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名字
“每次都要炸一嗓子”,有人小声嘀咕。
傻子却在回想着铁男不经意间露出的伤疤和那根空荡荡的袖管,原来战场便是铁与血,杀人或者被杀,从来沒有所谓的浪漫,每個人都沒有再来一次的机会。
午后下地干活,第四伙的弱鸡们自然也不例外,地裡的咋办碎石已经清理完,后边便是耕地了,几個身体壮的轮流扶犁,可惜都力气不够,很难驾驭那架大木犁,磕磕绊绊的模样很狼狈。
傻子越看越别扭,扶犁這活他也沒干活,却多少知道一点,按理說不该這么费力才是,“先歇一歇”,叫停众人绕着木犁上下打量,這架木犁除了犁头犁铧是铁制,别的部位都是木制,只是庞大的有些夸张,为了增加强度選擇的木料十分粗大,這也使整架木犁更加沉重,估计得超過百斤。
“咱们還是快干活儿吧,旭子哥他们都沒歇,咱们……”,安卓小声提醒。
摆摆手让他别說话,傻子捏着下巴皱眉道:“不对……”。
董长安问道:“哪裡不对?”。
“哪裡都不对!”。
這架木犁的结构有問題,他曾看過木犁的样子,虽然是木制但很精巧,這架犁则蠢笨异常,而且犁辕又长又直,牛套栓在前面,整架犁都向斜上方发力,而且牛的步子带动整架犁左右摇摆,扶犁的人既要费力控制木犁摆动,還要时刻注意犁铧入土深浅,這使扶犁的人需要很大力气控制,非常费力。
“這东西谁做的?”。
“老木匠郭大,杨兄弟觉得哪裡不对?”,董长安指了指南边,疑惑问道。
“长安哥,這犁不行,可以改一下”,傻子慢慢看出了一点门道,笃定的說道。
“你還会木匠?”,众人一脸惊愕。
“不会!不過我大概知道要怎么改”。
“杨兄弟要改什么?”,郭旭和石头走了過来。他本打算過来帮忙,却恰好听到這番话。
得知他要改木犁,郭旭皱眉道:“杨兄弟,先把地耕完,至于改犁……不妨過些天吧”。
看众人表情,傻子明白了,他们不相信自己……
扶犁的换成郭旭,他慢慢向南走去,无论哪個世界哪個人群,一无是处的人不好混,他想做点什么证明一下自己。
老木匠叫郭大,听說手艺還不错,见到他的时候傻子却呆住了,鹰钩鼻子,金黄的胡须头发,蓝灰色眼睛,這明明是個白人老头儿,竟然叫郭大……
“你是那個新来的娃吧,找老汉有事?”,一口纯正的关中口音,让人更加出戏。
“那個……大伯,我知道個木犁的样子,想做了试试好不好用……”。
老木匠来了兴致,一脸郑重道:“哎呀,還是咱汉人娃娃有学问,說来老汉听听”,咱這個字咬的很重,這让傻子又是一愣,“咱汉人娃娃……”。
手艺人通常会对质疑自己技术的人不爽,他也想了一些說辞应付郭大,沒想到却一句都沒用上。
其实再一想也就释然了,主要原因来自身份,大唐来西域一百多年,汉人在這裡享有绝对的权威,自己毕竟是汉儿面孔,而郭大本是胡人,看得出来他对自己的新身份十分自豪,所以对他的意见格外看重。
還有一個原因,這個世界绝大多数人都是文盲,知识的传播主要靠父子师徒间的口口相传,如果有人能慷慨的教你……
在地上画了個草图,說了几处要点,郭大抓着胡子陷入沉思。其实如今的木犁已经算比较成熟,要改动的地方并不多,主要是由原来的长直犁辕改为短曲辕,就是把犁架的直木改成弓形,這样整架木犁的长度将大大缩短,重心更低方便操控。
第二是增加调节犁铧深浅的犁评,只需在犁辕的弧顶部开槽安装能上下活动的竖木,用来调节犁铧入土的深度。
第三则是在犁辕前端加装犁盘,就是加装一根能自由旋转的小横木,在横木两端栓牛套,這個小装置的作用是在行进過程中使木犁不再受牛的步幅影响,在拐弯时也更灵活。
“巧!不愧是中原的物件,实在巧妙”,郭大看出其中妙处连连夸赞,“只是這曲辕用料要讲究,得寻一根合适的才行”,郭大是老木匠,一眼就看到巧妙处,也看出了其中难度所在。傻子笑道:“這個小子属实不懂,還得靠大伯的手艺,只是不知道要多久才做得好?”。
郭大解释道:“别的倒好說,现成的木料就行,這主辕却是麻烦,要弯曲够大還要够结实,府裡沒有合适的料,我得出府去寻”。
老头安耐不住急切匆匆去了,也不知道要去哪找木料,留下小傻子摇头苦笑。他已经明白了,事情恐怕比预想的要难的多。
那根想象中的马蹄形犁辕并不容易得到,如果用木头雕刻形状,木纤维被破坏后承受不住牛的拉力,所以要用天然弯曲的硬木,再经過烘烤定型达到需要的曲度。
纯手工榫卯结构做一架木犁,比想象中要难的多,两個世界的区别太大了。
刚摇着头走出郭大住处,却遇到了艾沙,她挎個小篮子正笑盈盈的看着他,“刚要去寻你,幸好遇到木匠伯伯”,說着不待他作答,把他拉到一边寻干净地方坐下,从篮子裡端出一個碗递给他道:“趁热尝尝,我煮的偃月馄饨”。
刚要說话,被一句偃月馄饨给截住了,好奇的接過来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所谓的偃月馄饨就是饺子。
羊肉萝卜馅饺子,艾沙托着下巴坐在旁边看他吃,“味道咋样?”。
“呃……你放盐了嗎?”。
“哎呀……我好像忘了……”。
天地间還残留着一些余热,夕阳洒下金色的光辉,少男少女身上也蒙了一层金色,等最后一個饺子吞下去,傻子终于问出了心中疑惑,“为什么帮我?”。
這個陌生的少女一再帮助自己,不可能仅仅是因为善良。
“就是想帮咯”,艾沙认真的回答。
還真沒想到自己這么讨人喜歡,“你叫艾沙,不像汉人名字”。
艾沙看着远处轻舒一口气,說了自己身世。
她的外祖父本是大唐商贾,因为战乱阻隔在于阗安了家,生有一個女儿,后来女儿与店裡的于阗小伙子日久生情,老两口本不愿闺女嫁给胡人,无奈女儿再三哀求,看小伙子還算孝顺能干,不忍女儿委屈,终究還是点了头。
后来小两口生下一对儿女,日子算不上富有,一家人倒也和美,二老很是满意。
可惜吐蕃人来了,一家人逃难到半路又被马匪盯上,为了不拖累孩子,老两口执意留下……
父母带着艾莎和弟弟逃命,马匪像狼群一样撕咬着逃难的人群,一家人被冲散,后来孤身一人的艾莎幸运遇到了武三郎,进入王府做了郡主侍女。
“艾沙是爹爹部落的话,按大唐话是仙女的意思”。
看看红了眼圈的艾沙,傻子问道:“一直沒有他们消息嗎?”。
艾沙轻轻摇头,兵荒马乱的世道,人命犹如草芥……
“爹爹叫亚力坤,红头发,弟弟随了娘的姓,阿翁给他取名叫杨凡,說不求他大富大贵,只愿能平凡活過一生,他的头发也是红色……”。
两人沉默着看向远处,落日的余晖染红了云彩,他知道艾沙为什么帮自己了。
远处传来老鬼的呼喊声,站起来伸個懒腰,笑笑道:“你還有爹爹给取名字,我连個名字都沒有”。
艾沙脸上挂着眼泪,笑了笑道:“你不是叫傻子嘛?”。
傻子正色道:“总叫傻子可不行,将来做了官不体面。
艾沙被逗的噗嗤”一笑,连连点头道:“那该怎么办?”。
傻子认真的看着她道:“取名字很费脑筋,幸好我也姓杨,如果你愿意,我就叫杨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