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屯垦 作者:沈东篱 搜一下 苏有礼原本是担心薄荷一個姑娘家,在這样混乱的时候出门。 见苏有义也决定要去,他反而不好說什么了。 “二哥,你這……” 苏有义面色淡淡,眼神有些悠远,這么多年過去,原本以为那些不可能出现的事情,就這般猝不及防地摆在眼前,自赵扬来后,他就有了隐隐的感觉。 何况還是這样的大事。 “乌梅也已经回来了,我是不愿意的,但她要如此也有她的考量,本该跟扬哥儿說好,要回去,沒想到又乱了起来,事不宜迟,我跟薄荷跟你们去一趟,要真的能够让這地方少一次大乱,如何都值得了。” 苏有义很少說這么多的话,薄荷已经兴奋起来,“爹,太好了!” 眼神却是瞧着荣飞胜,一副“看,我說得沒错”的神情。 而荣飞胜,虽然面色上依旧看不出任何的表情,眼神却是温暖的。 既已经决定要去,也就要好好准备起来。 半夏這头,赶紧跟苏有礼,去准备好路上需要的东西,好在各处铺子作坊也是经常需要出门,该准备的东西早就有了经验,吃的這裡也不缺,倒是容易许多,很快就打理好。 苏有义到那头跟乌梅說话。 半夏把薄荷叫過来要叮嘱一二,薄荷一脸的兴奋哪裡是听得进去的,想着如此去,虽外头是乱,但往宏城而去却是不打紧的,何况一路上還有苏有义跟荣飞胜等人,也就作罢。 也不知道苏有义跟乌梅。在屋子裡說了什么。 待出来的时候,见院子那头有人探头探脑。 苏有义站定,“出来吧。” 孙氏瑟缩着脖子,慢慢往前挪,仿佛苏有义說话的每一個字。都能刺痛她似的。 见她這副样子,苏有义原本想要說的话,又慢慢咽了下去,自孙氏把远雷藏起来之后,苏有义见到孙氏,就沒有任何的神色。不嗔不喜,不怒不怨,极淡,跟陌生人似乎也沒有两样了。 而孙氏每每掉泪,也沒有人可怜同情。越发地委屈起来。 李氏为此沒少叹息,她也不明白,要說過日子,谁家沒有磕着碰着的时候,最艰难的日月毕竟已经過去了,如今一家人一体,多难的日子也是能够熬過去的,沒成想她反而想不开了。這想不开還不是人能够劝好的。 要可以,谁也不愿意整日看着人哭哭啼啼。 她也是被磨得沒有了法子。 加上作坊那头,要准备那么多东西。更是忙得脚不点地,李氏跟牛岭的娘家也都联络好了,已经运了一批东西到山上,要真的乱起来,一家子就直接进山裡,总不至于慌了手脚。一家子的精力都在外头,這些事情少不得靠她打点。 如此。孙氏的自怨自艾自然就沒有那般紧要。 孙氏看苏有义出来,也沒有搭理她。期期艾艾地說,“他爹,他三婶运东西到山上呢,這外头乱起来,要不然咱们一家子也帮不上忙,倒不如先到山上……” 苏有义的面色就是一凛。 這個时候,躲起来?也亏她想得出来,“躲起来?” 见苏有义在她說话的时候终于有了反应,孙氏就有些高兴,她也不想总是一個人瞎想,苏老爷子跟苏钱氏也不回老房子,只在這头带着谷芽儿跟丫丫,远雷也在一处,她一個做娘的连儿子都见不着。 “是啊是啊,他三婶再精明不過的人,也放了东西到山上,咱们也要早点准备,要不然真的乱起来……” 苏有义突然就冷笑一声,“那怎么准备呢?上去吃什么,喝什么?” 孙氏讶异地张大了嘴巴,“這么多的东西,听說那個干粮,吃两块就能顶的上一日的,我們弄几袋子……” 苏有义看着孙氏如此,眼角就有些痛,那头還要等着出门,他原来還有一丝不忍心,想着要让远雷回孙氏那头,但忍住了,现在看来,自己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這個孙氏,要再扭转不過来,“說得容易,几袋子,你知道那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嗎?那是作坊的东西,你沒有忘记,咱们就是盖這個宅子,也還欠了老三的银子吧?這些年你又在做什么,凭什么說要几袋子,就是几袋子,你瞧张留两口子,還有三叔那头的三弟媳妇,人家又是在干什么,作坊,也不是我們的,如今正是艰难的时候,老三這头要养活那么多的人,就是为了這边不乱起来,是缺了你吃的還是穿的,你不帮着也就算了,還要东西,你也张得开口?” 一席话說得孙氏面色红红白白,却也是不太服气的,鼓了鼓勇气,“但,买卖做大了,以后不也是要念着你,赵家……” 這個时候,想得起是赵家了? 苏有义的话就被窒在喉咙裡。 薄荷在那头叫。 孙氏在這跟前,苏有义有一种被什么东西缠着无法呼吸的感觉。 正在此时,门口裡走出来一個人,软言說道,“爹,那头的大事不要耽搁,這边,有我呢。” 却是乌梅已经走了出来,一脸坚定地望着苏有义。 苏有义想想,点点头,就去了。 孙氏的眼睛,死死地望着门口的人,這是自己的闺女,依旧還是以前的好模样,但看着這神色,却又完全不一样了,眼睛裡似乎多了什么。 乌梅站定,孙氏瞧着她,她何尝不是瞧着孙氏,要不是亲眼看着,又听得苏有义他们刚才的话,她都不敢相信,好端端的孙氏,为何就变成了這個模样,跟以前的周氏又有什么分别,不,只会更加可恶,周氏那還知道是占着别人的便宜,而孙氏,却是完全地理所当然。 她叹息一声,事情虽然严重,却总也不能不理,别人都忙,她回来不宜抛头露面,劝孙氏這种事情,也只有她来做哦才最合适。 母女二人,静静地对望许久,這才一前一后地进了屋子。 苏有义跟薄荷出发了,荣飞胜带人骑马在一旁跟着。 孙氏那头的事情,半夏也已经知晓,也沒有多嘴,只让谷芽儿带着丫丫過去,顺便跟乌梅說,需要什么尽管說就是。 她心裡也不轻松,林飒也還在這边,“林大哥你就在作坊這头住下吧,我們這些天商议一回你說的第一個問題。” 林飒也沒有多推辞,就爽快地应下了。 他也需要一個安身之所,何况原来狄彦也是這個意思,回头跟這边商议,是最好不過的。作坊那头离半夏家很近,有什么事情也好相顾,而且乌梅也回来了,他還不算苏家的亲戚,住在這边自然不好,但作坊那头建了许多连排的屋子,都是给那過来学手艺的人住的,等学好之后分派到各個地方。 就是学堂那边,也有人住着,這裡头很是热闹。 他住在這,也不会被人說什么闲话。 林飒便在這住了下来。 他看着作坊做的那些东西,跟远光苏有礼张留几個,還去临近的几個镇子上巡了作坊,也去山上看那些已经住下来的逃难的人。 一切都還算安稳,他這才真正地放心下来,抽空回了一趟家裡,又過来。 這心裡也不轻松。 毕竟他要做的事情,還沒有多少眉目。 半夏偶尔也跟着他们出去,更多的时候,却是把自己关在屋子裡,总莫名地有些心烦意乱,這個問題不好解决,却必须解决,她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即便不追究,也需要一個面上過得去的理由才是。 如此過了几日,事情总不能這样拖下去,也不能让更多的人知晓,几個人又坐下来商议。 林飒看了看众人,咳咳两声,“我倒是想到了一個法子。” 听他如此說,张留脸上就有些如释重负,远光跟苏有礼也面带喜色,只半夏有些木然。 “快說快說!” 林飒也不多想,就道:“我們要解决的不外乎是這么多人如何保留下来的問題,這一年年的,人可以替换,毕竟在那也算是吃粮,這一点不需多虑,但我們沒有朝廷的供给,却還是生存下来了,不管如何,說到外头的就是這個样子,這几日我去山上瞧了,实在不行,我想着,這木薯好种,量多,别的地方也不知道能不能吃的,我們只要种這個,也就有了一小半生活下来的理由。” 這一点,還是他到山上,瞧着那些人想到的。 “如此一来,到时候也不会多问,只要咱们有這個处理的法子,能够养活更多的人,只能是让朝堂欢喜的。” 战事一起,就民不聊生,說到底還不是因为负担变重,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而這战争,不仅是野心,也是利益的驱使,也难怪林飒說得這么有把握,在這种境况之下,的确是纠结他们的事情,沒有把這個模式传承下来更加重要。 “然后,也不是每日都打仗啊,這么多年都沒有任何事情,一大群爷们,养活自己也不可能出問題吧,就說分批地出来扛活计……” 半夏沒有听见林飒之后到底說了什么,這些天她想到的,慢慢地形成了一條线,不由得脱口而出,“我想到了,屯垦!” “屯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