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節 當一個人失望和灰心時
當事人是中學隔壁班朋友的媽媽阿芳阿姨。
阿芳阿姨早年喪偶,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但是孩子目前去了國外生活,只剩下自己,於是就把退休金加上借來的20萬全部用來買了一個高級養老社區的住宅項目,希望自己能解決養老問題,不給孩子添麻煩。原本根據該‘‘金河鬆院’’項目的規劃,該養老社區配備護理樓和一條直達三家醫院的特殊照顧通道,但事實就是,護理樓裏上下七層只有一張護理牀,而那個特殊急救通道的位置也因爲未完成地段投標而成爲泡影。原本社區裏的老人渴望的平安祥和的社區不單無法完成基本的養老需求,同時,也因爲自來水的水質極差,導致日常生活都有問題。
阿芳阿姨已經和其他受害者提起兩次民事訴訟,和一次行政訴訟,均敗訴。她告訴阿明,N市已經沒有法治,她作爲一個多年的黨員,已經不相信一切了。聽到這番話,阿明感到內心極大的震動,特別是她也身在土豆國,家人都在N市,因此有些感同身受。
阿明也感到憤怒,也感到一種極大的失望。她看到了極大的不正義,這有悖於她的理想世界,在理想的世界,本該是正義的和公平的,但現實卻並不這樣。
那幾天,她似乎也被這個案子一起,和阿芳阿姨一起沉入到了黑暗的深淵之中,她懷疑了,一個這樣的老黨員也懷疑了,那麼自己心中的法治理想終究是一場夢嗎?那麼這多年的堅持是不是顯得很可笑呢?
她懷疑了好多天,好多天。
她仔細查看阿芳阿姨發來的案卷材料,包括幾百頁的證據,聊天記錄和複雜的法庭判決和各種法律文書。阿明從這些文字當中看了很多很多故事。她看到了那個和無良商人糾纏被打翻在地的七十多歲的老爺爺,看到了想要自己照顧自己不想給孩子添麻煩結果又惹上更大麻煩的阿芳阿姨,看到了那些汲汲營營想要欺騙老人但是又在被發現之後做盡一切遮羞之事只爲那一些流進流出的金錢那樣的人,還有那幾個在書桌前思索體會到人性的可悲和貪婪而堅持自己心中的理念做出判決的疲勞的法官
阿明後來和阿芳阿姨說了一下自己對案子的看法,勸慰她可以和對方進行協商,並且保持心態良好,不要做出任何過激的行爲。在解決好這個案子之後,阿明在日記中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法律是公平的,但生活是不公平的,
不要因爲生活的不公平去質疑正義的本身。
信仰需要堅持,
不要因爲所看見的,
而去懷疑所看不見的。
那看不見的正義,
不在眼裏
而在心中。
當你灰心和失望的時候,
很容易陷入虛無和自我懷疑,
但這個時候,
當信仰足夠堅定,
你就會拋開這些迷思,
重新拾級而上,
到達山頂,
沐浴在陽光之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