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试炼大会 作者:o滴神 刺眼的阳光透過彩色的玻璃窗透进屋内,盘膝坐在柔软舒适的公主床上的齐欢终于睁开了眼睛,一道银紫色的电光从齐欢眼中快速闪過。 由于吸收了雷劫中的能量,导致齐欢的修为连跳两级,她刚醒過来的时候倒是沒什么事儿,可是虚空子带她回了青云山之后,齐欢的经脉就开始紊乱,丹田也有了溃散的迹象,全身上下更是布满了银紫色的雷纹,修为低的人碰了她就被电倒。 要不是虚空子他们三個老头一起出手将她体内部分吸收不了的能量给压制起来,齐欢肯定会就此交代。還好,总算是撑了過去。为了小命着想這些日子齐欢倒是拼了命的修炼,意图将那些残余的能量吸收干净。 要知道那虽然是天地间最纯净的雷之能量,但是那也是個定时炸弹,谁知道会不会爆炸,然后她就尸骨无存了。将近两個月的吸收,今天她总算是将体内的雷劫给炼化了,同时她的修为也稳定在了凝气初期。 要不是虚空子怕以后這类事情再度发生,要她用大部分能量来锻体,說不定這会儿她直接就能结丹了。不過這样也好,起码她不用被人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殊不知不到一年就能修到凝气初期,她已经是個怪物了。 齐欢眼神有些呆滞地盯着地上的光影,突然不知道该干点什么。 经過两個多月,魔道那边也终于安静了下来。她听门内的弟子說,這次魔道勒索了各大修仙门派许多珍奇药材,相比于蜀山昆仑用来赎他们掌门和长老所付出的五千年份的通天籽和三十個三百年份的巨灵果,他们青云派几乎沒有损失。 据說通天籽五百年分的就能起死回生,蜀山一下子就拿出了個五千年份的,不知道他们掌门回头会不会心脏病发。而巨灵果是昆仑派的特产,那东西是用来洗精伐髓的,上至渡劫期,下到凝气期都可食用。不過很可惜,那东西三百年一结果,一次只有三個果子。 齐欢不得不感叹一下,魔道的人果然很会空手套白狼,就是不知道他们要那么多灵药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当然,這些都跟她无关,就算所有正道门派准备联手给魔道一個教训,也与她沒什么关系。都說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她修为還低,那种维护世界正义的事情還是别人来吧。 又发了半天的呆,最终齐欢爬下床,从储物袋裡拎出一把银色小剑,有些无奈地往外走。她师傅在她的身体恢复正常后就开始闭关,她师伯跟师叔见了她好像老鼠看见猫一样,嗖的一声就沒了,沒办法她只能自食其力了。 其实這也不能怪虚灵子与虚阳子,前几天齐欢說要学习五行法术,這俩老头准备各显神通,也好在這师侄面前显摆一下,谁知道虚阳子在教齐欢火鸦术的时候,齐欢弄出来一堆紫黑色的雷鸦,而且很不巧地全都撞到了虚阳子脑袋上。可怜虚阳子本来头发就少,這一来竟然一根不剩。 后来是虚灵子,他教齐欢水遁术,结果齐欢水遁是沒学会,直接越阶用了雷遁,這也不错,虚灵子還以为齐欢悟性高超,可是当他看见齐欢遁到地下最后是用手挖了十米深的土爬出来的时候,他觉得眼前一片黑暗,青云派的列祖列宗啊 虽然這俩人是沒有勇气继续教导齐欢了,不過他们還是很负责任地让灵风子将门派内雷系法术的秘籍都送给了齐欢,似乎是因为吸收了天劫的原因,齐欢根本感受不到天地间的五行灵气,除了雷系法术,她不能使用任何一种仙法。 不過這对于齐欢来說也算是個好消息,本来她就不勤快,要她学习五行法术,還不如专修一种呢,而且雷主正,乃天下正气之源,不仅威力极大,用来对付邪魔外道也十分好用,所以齐欢還是很满意的。 “花欢子师祖,您早。”齐欢刚迈出屋子,就见几個外门弟子拎着铲子和水桶在忘忧峰上忙碌着。 齐欢朝他们笑笑,看着漫山遍野青翠的果树心情大好。自从忘忧峰上的那些草房被毁掉之后,齐欢坚决拒绝那种后现代的东西出现在她面前,她师傅說不喜歡住在豪华的屋子裡,她就让人给虚空子挖了個地窖,貌似老人家很满意……這绝对不是她不孝…… 然后她又让人将整個山头种满了各种果树,以后她就不愁吃不到水果了。等果子成熟了,她還可以在山脚下摆個摊,卖果汁,一杯一两银子,這山上的弟子都是有钱人,肯定有人会捧场。 想到将来收钱收到手发软,齐欢忍不住开心地笑了起来。那几個原本离她很近的弟子,看见齐欢阴险狡诈的笑容之后,立刻离她老远。 “对了,你们见到灵云子了么?”齐欢扫视一周,发现灵云子竟然沒有准时到這裡来,不禁有些奇怪。 她有恐高症,又十分想要御剑飞行,自家老头不放心,所以让灵云子過来看着她。平日裡天刚亮灵云子就到了忘忧峰,可今天他竟然還沒有出现。 “今天蜀山派人来送试炼大会的請帖,灵云子师伯应该還在坐忘峰上接待客人。”一個男弟子回答道。 “什么试炼大会?”齐欢有些奇怪。 “五大门派联手举行的,参加大会的都是各门派的精英弟子,前十名都有下品灵器和中品灵器,第一名還可以得到一颗丹门特地炼制的洗髓丹作为奖励。 洗髓丹這东西可是丹门的独门丹药,天地玄黄四等丹药中,它是天品丹药,虽然只是低阶,那也是价值连城的东西。要知道现在的修仙界一枚地级丹药就有很高价值了,要是出了一枚天级丹药,大家還不打破脑袋。 “啧啧,好大的手笔啊,试炼大会在哪裡举行?”齐欢倒是对那個灵器,丹药沒什么兴趣,她是想去凑热闹而已。 “今年恰好在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