么...... “大笑。你看这篇文章怎么样?” 办公室里,李大笑拿着沈建南递过来的文章脸上的表情变得很是扭曲。 他知道沈建南这是在考校他,可是这是老板写的东西,他不知道是该说好还是该说不好。 “老板。您知道,我、我不懂股市。” “这个没关系,直接说语法和观看的感受就像,懂不懂无所谓。嗯,我们的目的是只说会涨就行。” 拿起桌子上的烟点燃,沈建南笑道。 受到沈建南的鼓励,李大笑心里大定。 “从专业内容上来说,老板您的分析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专业、严谨,任何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篇价值万金的股市分析,......” 一旁,依然满头雾水的卢树嘴角抽了抽。 刚来不久就能把马屁运用到这种程度,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见过这种人。 沈建南倒是无所谓,这货很享受的笑了笑。 这一笑,李大笑顿时受到了鼓励。 有着前面的铺垫,老板就算生气也肯定会原谅他的。 “不过老板您为了考验我在文笔上故意设下了一些错误,比如这句,笔者认为,目前目前选择在市场低位逆势入场的投资者或许看到了多重利好因素,港股已处于新一轮牛市的初期阶段。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没什么毛病,但相对代入感就要差了很多。代入感差,人看了后就很难记住。 描写风花雪月要从听闻看三个方面描写,如果像描写景色一样把这句话进行一番修饰就会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那你改改看。” 一个小时候,一片稍微修饰过的内容重新出炉。 “所有迹象都表明,港股在此位置是前所未有的大底部,相信在不久之后,港股必然会走出有史以来最大的超级牛市,它就像是一名刚刚会蹒跚走路的婴儿将会逐渐长成参天大树。 婴儿底,要抱紧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