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宋辽夹击 作者:未知 驴胴河畔,耶律智让率领着敌烈八部的骑兵缓缓前行,敌烈部是辽国北地有名的大部族,与乌古族并称,事实上两族本来就是同源,当年辽国先征服了乌古部,后来敌烈部也向辽国投降,于是两部都成为辽国的附庸。 不過刚开始的时候,敌烈部与乌古部与辽国的关系并不怎么和睦,两部对辽国更是时叛时降,直到后来萧挞凛经略西北,這才使得两部归心,而辽国也在西北设立乌古敌烈军司,使得西北正式成为辽国的领土。 值得一提的是,萧挞凛就是澶渊之盟时被宋军用床弩射死的那位辽国统帅,也正是因为他的死,才促成了宋辽澶渊之盟的达成。 不過敌烈八部虽然归附,但随着這些年辽国的衰落,再加上耶律宗真的任性妄为,使得辽国地方上的势力也颇有些离心离德,之前耶律仁先率兵攻打党项时,敌烈部和乌古部都拒绝出兵,所以他们的实力倒是保存的十分完整。 這两年经過耶律仁先的努力,再加上耶律宗真似乎也认识到一些自己的错误,于是开始一個個收复地方势力的人心,比如耶律宗真纳了敌烈八部女子为贵妃,并且厚赐這八部,這才使得敌烈八部再次归心,這次攻打党项,主要动用的就是敌烈八部的兵力。 当然了,敌烈八部之所以愿意出兵,并不仅仅是因为听从耶律宗真的命令,另外党项人的崛起也威胁到了敌烈八部的生存,特别是李元昊占据了水草丰美的镇州后,更是抢占了敌烈部的生存空间,這让敌烈部也对党项人恨之入骨。 不過敌烈部也并非是铁板一块,它之所以被称为敌烈八部,就是因为内部由八個大部落组成,分别是迪烈、敌烈、敌刺、敌拉、迪烈、迪烈德、迭烈德、达裡底得诸译,而這八部之间也各有矛盾,彼此间争斗不休,根本沒有办法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党项。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在耶律宗真的命令下,這八部還是暂时放下彼此的矛盾,联合出兵攻打党项,而這支人马则由耶律智让指挥,至于耶律仁先這次并沒有来。 想到耶律仁先,耶律智让就想到了這次他出兵之前,耶律仁先亲自找他交待的事,關於這次出兵,耶律仁先交待的很清楚,虽然他们与大宋结盟一同攻打党项,但对于他们辽国来說,如果彻底消灭党项也并不是一個好消息,因为那将使得大宋沒有了任何牵制,到时大宋肯定会将注意力全都转向他们辽国。 所以耶律仁先就交待耶律智让,這次出兵其实只是做做样子,最好能在路上多花费一些時間,就算遇到了党项人,也不要与他们正面交战,反正就是能拖就拖,交战场上的主力交给宋军,最好是能让宋军与党项人打個两败俱伤,他们辽国到时才能从中渔利。 想到上面這些,耶律智让也不由得长出了口气,這些年他们在与大宋的争斗就一直处于下风,再加上耶律宗真的性子实在太過执拗,为此使得他们辽国也错過了许多的机会,也多亏了還有耶律仁先四处奔走,這才让他们辽国有了一线生机。 “将军,前面就是卜部的势力范围,咱们是不是要做好准备?”正在這时,忽然只见有人前来禀报道。 卜部是镇州附近的一個大部族,本来也依附于辽国,不過自从耶律仁先兵败,丢掉了镇州之后,卜部也十分明智的向李元昊投诚,并且成为李元昊东方的屏障,甚至多次听从李元昊的调遣入侵敌烈八部的地盘。 敌烈八部与卜部之间本来就有矛盾,以前哪怕同在辽国的治下,彼此间也是打個不停,现在卜部转投党项人,自然与敌烈八部之间的争斗更加激烈,甚至可以說是不死不休的死仇,而现在耶律智让手中全都是敌烈八部的军队,所以他们面对卜部也十分的小心。 耶律智让听到這裡却是露出思考的神色,他已经不是当年的那個毛头小子,這些年的军事生涯,也让他成长为一個沉稳的将军,再加上他又想到耶律仁先之前的交待,于是很快开口道:“全军暂停前进,派人去招降卜部,如果他们愿意弃暗投明,陛下可以既往不咎!” 虽然耶律宗真并沒有给耶律智让招降卜部的命令,但他身为前军统帅,自然有一定的权力,而且草原上的部落本就是墙头草,谁强就依附谁,所以他们辽国早就习惯了,只要卜部愿意回归,耶律宗真肯定会十分高兴的接纳,毕竟就算是名义上的归降,也能为他增加不少的声望。 本来耶律智让对招降卜部這件事并沒有什么信心,他主要的目的還是为了拖延時間,最好能让宋军早点和党项打的头破血流,然后他再上去捡便宜。 然而让耶律智让万万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刚把招降的人派出动,结果第二天卜部的几個大部落就一同派人前来,并且表示愿意回归大辽的情报,并且他们還给耶律智让带来一個极其重大的消息。 与此同时,早已经率军直到黑山威福军司北境的曹俣在经過一段時間的准备后,当即下令出兵党项,前段時間朝廷已经给了他出兵的权力,而后勤各方面也准备完毕,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十万大军越過边境,浩浩荡荡的杀向党项的另一军事重镇防州。 防州位于黑山威福军司的正北方,镇州的正南方,可以說是宋军攻打镇州的必经之路,早在出兵之前,大宋就已经将防州的情况摸的一清二楚,這裡驻扎着一万党项人,另外還有随时可以征召起来的三万草原人大军,主要就是防备宋军的进攻,可以說防州就是党项边境上的一座堡垒。 大军出境,草原也是一片震动,边境的一些小部落看到宋军的旗号后,第一時間就立刻全族向北逃窜,哪怕是一些大部落也都避让,毕竟他们這些边境部落与党项的关系也并不怎么亲密,更沒必要为了党项与宋军发生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