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 23 章
锦书抱着两本书,一路上沈棠宁神情萎靡,一语不发。
“姑娘這是怎么了,可是沒找到称心意的书?”
“我在裡面叫過你,你沒有听见?”
沈棠宁揉了揉被谢瞻拽散的头发,头皮還在隐隐作痛,心裡疑惑谢瞻吓唬她,她尖叫了一声,锦书应该能听得到才对。
锦书一脸茫然,“原来姑娘叫過奴婢?奴婢那时候好像被管事叫去帮他搬了几本书,的确沒听到,姑娘为何叫奴婢,是有什么要紧事?”
事有凑巧,沈棠宁也只能說了句沒什么要紧事。
回到寻春小榭,沈棠宁坐在罗汉床上,看着手裡的女诫发呆。
想了半天,她最终還是把书放到了角落裡,翻开楞严经开始抄写。
两天之后,楞严经抄写完毕,她趁着請安时送给王氏,王氏见了又惊又喜,喜歡得不行,随即又责备她大着肚子還不注意休息。
能成为谢氏当家主母,管着一家几十口,沈棠宁想,王氏肯定能猜到她每日晨昏定省不落,抄写佛经都是为了讨好她。
除了感激,她做這些也的确是为了讨好王氏。
她和腹中的這個孩子沒有亲缘,或许生下之后很快就会和谢瞻和离,等她离开镇国公府,谢瞻会再娶一门合他心意的妻子。
谢瞻厌恶她,又怎会对两人的孩子有慈爱之情?是以沈棠宁交好谢嘉妤、讨好王氏,就是希望来日她被赶出镇国公府时,王氏和谢嘉妤会念着今日她的几分好,爱屋及乌,对她的孩子多些怜惜,也不枉她生养這個孩子一场。
王氏治家严明,同时又是位足够通情达理、宽容大度的主母,看看她教养的十二郎与谢嘉妤便知道了,两個人都聪明善良,她相信孩子养在王氏的膝下,一定能健康平安地长大。
如此,即使日后与孩子不复相见,沈棠宁也尽可放心地离去了。
……
是夜,屋内烛光摇曳,沈棠宁坐在灯下打着络子。
星幕低垂,夜色渐浓,她打了個哈欠,眼皮子越来越重,不知不觉便靠在了罗汉床的靠背上睡了過去。
不知過了多久,韶音进来焦急地把她摇醒。
“姑娘姑娘不好了,那人又来了!”
沈棠宁瞬间惊醒,两個丫鬟手忙脚乱地给她套衣服,差不多刚穿好,谢瞻就掀帘进来了。
谢瞻缓步走进来,目光四下扫去。
他這人丝毫沒有的分寸感和边界感,进沈棠宁的闺房犹如进无人之境般,想随时過来就随时過来,仿佛他才是這间屋子的主人。
两個丫鬟本来都准备伺候着沈棠宁歇下了,他這一過来众人免不了胆战心惊、手忙脚乱,心裡不由腹诽,也不知从前的永宜县主是怎么受得了他的!
沈棠宁出来的时候,谢瞻正站在她的书案前不知翻看什么,沈棠宁忙上前去要把东西抢回来,谢瞻后背像长了眼睛似的,臂一伸避开了她去。
“你怕什么,怕又偷看淫书被我发现?”
沈棠宁瞄了一眼,确实不是她的话本子,心裡松了口气。
“那不是淫书。”
她适才睡得香熟,乍被叫醒起来,衣服倒是穿得严严实实,却乌发蓬松,腮边還凝着两团娇艳的桃花般的红晕,抬脸看向他时,眸如点漆,乌浓似水,目光也不怎么清明,看起来有些呆呆的娇憨可爱之态。
谢瞻丢下书,冷哼了一声。
“上回我让你抄一百遍的女诫,你现在给我。”
沈棠宁“哦”了一声,走到书案前,左翻翻,右找找。
“我不记得抄完放哪儿了。”
直過了好一会儿,她垂着眼說。
“不知道放哪儿了?很好,不如让我来猜猜,你是不是根本就沒抄?”
“我看你是把我的话都当成耳旁风!”他猛一拍案。
“我沒有!”
沈棠宁吓了一跳,继而也有些生气地道:“我并沒有犯错,而且你說的话本子我也沒有看,我這段时日一直安分守己,为何還要抄女诫?”
谢瞻冷笑道:“你的意思是等你犯了错再抄更加名正言顺?像你這种不懂礼数的女子,一旦是犯错,還指不定是什么弥天大祸!你可知你今日为何会变成這样,便是因为自小沒人教养你,现在你更应该去自省,若是以后生下女儿养得和你一样,我谢家丢不起這個人!”
他說這话时,语气平淡,神情却极是轻蔑,仿佛她天生便是他口中那般的人一样,像他這样的人,愿意教她去改正做個人,站在她面前的說话都是他的施舍和怜悯。
沈棠宁气得发抖。
她如何便沒教养、便不懂礼数了?
在他眼中,她甚至无一可取之处,既然他這么嫌弃她,当初就不要娶她啊,为什么還要为了孩子妥协,她又沒有求着他来娶她!
沈棠宁紧紧咬住唇瓣,攥成拳头,心裡不断告诉自己沒必要为了谢瞻這种人生气,反正不论她說什么他都不会信,她就不抄便是了,他還能奈她如何!
谢瞻见她垂头不语,以为她是羞愧心虚,這才满意了,缓了面色道:“我给你十日,十日之后你若再抄写不完,咱们再另算账。”
谢瞻走后,锦书和韶音都走进来,暗自庆幸今日两人沒发生什么争执,孰料沈棠宁蓦地将手边的书都扫下了桌去。
坏胚,這個坏胚!
委屈、难堪、愤怒,自嫁进谢家之后所受的所有委屈一齐涌上心头,悲从中来,沈棠宁再忍不住,泪水竟如决堤般从眼圈裡滚了下来。
两個大丫鬟见状面面相觑,极是心疼,忙搂住着沈棠宁好一番安慰轻抚,直過了好一会儿沈棠宁的哭声才止住。
锦书說:“他又欺负姑娘了?”
韶音问:“是不是他又說了什么难听的话?”
沈棠宁哭够了,抹干净泪,心头无尽苦涩。
其实她早该习惯了的,从小到大這些话她听過无数遍,早就该习惯了不是嗎?
不過从谢瞻嘴裡吐出来,格外刻薄难听便是了。
沈棠宁苦笑一声,让锦书帮她把女诫从地上重新捡了起来。
“我沒事,算了,你们也都早些休息罢。”
……
大约是孕妇的情绪格外敏感易波动些,沈棠宁消沉了几日,心情逐渐恢复如初。
她不想得罪谢瞻,和他起冲突,再者以后也不会与他一起過日子,得過且過便罢了。
一百遍女诫不是個小数目,锦书和韶音都识字,争着想帮她抄,沈棠宁担心谢瞻刁难她,坚持自己抄写,一晃十日就過去了。
锦裡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褥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正月十五,上元夜。
朝堂官员皆休沐三日庆祝上元,京都城中接连点灯三夜不绝,街市看灯的游人如织,男女混杂,香尘不断。
临近傍晚,月落山正昏,瑰丽的晚霞铺满了天际,丫鬟们捧着珍馐美味瓜果香点鱼贯而入,中央的雕花梨木四季富贵圆桌旁按照尊卑长幼的顺序大家分坐。
谢嘉妤坐在沈棠宁的旁边,她完全沒有心思理会一桌子的美味,伸长脖子不断地向窗外望去,兴致勃勃,春光满面。
“娘,吃完晚饭我們一起出去赏灯吧,你看外面灯都点起来了,亮得跟白昼似的!”谢嘉妤对着王氏撒娇道。
王氏心知肚明女儿急着出去找谁幽会,挑挑眉,搂着十二郎道:“你弟弟還小,我得在家看着他,你想去自己出去玩儿吧,问问你爹答不答应。”
谢嘉妤连忙期待地看向谢璁,谢璁皱眉道:“這么冷的天,几盏破灯有什么好看的,你一個女儿家乖乖待在家裡最好!”
王氏见女儿面露失望,又不忍心了。
“嘉妤想去就让她去吧,总拘在家裡做什么。”
“她往外跑的时候還少?看看她几個姐姐哪個出阁前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王氏与谢璁夫妻俩你一言我一句,沈棠宁想到外面此时正热闹沸腾的街市,明亮的烟火、漂亮的琉璃灯……忍不住看了谢瞻一眼。
她也想出去。
到底只是個十六岁的小姑娘,心裡总免不了羡慕着外面的灯红酒绿,沈棠宁平日裡就甚少出门,有孕嫁到谢家之后出门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
其实算一算,她只比谢嘉妤大了两岁而已,谢嘉妤有爹娘宠爱着,可以随意撒娇卖痴表达自己心裡的想法,沈棠宁却无法像她那样這样随心所欲。
她也想和谢嘉妤一起出去,又担心谢瞻的刁难……
谢瞻肯定不会同意她和嘉妤一起去看灯的。
谢瞻注意到了沈棠宁悄悄投来的目光,他装作漫不经心地看過去时,沈棠宁已经垂下了脸。
开春后的几個日子是成婚的吉日,因此上元夜,女子们多半会和自己的意中人一起幽会逛灯市,街上男女成双成对。
谢嘉妤早就与卫桓约好今夜赏灯,卫桓昨日還来求谢瞻通融,今夜早些放谢嘉妤出门。
所以,沈氏的意思是想和他一起去看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