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八十五章 日常溜徒弟

作者:风逝
听了苌弘這硬邦邦的一句,石申却并不想在這個话题上与苌弘纠缠,侧身笑着指路:“苌大夫請。”

  旁边那人拱了拱手,意味深长道:“苌大夫就别为难申夫了,五德之次,从所不胜。”

  相比于对石申的冷淡,苌弘对那人态度却显然更加尊重,回礼道:“听說邹子已为燕侯之师,燕侯为你持帚扫尘,好不风光。”

  “苌大夫见笑了。”那人摆了摆手,面作谦虚,笑声中却有一丝掩饰不住的得意:“衍微末之流,岂能与苌大夫相提并论。对了,周王新丧,苌大夫何以能抽身前来。”

  听到那人的自称,杨华终于知道這個能够得到苌弘尊重的人竟然是大名鼎鼎的邹衍,五行說、五德终始說和大九州說均由他一手创立并且影响后世数千年,直到进入二十一世纪,這些学說仍然有大量的拥趸,当然也有大量的反对驳斥之声,但其影响力之深仍然可见一斑。

  “列国装聋作哑,奈之如何。”苌弘到底是個直性子,根本沒办法掩饰自己心中的不满,见石申只是笑脸相迎不作辩驳,便将矛头指向了邹衍:“邹子身为燕侯之师,教导实在有方!”

  邹衍嘿嘿一笑,拉着苌弘边走边說:“苌大夫還是一如既往啊,不得不令我們這些人敬服。”

  在列国之中,与周王室最为亲近的无疑就是燕国了,很多代燕侯都迎取了王姬,其中就包括现在在位的姬职。连姻亲关系如此紧密的燕国都对老周王的死不闻不问,更不要說其他国家了。

  邹衍自然明白其中关窍,不過大势如此,他這個君侯之师又岂会拘泥固守于原有的礼制。

  双方落座之后,苌弘似乎也知道再纠缠于各国不敬周室的话题毫无意义,整了整衣冠,郑重地将杨华向二人介绍:“這是劣徒星华,日后還請二位多加关照。”

  苌弘的语气极是谦虚,但二人却不敢轻视。摆正坐姿受了杨华之礼后,石申叹道:“苌大夫终于喜得高徒,此子日后必然光芒四射。”

  邹衍却是仔细地打量着杨华一番,许久才皱着眉头道:“怪哉,怪哉。衍自问略懂观人之术,可此子面相与气色绝然有异,难以常理论之。”

  邹衍的话令苌弘脸色也有些不自然起来。

  說起来他与杨华相处也有数年,即使之前的杨华只是個默默无闻的小吏,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他也能感受到自从那次天文异相摔下星台之后,杨华身上产生的那种完全不同于之前的变化。

  只是他需要忧心的事实在太多,偶尔有所想及也不涉入太深,后来又看到杨华拜了老聃为师,更理所当然地把這些变化归功到那個举世公认的大智者身上。

  杨华内心颇有些忐忑。他倒不是担心被邹衍识破来历,穿越這种事,不要說這些古代智者,在二十一世纪也只停留在小說范畴,要想科学解释,根本就是八字都還沒一撇。

  作为亲历者,再加上路人甲、乙和后土那裡听到的信息,他倒是有了自己的“心得”。

  平行宇宙的存在,终于完美解决了時間悖论。已经发生過的事情当然无法改变,可在平行宇宙裡并未发生的事,又有什么不能改变的呢?有一点他几乎可以肯定:不管自己有沒有穿越而来,這個时空中的歷史演变,绝对会与自己原来的时空大相径庭。

  想想也是,若是每個平行宇宙发展的轨迹都一模一样,那该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

  面对邹衍,杨华隐隐有些担心。

  他目前接触的“子”并不多,但却对“子”们共有的“恶习”深有体会:他们所谓的略懂可绝不仅仅是略懂那么简单。

  别看邹衍对苌弘极是尊重,但不论名气還是地位都远不是苌弘所能比拟的,连贵为一国之君的燕侯听說邹衍奔燕,都要亲自拿着扫帚在其车前扫地。

  邹衍要是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评论,恐怕一生都无法摆脱;反之,若是评价极佳,必然会立即声名鹊起。若他最终打算前往稷下学宫,邹衍的一句话恐怕会胜過他无数努力。

  不仅杨华极为期待,连苌弘和石申也露出关注的神色。

  作为“圈内”人士,苌弘和石申可是相当清楚邹衍的略懂有多懂。邹衍的几大学說光芒太盛,世人都称其为“谈天衍”,只有资深的星官们才知道,邹衍不仅长于谈天,谈地、谈人皆极为精通。

  只是谈地需要掌握实权,谈人又禁忌太多,他也只能以谈天吸引诸侯的注意,像苌弘那般“以方术事周王”。

  邹衍神色数变,最终却沒有满足众人的期待,淡淡地說了一句:“苌大夫收的好徒弟。”

  杨华微有些失望,邹衍這句话虽然多有肯定的成份,却和什么都沒有說也沒区别。不過他身份最低,石申和苌弘都沒有开口,他就更不好追问了。

  客套完毕,众人回复到“本职工作”:饮酒谈天。

  因为重量级的东西一般都会在星官大会正式开始后才会拿出来,三人所谈也不過只是些边际话题,但毕竟都是子一级的人物,倒是让在一边旁听的杨华听出些门道来。

  石申隐晦地透露出在前人的基础上已经制作出一张更完善的星图;邹衍则表达出自己要修订现行历法的意思;苌弘由于在杨华的劝阻下沒有带上這段時間绘下的星图,却也不愿示弱,谦虚的表示自己对太阴有一些细微的发现。

  其后几天裡,苌弘带着杨华逐一拜访各国前来参会的星官,其间又是各国星官的回访,一時間不要說去安邑学宫一睹论战风采,连天官阁的门都沒能出一步。

  虽沒能畅游安邑,可杨华的收获也不小,各国同行都有了数面之缘:齐国甘德、韩国摆灶(原郑国星官,韩灭郑后录用)、楚国唐昧、赵国尹皋、吴国子韦(宋亡后奔吴),最意外的是秦国来的星官竟然是尸佼。

  对于這個人,杨华当然有些印象,他不仅提出了“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這样通用数千年的时空观念,更重要的是:歷史传闻中,他還是赫赫有名的变法者商鞅的老师。虽然這個传闻争论颇多,但尸佼也是众多的“子”之一,以杨华這几個月的见闻,只要是子,沒有一個简单的。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