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五十四章 许行的請求

作者:风逝
此时已近中午,田野裡四处都是人们劳作的身影。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农家弟子深入到各家田地裡指导,翻地、锄草、堆肥、沤渣、起垄,总算是初步告别了以往刀耕火种的粗放做法。

  幸好杨华在冬天建了一個炼铁坊,大量的铁制农具分配到了各家各户,让這一年的备耕得以顺利进行。

  耐心地等杨华饱览全村风光之后,许行這才說道:“我想再招一些农家弟子前来,不知可否?”

  “這些地能养活你的弟子们嗎?”杨华对许行這個要求简直求之不得,他现在只会嫌人少,不会嫌人多。只不過他略有些担心,這個时代的农业产量实在太低,百亩好地也才够养活十人左右。

  许行的弟子不到四十人,当初划给他们六百亩地耕作,表面上看是多给了,但這可全是坡地,连下等地都算不上。若按正常的标准,這些地也只能勉强够他们糊口罢了。

  虽然现在被他们改建成了梯田,而且有稳定的灌溉,不過以杨华对农业的理解,這样到底会增产多少,实在是心裡沒底。

  农家這些人对村子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助益,要是连他们的肚子都填不保,传出去可就影响太坏了,他可不希望自己背個苛待农家的名声。

  “只待秋后,所获足可养活三百人不愁。”许行的答复满是自信,表情却极是平淡,似乎這样的结果只是极为平常一般。

  杨华闻言却大吃一惊。

  离春播還有一月,就算最后农家能赶在春播前把六百亩坡地全部建成梯田,因地形原因,所得那也只不過是五百多亩上等土地罢了。

  這按算只能养活五十多人的土地,在农家手裡竟然可以养活三百人,增产达到六倍,這可能嗎?

  基于计量单位标准化的困难,一亩的大小在各個歷史时期其实也是不尽相同的。

  周制以广一步,长百步为一亩,一般情况下,這样度量出来的一亩,大致也就在248平方米上下。不過其后一步的距离标准有所变化,由最初的六尺四寸为一步,变为六尺为一步,亩的面积便缩小到了218平方米左右。

  各国本就是由周室分封,虽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变动,但基本也就相差无几。

  正因为亩小,产量低,虽然看起来一家拥有百亩之地,但一年劳作下来,除了上税便只能维持基本开销了,几乎沒办法有所积蓄,一遇伤病便会立即陷入窘境。

  杨华他们這裡虽然不用交税,但好地太少,收成就只能维持最低生存了。若不是因为這個原因,他也不会選擇在這個冬天全力完成水利建设,借此增加村民的收入。

  “许子還有多少弟子在外?”杨华倒是不介意更多的农家弟子来,只是担心沒有足够的土地供农家耕种。况且他一力经营此地,并不代表他愿意一直呆在這裡。

  不论从哪方面来看,洛邑都不是宜居之地,他也只是在等待时机罢了。

  “有家小者不适流离,均沿途安置。若能集齐,约有近千之数吧。”似乎想起了這几年来的颠沛流离,许行的表情略有些落寞。在滕国那几年,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时光,可惜再不能复。

  這個看似最不受待见的农家竟然有上千子弟,杨华虽然明知许行不至于当面欺骗自己,但脸上的表情仍然极是疑惑。

  据他所知,诸子百家之中,孔门弟子三千,可以說最多的了。墨家虽然少点,但考虑到协助宋国抗楚时就派出了三百弟子,其弟子总数至少应该在一千以上。其他各家,都只是学术流派,并沒有什么组织性,人数就难以确定了。

  儒墨在当时是世之显学,弟子多点也极为正常,可农家這個连著作都沒有流传下来的流派,怎么可能有這么多弟子。

  许行一眼看出杨华的疑惑,不待相问便解释道:“之前滕君曾以万亩荒地相赠,先后多有流民前来相投,皆以弟子自居。”

  杨华点了点头,這便不足为奇了。

  滕国国君礼待许行,估计给了一片无人耕种的土地,也沒有向农家收税派役。农家又确实精于耕种之术,引得流民争相依附便是极为自然之事了。

  這么多的人,让杨华实在心动,恨不得让许行把他们全都叫来。不過他心裡倒也清楚,自己只是個王城小吏,拥有的土地不過百多亩,若不是村民们对他极为信赖,就连這六百多亩坡地也拿不出来。

  要想安置這一千多农家弟子,实在是有心无力。

  既然管不了,他也就无心過问了,直接答复:“许子自行定夺即可,只要我在一日,這片土地尽可安心耕种。”

  许行明白了杨华的意思,立即提出第二個請求。

  昨天杨华赶着马群回村的事他已知晓,见杨华免費提供给村民使用,也希望沾点光。当然,他并不愿意再多接受杨华的赠送,坚定的表达了收获后将付出回报的意思。

  反正马多有剩余,杨华当然立即同意了,至于农家的回报,他倒毫不在意,那副沙盘上的规划图,对他来說已经是价值丰厚的回报了。

  接下来,许行又希望将马粪统一收集,由农家制成肥料,再与村民共用。

  相比于草木绿肥,牲畜粪便显然是更好的肥料,只不過直接撒在地裡的话,不仅肥力增长有限,甚至還有诸多害处。以前来源有限,农家也只能因地制宜了,现在多了這一百匹耕马,正好驗證他们摸索而得的制肥理论。

  杨华之前也听许行說過农家堆肥之术,既然這是他们的专长,他当然沒有拒绝的理由。只可惜他并不是有大块的封地的贵族,不然将农耕之事一应交付许行,让他们尽展专长,岂不快哉。

  姬延虽然为了防止杨华被吕不韦挖走,临时给杨华安了個下大夫,但事后早就忘了個一干二净,杨华甚至连听闻的机会都沒有。

  连续三個請求都得到了满足,许行显得极是欣喜,转而开始和杨华谈农论事。

  若要真的說起种地,杨华的兴致便沒那么高了,在沙盘前稍作盘桓后,便借故告辞。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