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程家的下午茶!
週六,程堰和江漁是在吉祥小巷一起吃了午飯後,還是跟之前一樣下午二點回的程家。
本來他想往後只週日回家呆一天,看着程克庸和王媽一家都好,就可以了。
可昨天他晚上回去,才被章時毅告之,幫他接了家裏電話,他家裏讓他今天下午早些回家。
進了門,過了玄關,步入客廳,才發現家裏來了好多客人。
見他進來,程克庸客套的笑意有了溫度,對他招手道,“小堰來,港區的堂伯來了,過來見人。”
夫妻一週,善觀色的孫芝華對程克庸也琢磨出來點體會,這人骨子裏對什麼都漫不經心的,這幾天她是頭次見程克庸笑得如此真心實意。
低頭斂眉,進門後,日子是富貴了,可她還是什麼也沒抓到到手裏,程家的裏外她都插不上手。
所以她才頂着程克庸的不喜,積極促成了今天的下午茶宴客。她不想空有虛名,想成爲真正的程家女主人。
那邊,程堰已經和程克儉夫妻見了禮,又被程克庸一臉驕傲的介紹給了在座的客人們。全程他都是恭敬的接受長輩垂詢的姿態,可大家公子的那種閒適無拘,跟之前林紅旗和林紅丹極力掩飾,卻束手術腳的緊繃,差異大的太一目瞭然了。
雖然在坐的除了程克儉夫妻知道孫芝華母子三人是後進門的,可三個子女如此差別,這個年齡又是夾在中間的,又見程克庸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面上不顯,心裏也都有了數。
都是有些頭臉的,詫異也只放在心裏,唯有徐湘琴反覆的盯着程堰,終確認這就是昨天下午自行車馱走江漁的青年,她想不明白這樣的公子是怎麼和江漁搞一起的。
早料到青年出身不能差了,可她還是沒想到他竟是程家的公子。
老明州人誰不知程家,明州第一世家大富,家族上百年的積累,生意涵蓋各行各業,最盛時,明州有一半人家是要靠他們家喫飯的。
十年動盪,再回身,還是要仰望的存在。
中午季禮打電話說他們被邀請前來程家做客,徐湘琴是一刻都沒耽擱的忙開了,着意收拾換了最體面的衣服,進門後也是步步留心,就怕讓人看輕了。
不是她誇張,除了程家自己人,誰不是刻意小心的。要擱以前,這些人哪有成爲程家座上賓的資本。
確實,要不是孫芝華的神來一筆,這些人是沒機會來程家的。
這次是程克庸牽頭港城的程克儉那支和元華電器廠搞合作,程克儉過來考察評估的。
程克儉昨天到達明州後就馬不停蹄的先去了元華廠,今日上午又和明州市政這些領導會晤談合作方向,明天還要趕去燕城,只有今天下午的空檔。
本來他計劃的是今天想到程家老宅坐坐,替程老太太給程堰帶些東西,順便也想見見明州這一支的下一代程堰。
說是一個家族,可分枝了,各代間難免代代比較。程克平就是他們這一代第一人,當時被他的優秀壓得喘不過氣來的感受,哪怕幾十年後的今天他還歷歷在目。
幾次電話間,程克平言談裏流露出對這個侄兒的讚賞,誰都聽出他是比自家兒子都看重的。這讓他們港城這邊的一支難免好奇掂量,想見見程堰本人。
這要是十年前,確實是明州這一支實力更厚重,程克平這麼說,沒人會質疑。可這邊經歷了停滯的十年,都不大相信在鄉下呆了十年的程堰能優秀到哪裏去。要知道他們港城那邊的子弟大多都去歐米留學深造過,兩邊已是實力懸殊,該不能相提並論纔對。
可程克平是誰啊?只要有喘息之機,就能一飛沖天的人物,能被請到燕城政經中心做顧問的人物,只要有他在,明州這支就要領導其他支,他們不服也得服的人物,他說的話再懷疑也是要慎重思量幾番的。
雖目前明州程克平兄弟還在休養生息,並沒有想拿話事權的意思。
可現在內陸的體量這麼大,在最南邊緊挨着港區還設了特區,改革開放的步子邁起來後整體一片欣欣向榮。有眼光見識的,都知道將來的發展還要看這裏,程家明州這一支遲早還是家族的中心。
他們這一代心理上早接受了程克平的帶領,擔心的是下一代,港區和國外幾支裏都有幾個優秀子弟,到時明州這邊的幾個要是太平庸了,這邊的基業程克平兄弟再大度也不會放給外房,那到時就有得瞧了。
內裏小爭倒不怕,就怕鬧大了影響整個程氏全族的格局,反給別的家族可乘之機。
所以程克儉是抱着很複雜的目的心緒來的,元華都在其次,首要是去燕城見程克平,次一就是程堰和程培,好爲港城他們這一支定個基調。
可時間太緊湊了,昨天看了元華廠,今天上午就和明州市政府談了合作事宜,可最後簽字前他還想近距離的和元華廠的管理者和技術骨幹們好好坐坐聊聊。
可時間就這麼多,一邊是馬上要砸的真金白銀,一邊是港區家族裏叮囑一定要見到堂侄,很難取捨。
這次來他帶的是自己當過祕書的二房太太,於公務上能幫他顧上一些,所以出門恰公他帶的都是她。
剛好程克庸再婚的妻子過來見他們夫妻,堂兄弟兩對夫妻一起喫午飯話家常時,他談笑間定下了取捨,說了侄子他必要見,元華廠這邊只好先放放,等合作後看哪裏不合理在再提出來改進吧,廠裏的人就不見了。
沒想到堂弟程克庸都沒表示什麼,他妻子卻提議不如就一起,把元華廠的人都請到家裏喫個下午茶,到時讓女眷陪同,剛好聊起來也隨意。
當時要不是想自家人都笑話說出去丟的是一大家子的臉,又看到克庸臉上掛不住,青紅着臉不知該怎麼解釋的樣子,程克儉夫妻面面相覷真的都要絕倒了。
他是要和人瞭解廠裏的管理和技術層面的方方面面,是很正式的一件事,和下午茶風馬牛不相及的事,這位孫女士是通過什麼要聯繫到一起的?
還提出要帶家屬?大家談天說笑?那這見面不要也罷。
他措辭一番準備拒絕時,被他的好二太太給暗示着制止了,讓他看已有些無地自容的堂弟。
想到兩人聽說是剛新婚沒幾天,不能因爲這事讓他們夫妻失和,孫女士剛進門,面子也要給,纔有了這會兒程家老宅這頓不倫不類的下午茶。
也因此,從進了客廳落座,他們夫妻始終只和程克庸坐一起,聊的還是家族的事。至於元華廠的幾位管理者還有工程師們雖也被安排坐在邊上,可有孫芝華在那邊跟一幫女眷言笑歡歡的,這樣的氛圍,正事跟本談不起來。
他這會兒真的認同娶妻一定要門當戶對,不然像堂弟程克庸這樣的,真的是給人遞笑柄的。
剛纔孫芝華的兩個子女一露面,兩相一結合,都不用人說,程克儉就知孫芝華市井出身,對大家族的待人接物怕是一竅不通。真的差太多,不提和他正房太太比,就他二太太這樣港區尋常出身,都能給她比到角落。
想想程克庸在程家雖不如程克平能力耀眼,可能作爲程克平的親弟弟,能跟程克平兩人就擔起明州這邊的一切,還沒有什麼疏漏,本身就證明他的能力也在上上。
從昨天下飛機開始接觸後,也證實了這一點。可怎麼就娶妻若此呢?
就因爲他腿有疾?他很不能理解。這要在港區,以程家的地位,程克庸什麼樣子的娶不到?
他很後悔沒過問一下,在港區給他牽個線,稍低些的家族會很樂意結這個親的。到時找個關係近的,他兩邊都說得上話,他們港城這支也能更從容一些。
由此更想到,城裏長大的孫芝華的兒女都如此,那鄉下一呆就十年的程堰會如何?哪怕考上了明大,可世家裏的底蘊傳承可是需要從小潛移默化的,居移氣養移體說得就是這個,絕不是一朝一夕成就的,他開始不大看好。
這樣剛坐了一個小時,他就在想等見到人他把程老太太的物事交託,就早些回酒店休息。
這兩天忙碌奔波,身體有些受不住,他更想明天精神飽滿的去燕城見程克平。
可等真正的見到了人,只幾句話後,他就再也沒這個想法了。
滿心的就想扼腕嘆息,只覺不公,怎麼一代兩代的,出色的子弟總要落在明州這一房。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