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一章 感動
見福寶還將自己往外推,趕緊道“沒事!我來看看你!什麼不潔,什麼晦氣,不許這樣說,我又不嫌棄你,永遠都不!”
福寶聽了,委屈的眼眶一紅,氣呼呼的在明烽肩膀上使勁錘了捶,道“嘴裏說的倒是比唱的好聽,全家人都去看孩子去了,你怎麼不去?反倒跑到我這裏來?”
“對不起,對不起!”明烽知道福寶心裏壓着氣,他卻什麼也做不了,只能把福寶抱的更緊了,吻着她的面頰,
福寶這才發現明烽面頰上帶着淚水。
她心中一驚,忙道“我也沒有真的責怪你……”
她知道張家老夫妻雖然不靠譜,但自己這個男人的表現還是合格的,自己的確不應該遷怒與他。
明烽低着頭,帶着絲絲顫抖的聲音道“我好怕,剛纔在門外的時候,我真的好怕,怕你萬一……我該怎麼辦?”
“當初咱們就不應該要孩子,看你受罪,我心裏……”
福寶聞言心裏軟得一塌糊塗,不由反握了明烽的手,安慰道“我沒事兒,女人不都要過這麼一關嗎?我身體棒棒的,不會有事兒的。”
明烽卻拉起福寶的手,認真道“咱們以後都不要生孩子了,這一胎是個兒子,已經如了爹孃的心願,張家也後繼有人,我捨不得你再遭罪。”
那樣認真的表情,讓福寶聽了這話,即使感動,又覺得好笑。
完全轉悲爲喜,沉醉在明烽給的柔情蜜意之中。
臉都紅了,忙轉頭不敢正眼瞧他。
輕聲道“說什麼孩子話?”
“知道你是個重情重義的人,也知道你對我好,可你畢竟是個官老爺,總得有幾分避諱,快起身,出去吧!”
福寶心裏此刻好受許多,便勸着明烽離開產房,以免公婆不喜,也以免傳揚出去,影響明烽將來的官聲。
明烽卻像一個任性的孩子,絲毫聽不進福寶的好言好語,他賴皮的抱着妻子不肯撒手。嘟囔着“這個官我本來就不稀罕,至於爹孃……”
明烽話音頓了頓,“不喜就不喜,如今他們如願以償,還不能容我放肆一回?”
門口柳氏和張書吏還在看孫子呢,被這邊的動靜所吸引,剛好就聽到了明烽這樣不講規矩的話。
夫妻對視了一眼,都覺得很尷尬,兒子對他們的做法不滿,已經表現的很明顯了,這話顯然是故意說給他們聽的。
雖然福寶並不懼怕婆婆和公公,聽了這話,以後給自己穿小鞋,可明烽畢竟是官身,這年頭,朝廷裏也講,“百善孝爲先。”若是子女和父母之間起了齷齪。對於明烽將來的仕途和名聲都大有所礙。
剛剛明峯說的這話,確實有一些忤逆了,不管是柳氏還是張書吏聽了,心中必然是不樂意的。
作爲兒子可以任性,媳婦卻是不能隨着性子,仍由他鬧情緒。
在柳氏和張書吏他們心目中,把明烽看得比眼珠子還珍貴,能讓明烽走進產房來看自己,已經是世俗難得。
也許是礙於明烽犀利的眼神,以及當官後,在家中日益威嚴的氣場。
又也許是,老兩口是對於福寶生了張家的長孫,這種大功勞擺在眼前。作出一番獎勵。
但不管怎樣,福寶就要領這份情,一家人少惹麻煩,和氣爲主。
若是和公婆站在對立面,自己也許不怎麼樣難受,可卻要顧及明烽的感受。
他之前情緒一直緊繃,受到一點點刺激,自然容易激動。
這會氣頭上,發泄情緒,硬懟着父母,自己也不能不懂事兒的,順着他的氣性來,再添油加火。
面對此刻卻像個孩子一般賴皮的夫君,福寶感覺到了一種甜蜜的負擔,既矛盾又幸福感爆棚。
福寶沒有再急急地將明烽推開,而是像哄着孩子一般,軟言細語的和明烽好生的說着話,緩解一下,他一直緊繃的心態。
經過一番軟硬兼施、軟磨硬泡、種手段都使了,明烽纔不情不願的站起身子,走出產房。
磨磨蹭蹭的離開,臨走時,明烽還一直向福寶承諾,他去看完孩子,晚些時候又來陪她。
果然,接下來的日子明烽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一下了衙到了家,也不管什麼忌諱不忌諱的。
也不管母親柳氏在自己的耳旁嘮叨什麼規矩不規矩的。但凡他有空暇時間都陪在福寶的身旁,和她說說話,聊聊自己身邊的新鮮事兒,讓福寶悶在家裏也不至於太過無聊。
如此體貼細緻的做法,讓伺候在福寶身邊的丫鬟,無一不羨慕自己家夫人的好福氣。
張家老夫妻雖然心裏雖然有一些不樂意,但終歸,沒在此事上多生事端。
柳氏曾在兒子面前抱怨了幾句,但見明烽面色有所不耐,也就知趣的閉了嘴。
一來,隨着明烽長大成人,當官立業,在家中的地位日漸威嚴。不管是柳氏還是在張書吏心目中。兒子在不知不覺當中已然成了一家之主。所以在很多大家裏的大小事務上,老兩口都不願太過於逆了兒子的意思。
二來,胖嘟嘟的小孫子也實在太可愛,這是張家老夫妻心心念念盼來的心肝寶貝兒。
除了喫奶的時間,兒子能在福寶跟前,其他的時候。張家這對老夫妻便圍着孫子打轉。
被孩子吸引了他們大半心思,張家老夫妻沒有那個時間和空閒來與福寶多做計較。
就這樣,福寶在月子裏的日子,雖然算不得事事如意,但總體來說過的還算舒心。
兒子滿月前,楊氏終於緊趕慢趕的來到了京師,見自家女兒胖了一大圈,氣色也紅潤着,臉上笑意掛在眉梢眼角,她不需要多問,也知道她過得不錯。
因此,簡單的看望了女兒後,楊氏便加入了張家老夫妻的隊伍中,一起稀罕孫子去了。
孩子的滿月宴,明烽挑了個休沐日。因在京師結交和認識的人不多,明烽也簡簡單單的只請了一些自己的同僚和鄰居。
到了那一日,卻沒有想到來了不速之客,張二姐夫婦居然一塊過來賀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