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節 一次歸途
沒有太多的離愁別緒,
像幾百年前的師兄師姐們那樣,去親吻了市中心的小鵝女,
拿到了花了十年才努力得來的博士學位。
那天,畢業聚會,
大家都笑得很開心,就像平時玩鬧時的笑。
但是心裏也都知道,阿明着實爲此付出了很多很多。
就像離開家到土豆國來的時候,她也沒有哭。
每一步都是自己的自由選擇,來的時候充滿期待,
回去的時候自然也心情愉快。
在這裏認識的朋友,
一起經歷了很多事,
就算一下子不見面了,
總有一天能再見到的,
因爲,友情是不會散的。
看着飛機舷窗內漸漸變小的土豆國的村莊,大山,還有河流,
她覺得一下子就要從外星球回到地球的感覺。
一年以後,阿明已經在大學工作了。
那是西部的一所大學,當年有一批愛國的有理想的知識分子從這個國家最繁華的城市遷徙到這裏,成立了一所邊遠大學。有很多大學生跟着老師部隊前來,懷抱着對國家前途的擔憂,陌生的地方繼續着求學之路。
她覺得這樣的事情很浪漫。
除了工作之外的其他時間,她會去300多公里處的雪山山腳的木屋。年輕的時候曾經和啊摔來過,第一次看到了銀河。
於是,心中便再也放不下這裏。
草原,雪山,成羣的馬,淳樸的牧民,那麼安心和舒適。
這裏的人真少,就像土豆國一樣,風景真美。
春天的時候,山上會開滿各種顏色的話,
天那麼藍,也可以去爬山。
這裏的漢族人不多,周圍的牧民知道阿明是個老師,也對她很尊敬,知道她是一個人,經常送點酥油茶還有犛牛肉過來,也經常拉着阿明聊天。她開始有點害羞的,但後來被周圍感染的也很開朗了,也學了一些當地的方言,漸漸的,周圍的牧民都覺得阿明越來越像個當地人,除了阿明說自己真的不喜歡太陽,所以會顯得皮膚更白一點。
她還認識了一個年輕的牧民小夥子,叫做阿可。阿可從小騎馬,和馬說的話,比人說的話還多,大家都說阿可是草原上數一數二的好騎手。她只是看過一個影子奔馳而過,後來才知道是阿可會經常騎馬騎到雪山底下。
阿明喜歡坐在草原上發呆,阿可有時候會和她說話,漸漸的,阿可喜歡上了她,覺得這個漢族姑娘很特別,即像本來就生長在草原上的人,又像是外星球來的物種,後來他才知道,原來阿明是大學教授,是個老師,周圍的老人和親戚們有時候會聊起來,但是他以爲大學教授應該都是年紀很大的白鬍子老爺爺了。
‘‘你知道我幾歲呢?’’阿明眼睛笑眯眯的看着阿可。
阿可顯的有點侷促,甚至有點結巴。
但是眼睛亮亮的,還專門做了個側身托腮的動作,表示要好好看看。
‘‘你看着應該是二十多歲了,但是老人們說你好像是五十多歲了。’’阿可說完就臉紅了。
這個男孩真是可愛極了。
‘‘我三十七歲了。’’
阿可沉默了一會。
她爽朗的笑。
男孩的心中,跳動着一串十六分音符,就像當初的阿明見到那個人時一樣。
‘‘我不是故意問的,你...對不起,我的漢文...我的意思...很好奇。’’
阿明輕輕的又笑了笑,表示明白,也希望阿可不要太緊張。
阿可又問了阿明很多問題,
兩個人聊了很久。
後來,阿可經常在離雪山不遠的一個草垛那騎馬唱歌。
有時候,晚上也會唱。
阿明睡覺的時候,聽到了熟悉的歌聲,那和爸爸曾經唱給自己聽的不太一樣,聲音顯得更廣闊,熱烈又溫柔,仍然讓人覺得安心,阿明似乎變成一片被微風吹起的蒲公英,輕拂過草地,飄到屋頂,接着又往高處飄浮去
阿明和阿可後來在一起生活,她也經常打趣說,自己最不喜歡毛頭小夥子了。
阿可聽完後,就氣呼呼的說要騎馬。
她只能哄了哄阿可,還做了鬼臉,還唱了首土豆國的民謠。
她覺得和阿可的相處其實是舒服的,因爲她很少需要掩藏情緒,阿可年紀那麼輕,接觸的人也很少,但他能看懂阿明的心。她有時候會做一些勉強自己的事,但阿可就會要求阿明要對自己,還有對他都說真話,不要做委屈自己的事。
她覺得自己很幸運。
在還沒那麼喜歡阿可的時候,甚至很擔心自己因爲不夠愛他,會給他帶來傷害。而阿可那麼好,他會對阿明說,我很感激,我們兩個可以在一起。
她覺得自己和他比起來,實在有點渺小了。阿可很年輕,但是胸懷包容了那麼多東西。
後來,阿明和阿可結了婚。他們還是和以前一樣,有時候會一起去城裏,因爲阿明需要給一些大學生上課。
上課的時間其實不多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還是會回到雪山腳下的木屋裏過生活。
他們後來有了孩子,
孩子的眼睛很美麗,
就像她的父親和母親。
阿明緩緩醒來。
不經意的笑出聲,
你曾經說,
我的築夢能力一流,
比盜夢空間還厲害。
阿明給自己倒了杯白開水,看着窗外的雪山,
身邊只有柴犬阿留。
她已經七十歲了。
阿照今年也七十一歲了。
他們終究沒有在一起,
在幾年後,
兩人約好了一起再去土豆國坐輪船旅行。
他們倆彼此擁抱着,
就像很多很多年前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