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二章:巨大的赌约 作者:未知 既然清楚大领导玩儿重四原型机对比试飞的問題所在,杨辉就不能不把這裡面的問題說出来,這即是作为中航西南总经理的责任,同样也是出于对杨辉本人对航空工业的思考。 只不過這话肯定不能說的太直接,就连一旁政府的钱袋子都不敢在這個时候多嘴,更何况与杨辉這样的小喽啰,要是一個搞不好就是前途尽毁,所以說话的方式就很重要。 不管怎么办,這個时候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曲线救国:“原型机对比试飞?要知道现在可是三個设计所的设计方案pk,国家现在能给足够的资金用于三种方案的原型机制造?“ 质疑其它的方面都不行,杨辉就只能装作不知道的样子,也转而质疑国家在相关项目科研经费上的問題,要知道就算重四再怎么重要,同样也還是要有一個资金限制的,而就之前军方公布的消息来看,早期预计的研制资金中,也就只能勉强满足一個方案的原型机制造所需而已。 所以說杨辉担心钱不够,這也還能够說的過去,至少就不会给大领导留下不太好的印象。然而啊,杨辉终究也還是太年轻了,它压根儿就不知道大领导的心有多黑,這时候更是丝毫不留情面,而对于刚才說到的资金問題,那就更是抠门的沒边儿了。 听了這些话,大领导的眼睛都快要笑眯起来了,毫不在意地挥斥方遒着:“這有何难,能够用钱解决的問題从来都不是問題,這可是你杨总经理当年亲自放出的豪言,怎么,现在就不算数了?“ 我去!真是万万沒想到几年前杨辉的一句话,都现在這個时候了,還能够被大领导抓住辫子,那时候還是中航西南大规模投入航空动机研制的时候,当时联合航空动机公司苦于资金方面的不足,杨辉则是代表总公司表示对联合航空动机公司的绝对支持,所以就說了這样的一句话,却沒想...... 沒办法了,這话可不能让大领导抓住当做小辫子,要不然以后但凡是有什么耗资巨大的项目都得要分配到中航西南来了嘛,如此就算地主家再阔气,咱也经不住折腾。 好在杨辉人還挺年轻,头脑相对算是比较灵活,开脱的借口信手捏来就是:“领导,這话可不能再拿来形容中航西南了,之前我說出這句话,是因为我知道当时需要投入的资金本来就不会太多,再加上当时中航西南的盈利除了正常的税务之外,压根儿就不需要再上交国家,所以当时我們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科研工作,但是现在我們的盈利要大部分上交国家,這就……。“ 中航西南从83年开始算是,享受了十年的企业盈利不用上交国家的优惠政策时期,而那也是整個公司高展的黄金十年,到了92年的时候,十年之期就算是到期了,之后的中航西南虽然盈利能力井喷,但是大部分都上交了国家,真正能够留下来自己使的用资金并不多。 现在拿這话来說事,杨辉完全是心安理得,反正自己陈述的只是一個事实而已,谁也不能反驳,沒看到刚才杨辉說這话的时候,旁边政府的那位钱袋子脸色一下就好起来了嗎? 政府把中航西南的盈利大部分拿走了,不管是用作其他更需要资金支持的地方,還是說到了什么說不清楚的某某,反正每年账目在那裡摆着,谁也不能抹杀中航西南的功绩。 大领导沒想到杨辉還能来這么一出,现在搞得好像是因为国家把钱拿走了才导致中航西南资金不足的,然而仔细想来,這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大领导表示咱還有其他的說法。 “按照這样說起来,原本我计划把重四项目的原型机制造资金调拨给你们一半,现在我突然觉得完全沒有這個必要了,不如我們就打一個赌好了,要不听听看?“ 大领导来到中航西南,居然還要公然聚赌,這影响可能不太好吧....... 不過,杨辉表示咱就喜歡這种刺激的活,摩拳擦掌着:“打赌?领导既然有這個兴趣,我們肯定要奉陪。“ 感兴趣的肯定是不止杨辉一個人,整個会议室的人都对這史无前例的一次对赌表示服气,大领导能够如此接地气,也還算是头一次。 众目睽睽之下:“听你们之前不是說過有個阿联酋的订单竞标嘛,现在国家再次放开歼18的出口限制,就看你们能不能拿到這份订单。而现在我們就赌中航西南能不能拿到這次订单,只要你们保证不要国家的投资也能完成o111所和611所的两方案原型机制造,那么這次阿联酋订单所产生的盈利不管有多少,国家都不拿走任何一分钱。“ 有意思,這就很有意思了,中航西南保证完成旗下两大军用战斗机设计研究所的两型重四方案原型机设计制造,对应的是国家也不会拿走這次中航西南同阿联酋的订单盈利。 先来說,中航西南要自己完成o111所和611所的两方案原型机,這其实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虽然這会让整個中航西南都勒紧裤腰带過几年苦日子,但公司的能力肯定有。 既然中航西南有能力自己做出两個方案的原型机,這就意味着公司有了赌本,然后再看這次大领导开出的赌注。 不得不說,阿联酋订单的诱惑力太大,先杨辉是知道现在阿联酋的订单有很大可能会成功,其次是還知道阿联酋订单的价格可以开到一個什么样的天价去,预计项目至少是可以盈利订单总额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也就是說至少能达到二十亿美元左右,甚至還能更多。 你然后再說两款重四原型机设计制造需要多少钱,先是对比一下当年LF项目中两方案原型机制造所耗费的资金,当年的美国空军向通用动力和诺思罗普分别出价值为379o万美元和398o万美元的合同,要求他们各试制两架原型机进行试飞对比,通用动力的方案编号yF-16,诺思罗普的方案编号yF-17。 可能有的人要說七十年代初期的两款三代机原型机制造耗费的资金看起来不多,但是考虑到美元贬值、三代机与四代机之间的技术差距,实际上這数据并不具备太大的参考价值,倒是aTF项目中的yF22和yF23原型机制造耗资更有参考价值。 实际上,当年美方在aTF项目中,是分别给了洛马和波音两公司各自7亿美元的合同,這就是隐形战斗机原型机制造所需的资金,现在换做共和国来做项目,考虑到人力成本和中航西南内部两设计所之间的方案会有一定的技术通用,所以各自用4亿美元完成原型机制造是比较合理的。 因此這就确实是一個值得赌一赌的赌约,巨大的风险和巨大的收益并存,最主要的是這样一来,整個中航西南旗下的三家军用战斗机设计研究所都能够借此机会掌握四代机的设计制造能力,在未来的下一代军用战斗机的时候,這才能保证军方有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