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积累、底蕴! 作者:未知 624所建造超大流量的高空台,這是经過了公司内部好几年的争论之后,才最终确定下来的项目,早前超大流量的高空台是计划建造到贵羊那边的0112所,只不過后来成立了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之后,0112所作为公司旗下的一部分,在涉及到高空台建造這样的大项目中,肯定要综合考虑。 此时再综合考虑了各方之后,624所的优势就太明显了,一方面是這边已经有了相关的高空台建造经验,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高空台的集中建造使用之后,那么之前为SB-101项目配套的一些基础设施,实际上也可以共用,而這裡面节约的可都是白花花的银子,现在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虽然有点钱,但也绝对不是這样花的。 在确定了這一处建筑工地不是在修建楼堂馆所,而是在建造之后上马超大推力涡扇所需要使用的超大流量高空台,杨辉表示這样很好,只要這边624所能够把新的高空台建造工作跟上,其它方面虽然也需要再更新一些试验测试设备,但那些设备更新所需建造周期、耗资都会相对小上很多,可以過一段時間之后再慢慢地做也行。 仔细地看了這边建造中的施工区,再对比之前SB-101高空台的占地面积,這两者之间也确实有很大的区别,虽然杨辉沒有去看過美国为研制超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所建造的世界最大流量的高空台,但是之前杨辉在访问苏联的时候,倒是去看過苏联解体之前建造中的超大流量高空台项目,那家伙的占地面积确实比一般流量的高空台要更大。 把头偏過去问着:“项目计划什么时候能够建好,大概又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现在公司花這么多钱投资超大流量高空台肯定是要有大用,所以你们這边的高空台建造进度事关重大。” 超流量高空台到底是干什么的,实际上搞航空发动机的人几乎就沒有人不知道,反正军用带加力燃烧室的发动机是用不上,而民用发动机的涵道比只要不是到了7以上的超大涵道比,同样也不会用的上它,其它的中小推力发动机就更用不上這次新建的高空台,就SB-101便能完全满足要求。 “杨总放心好了,我們這边的高空台建造进度是严格按照那边发动机项目工程研制进度所规定,并且所裡還留出了两年時間的余量,以防止高空台的建造中出现故障,或者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加快,反正只要不是出太大的問題,所裡的高空台建造工作绝对能保证正常的试验与测试工作所需。至于說施工方那边的說法,我們所有的土木基建工作在明年的上半年应该就能完工,倒是设备的安调试工作可能会有点久,至少要98年左右才有可能完成,保守一点的估计可能会在2000年左右完成所有项目。” 高空台的建造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当年SB-101项目一共前后是经历约二十年時間,后来624所又协助中航东北那边的涡轮联盟公司建造了一套技术上SB-101同一级别的高空台,所以现在的624所也算是有了充足的相关经验。但是這次建造的项目实在是不简单,作为世界最顶级的超大流量高空台,要知道就算强如当年吊炸天的苏联,一直到死也沒有能够完全把整套高空台建造成功,后来甚至是差一点就成了烂尾工程。 现在624所說再用5年時間就能保证高空台建造成功,实际上這并不算是耗时长久,考虑到新的超大推力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研制进度,2000年左右形成工作测试能力是比较合适的。 “效率倒是不低,若是算上之前公司研究超大流量核心机项目的時間,再考虑到之前還有很长一段時間是在等待相关设备工厂的重点项目研制,這次的项目开始時間至少要推到1990年,所以說這次的超大流量高空台项目总共将前后耗时10年之久!” 作为世界最顶级的高空台,整個建造耗时十年之久,這甚至赶上了一款重点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周期,而一款发动机的研制又要比飞机的研制提前大概五年左右,所以說航空工业真的是极为考验一個国家或者說公司的底蕴、积累,這一点可绝对不是說着玩儿的。 相对于這次计划中未来的宽体货运飞机项目,需要在90年就开始高空台的建造,现在95年左右才能立项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之后最快也要等到07、08年才有可能定型发动机,然后装上对应的双发宽体货机试飞,最终就算一切顺利也至少要到2010年左右。 回头再看看,从1990开始准备相关的测试设备,到最后2010年才有可能推出最后的飞机定型型号,所以說航空工业真的要想大发展,沒有二十年以上的积累是完全不可能,而且這還是基于中间项目千万不能出大問題,国家政策不能有反复,技术路上也走正确的道路,要不然稍不注意就是数十年時間的浪费,到头来就只能是差距越来越大。 高空台的建造工作能够耗时十年之久,不過好在中航西南有整体的规划,這样就不会出现大的問題,而這一点也是杨辉這些年存在的意义,看着标志着世界最顶级航空制造业科研装备一点点地建造起来,中航西南成为世界最顶级航空制造业巨头的时候也是指日可待。 “走吧,现在這工地還看不出什么东西,我們也就不打扰施工方的工作,你带我再去研究所的科研中心那边看看,现在所裡应该是只有一個项目,同样這项目也是未来一段時間之内公司必须要争取到的重点,所以這次必须要慎重对待。” 四代军用大推的相关预研立项工作实际上并不比超大流量高空台研制进度晚,现在超大流量高空台已经加快了进度,算是步入了项目建设的快车道,那么四代军用大推的研制肯定也不能落后。 杨辉原以为要到科研大楼那边去,却不想自己会被直接带着往旁边的SB-101高空走,一边還听人解释着:“四代大推的核心机在设计上已经解决了绝大部分的工程問題,现在核心机在高空台进行全面测试,所以我們這次可以直接到高空台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