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彪悍苏钱氏的辉煌史 作者:沈东篱 選擇字号: 選擇背景颜色: 正文 本章節来自于 院子依旧還是這么個院子,只不過除了那略有些破败的上房之外,一旁不仅沒有厢房,就连猪圈柴房也无。 這墙根都长了青苔,一股子陈旧的泥味弥漫在空中,窗口墙头贴了些窗花红纸,算是有了一抹亮色,苏平便跟苏钱氏搭伙過起了日子。 一個丧夫,一個失妻。 一個起早贪黑卖米粉,一個日日夜夜磨豆腐。 一個圆团脸脾气好,生怕這世道公鸡带仔养不大几個孩子,一個能干泼辣能带孩子却敌不過丧夫被逐,于是一拍即合。 苏钱氏,做了东望村的媳妇。 世道不太平,豆腐跟米粉便只能收了起来,一起回這东望村,在村裡有的不過几亩薄地,原是让苏平三哥种着,這回来得突然,庄稼正吐穗。人家年年种着田地,该给的粮食从沒少過,也不能這個时候生生夺回。 干坐着虽沒啥,却有嗷嗷待哺的五张小嘴,加上两人便是七個人,地暂且也要不回来,守着一個破院子,几乎愁白了头。 豆腐买卖又拾了起来,卖给东望村西望村,也偶尔去镇子上送。 院子裡开辟了菜地,四下拾掇好,鸡鸭也买了几只,看着倒是多了许多過日子的气息,大人要做豆腐卖豆腐,自然也是辛苦的,但几個孩子也都沒有闲着,喂鸡鸭煮饭洗衣,挖野菜拾柴…… 只求熬過前头艰难的几月,等田地收成之后拿回来,這日子便過得下去了。 那一日,老大带着几個弟弟出门砍柴抓鱼,苏柳儿去河边洗衣裳。 豆腐生意倒是挺好,等苏钱氏一個人独自回来,要浸黄豆赶制明日的豆腐时候,這才傻眼了。 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院子,一角的柴禾乱七八糟,還有稀稀拉拉拖過的稻草痕迹,大门也斜了些,好歹沒有进去,苏钱氏有种不好的预感,赶紧往屋旁边的鸡棚一瞧,几只要下蛋的母鸡,已经不见了踪影。 這进门之后就沒有见過肉味的新媳妇啊,几只母鸡,让她的眼睛都红了。 红過之后,苏钱氏抿抿嘴裡的兔牙,在這东望村她也只能算是混個脸熟,却仿佛丢了孩子的妇人一般,步履匆匆的四下窜着找了一遍,愣是连鸡毛都沒有瞧见一根。 回到家裡,她一咕噜把砧板跟菜刀给拎了出来。 东望村跟西望村,几乎就是连在一起的。 苏钱氏,這個苏家的新媳妇,就這般一手拎着菜刀,一手拎着砧板,在村道之上骂开了,“东望村的男女老少,你们听明白了啊,不是我不讲道理,是有那沒良心的,去偷我屋头的鸡鸭啊,這哪裡是偷东西,這是杀人啊!良心都被狗吃了啊!” 骂两句,砧板上剁两下,那叫一個抑扬顿挫,那叫一個铿锵有力。 有那等促狭的,還特意凑到跟前开苏钱氏的玩笑,“妹子這般厉害喏。” 或者也是看不過眼,“两只鸡,弄這般。” 对于這等人,苏钱氏根本就沒有一丝一毫的惧怕,一刀一刀的剁在砧板上,砰砰砰的声音想起,不仅沒有丝毫闪避,反而迎着那些人定定盯着,“老天爷,這人要死了,沒米吃糠都吃不起了,人家有钱啊,這有钱是這么糟蹋的嗎,也不怕天打雷劈啊,两只鸡啊!我跟孩子爹两年都沒有吃上一口肉了啊,你开开眼吧……” 叫完苦,又开始剁,开始问候那小贼,只骂得那一旁說风凉话的人面红耳赤,恨不得钻进泥裡才罢休。 這从东头到西头,从南到北,菜刀剁在砧板上的声音砰砰砰,响彻了整個村子。 這一日,那吃了鸡的人,被问候了无数遍,特别是他们的祖宗。 苏钱氏却依旧沒有半点疲累,在村子裡各個热闹的地方,骂久了干脆席地而坐,盘着腿就這么坐在地上,砧板往跟前一放,菜刀剁得山响。 “你個砍脑壳的,吃了我屋头的鸡,我也沒骂那好心的,反正沒偷鸡的好人听完耳边過,偷鸡的小人你就刀下過,我一刀剁你的死脑壳,我两刀剁你的心肝肚肺,三刀剁你手手脚脚……” 围聚的人越来越多,苏钱氏就像是沒有看见一般,跟唱戏似的,骂得错落有致,轻急缓重拿捏得那叫一個妥当。 直骂得有人心惊胆战,有人心胸开阔荡气回肠。 在這转战几個点的過程中,拖在她身后的人组成的尾巴变得越来越粗。 大树脚,石宅门,村子裡四下角落,都是苏钱氏的骂人声。 這样一直骂着,居然還沒有重复的!有那因为苏钱氏坐在人门口附近而出来闹事的,本也是村子裡有名的彪悍妇人,這一出来跟苏钱氏沒有对嘴几句,硬是小巫见大巫,灰溜溜的回家关了门。 “你這個背时鬼倒霉鬼,你這個沒爹生沒娘养的,你這個绝户佬讨媳妇也是個**婆娘,你屋祖宗坟墓都找不见的死人头!你這個死崽子,吃了我的鸡,注定倒一辈子血霉,你這個……”即便骂了這么久,苏钱氏战斗力丝毫沒有下降,反而有一种昂扬的势头。 那些等着苏钱氏“弹尽粮绝”的人最后怕是都要失望了,苏钱氏从這偷鸡的人本身入手,菜刀一直往砧板上剁,然后开始问候小偷的父母,媳妇儿女,甚至老祖宗跟以后的子子孙孙。 从头至尾,沒有半句重复的话。 要是那日的事情至此结束,倒是還沒啥。 但苏钱氏的最后一站,是苏平的三哥家,也就是在苏平出门卖米粉之后帮着种田地的人家,半夏的三爷爷三奶奶家。 那是一個有泥巴院墙的院子,苏钱氏就那样靠着一侧的墙,继续开始叫骂,“丧了良心嘴裡嚼蛆的,你倒是眼睛用来透气的嗎,看我們這一屋子的苦命人,外头活不下,回村子也活不下去,老天爷這就收了我們去!這有田有地吃不上饭——” 时而苦情,时而奔放,這就是苏钱氏,拉的下脸豁得出去的苏钱氏。 三奶奶是個性子温和的女人,在那劝也不說不劝也不是。 从白天一直骂到日落西山鸟雀归家,苏钱氏這才意犹未尽的,拎着砧板菜刀,在水裡一冲,回家剁野菜熬粥去了。 這事直接带来的好几個结果便是,一是三爷爷当天就找到了苏平苏老爷子,提出這田地现今就归還了他,只不過到底种了這么多,等收了之后要三成。 二是,苏钱氏在东望村毁誉参半,苏家媳妇厉害的名声到底就這样传了出去。 三是,在這很长很长一段時間裡,苏家院子裡不說小偷,连個外人都不敢进门。 那一骂,一直過去了许多年,都還有人提起来,此是后话了。 (环球书院) (快捷键:)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不错,請把《》加入書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的連載更新 《》最新章節地址/88/88527/ 为您提供的《》版权归作者沈东篱所有。如果您发现有任何侵犯您版权的情况,請联系我們,我們将支付稿酬或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