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九百二十八章 雪(大结局四)

作者:午后方晴
李宪小心地答道:“陛下身体偶尔有小恙外,比较康健。”

  当然,他不知道郑朗心中想的是什么。

  史上赵顼死后,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蔡确想扶持赵顼的弟弟吴王赵颢,蔡确有蔡确的想法,不管宋太宗是怎么上位的,宋朝也有兄传弟這個传统,一個思想身体都成熟的皇弟登基,国家马上就能平稳過渡。结果遭到王珪与章惇的反对,最糟的是高滔滔突然反戈。结果赵煦登基。然后司马光召回,对改革推翻再推翻。

  但故事沒有结束,高滔滔对赵煦采取了压制性教育,還有程小夫子這個腐儒添油加醋,赵煦少年时生活在黑暗裡,心情低落,再加上缺少锻炼,身体沒有多少免疫力,结果患上痨病,也就是肺结核。但开始时,這种病也不是不治之病,高滔滔害怕病情曝光,影响宋朝安定,或者其他什么想法,居然将赵煦的病情隐瞒,甚至不让大夫治疗。

  从史上北宋各個皇帝画像裡也能看出来,宋哲宗的形象就象一個鸦片鬼子一般。

  高滔滔死,宋哲宗亲政,但因身体素质低下,一直无子。本来章惇为了改革,学习司马光等人抹黑宋神宗那样,将高滔滔抹黑,向氏听到后在惊失色,若那样,高滔滔抹黑了,她地位也不能保住,于是找到了宋哲宗的母亲朱太妃,朱太妃求情,事未得果。宋哲宗病危时不能說话,向氏当着宋哲宗的面就撒起了弥天大谎,說赵煦临终遗言将皇位交给赵佶,也就是宋徽宗。其实宋哲宗還有一個亲弟弟叫赵似。就是按照宋朝的传统,怎么传也不可能传给赵佶的。

  向氏为何這么做,权利二字。

  朱太妃本以子贵,再有一子为君,就会动摇她太后之位了。

  前世他曾与一人辨论。這难說,万一赵似比赵佶更坏呢。前世郑朗就不同意,无他,宋朝古怪的政治体制!在這种体制裡,想做好事难,想改革难,但想做坏事也不大容易。就是宋真宗晚年昏庸成那样,北宋仍然在发展。可以說赵佶能将宋朝败成那样,是极品中的极品。

  這中间的种种一是权利,二是能力。

  三個女人的故事。一個不如一個。刘娥权利心也重,但在她经营下,交了一個大好的底子给了养子。

  在高滔滔手中沒有让宋朝崩溃,但私心极重,甚至听信娘家的挑唆,完全抹黑儿子的成就。

  至于向氏,那就是一條阴险的毒蛇了,除了祸国殃民,什么都沒有留下。

  可对此郑朗不是很担心。

  在自己有意照拂下。曹高向三家收益不错,虽让他们公开了大量隐田,但各监股契让三家肥得流油。沒有這三家的挑唆,宫中的几個女人对改革一直不恶。

  高滔滔還经常在自己给赵顼授课时隔着屏风听讲。偶尔還发出疑问,多少会受一些薰陶。而且自己的改革步伐所激起的矛盾在后来渐渐化解。当然,权贵们還会是贪得无厌,這不仅是宋朝。契丹也有,那個三百几十万生生就让契丹不能发兵西夏了。也就是說赵顼死了,改革所产生的矛盾沒有史上严重。高滔即便采取一些保守的做法,不会象史上做得那样绝。

  但郑朗還是希望赵顼活着,最少要活上十年。

  那么权利就能平安交接,赵煦沒有那种压抑的环境,未必会得痨病,就是得了,也能及时治疗,不会象史上那么严重。甚至還会留下皇子皇孙,只要不是赵佶這种极品货色上位,北宋就沒有那么快灭亡。

  還有,科技技术在进步,說不定在未来就研究出更强大的武器,甚至只要赵顼平安,欠负渐渐偿還,国家财政越来越健康,就能试探性的对幽云发起进攻。不需要勾引女真人,那么金人南下的可能性无限地降低。

  李宪是這样說,但不能這样听。

  郑朗又看了看身边這個清秀的少年。

  赵顼身体什么情况,只有赵顼与身边几個御医清楚。

  大约不会危险,否则不能让赵煦来到西北,否则赵顼一出事,赵煦就是骑千裡马去京城,也来不及。

  而且也不大可能,一无伐夏之败,二无永乐城之败,国泰民安,文治武功几乎在同时达到宋朝巅峰,赵顼心情无疑是开朗的。

  在他刚登基时,自己几乎将所有事务揽了下来。非是史上,史上皆說王安石主持改革,但都忽视了赵顼的作用,赵顼实际暗中参与了,并且内外交困,严重地耽搁了他身体健康。

  不過在皇宫裡活动少,又有n個美妹,想长寿很难很难,宋高宗长寿了,可有几個人知道他自幼锻炼,武艺都胜過了一般的武将,长寿是赵构青少年时代打下的底子。

  或者后来的乾隆,他长寿同样是喜歡活动的结果。

  因此赵顼现在身体素质不是很好,经常生病,略有些担心,再加上自己西北事务越来越少,赵煦九岁渐长,所以才做出這個举动?

  因为远在西北,又刻意远离权利中心,郑朗得不到有用的情报,想不明白。

  想来想去,先让李宪与赵煦坐下喝茶,然后写奏折。

  一是写赵顼這样做,有违制度。

  其实這种做法郑朗還是很欢迎的,让這些皇太子们走出宫看一看,能看到民间的疾苦,或者未来会有权臣利用,但就是皇太子们在深宫裡,权臣们不会参与夺嫡?

  但确实有违了制度,必须写出来。

  其次說可以将六皇子放在身体教导,但只是在西北,一旦西北事了,他致仕了,就必须有致仕的样子,远离政治,赵煦必须也要重新带回皇宫。

  最后才說另一件事。

  郑朗发了狠心搞绿化,前后仅是朝廷直接拨款就达到了近七千万缗。他非是环保人士,而是迫不得己。中国的地形西部有高原隔阻,在科技时代未到来时,這种地形成了中国的天然保障。使它不遭到中亚与欧洲文明的波及。至于南部,那根本不成危胁的,包括现在的交趾。最大的威胁還是在北方,因此北方才是中国未来两三百年時間裡的重心。

  但因水土恶劣,多次大旱大涝,黄河决堤,一次次地伤害了這個根本。

  若是绿化跟上来,灾害会减少,北方经济粮食生产也就全部跟上,北方安定。全国安定。所以才有河工,才有绿化,一個個禁牧禁耕区域。

  现在包括陕西、河湟与西夏许多地区出现大片大片的绿色,也看到成果,许多黄河支流泥沙量在渐渐减少。特别是西夏。

  但這种安定的生活,西夏地区未来人口也必将激增,人口多了,为了生活,又要滥砍滥伐。

  這是西部地区未来的危机。

  在全国還有更大的危机。

  今年春天户部统计户数。包括河湟与西夏地区,全国户数达到了两千四百七十多万户。也就是宋朝每年户数以五十万到七十万速度增涨着。

  按照這個速度,二十年后,全国户数必达到三千五百万户到四千万户之间。那时。以宋朝這点大的面积,就是有了杂粮,也会出现麻烦。但那时因杂粮出现,這么多年种子的培育。粮食产量虽沒有激增,可每亩产量增加了近半石,也就是那时這种危机還不明显。顶多夺佃等现象越来越严重,佃农与贫困户越来越多。

  但再過五十年呢。

  那时户数很有可能达到六千万户。一旦达到這個户数,就是沒有外敌的威胁,宋朝最大的危机也就来临了。

  记得春天户数出来,许多文人写诗词赞诵。在古代,人口增加是一個国家内治的重要表现。但他们不知道這個可怕的危机已经在悄无声息降临。

  還有一個危机,那就是宗室子弟数量的增加。为了防止诸王乱国,宋朝政策是将宗室子弟圈养在京城,因为数量增加,又开始移向应天府。但這個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可怕,今年两千,二十年后就是四千,四十年后就是八千。

  到时候内藏库的钱帛不是用来国家急用的了,连供养宗室子弟都不够!

  所以郑朗提出了最后的那個监,镇远监。

  這是南方开发与蕃候计划的结合体。

  先是将南洋诸无明显政权王国的岛屿划分出来,进行拍卖。

  一是给经营权,二是给各岛主伯爵虚爵位。

  零星的小岛屿几個合在一起打包,大的岛屿分成几個或者几十個区域。這個拍卖所得的钱,朝廷不会挪用,而是用来镇压各岛屿上的土著力量。

  這是开始,以后则是蕃候计划的放大版。

  靠土著人是不能经营的,必须要从中原移民,给每一個岛主移民数额,让他们自己带着贫困户前去南洋。然后每年交纳一定的钱帛给朝廷,让朝廷养驻扎的官兵。這一過程中,朝廷会赚一点,但不会太多。

  各岛主经营所得,包括种植矿业牲畜,交纳朝廷赋税后全部归他们自己。但做了种种限制,以及对中原移民的保护。

  中原移民過去后,享有宋朝律法保护,尽管他们等于是各岛主放大版的佃户,但待遇不能比在国内低。其次是对中原移民的租约,所交给岛主的赋税不能高于宋朝朝廷规订,其实這将是一個很低的赋税,朝廷规订百姓交纳的税赋并不高,高就高在各州县官员的杂税上。還有就是选举制度。

  移民過去将会出现各個新的村寨,一定数量移民让他们自己选举一個代表,若岛主有政,這些代表将代表着各移民的心声与要求,与岛主共同议事否决,甚至提出一些政务的提案。

  以后朝廷会协助各岛主镇压反叛,但若是移民因为岛主暴政反抗,朝廷将不会配合岛主镇压,甚至取消岛主的资格。

  這几條措施实行下去,将会最大限度保护了移民過去的幸福。

  但岛主也有岛主的利益所得,一是他们将会得到一個伯爵虚爵,二是他们能从当地土著人身上最大限度榨取利益所得。這個郑朗不会說的,各自心领神会就是。压得紧,土著人也会反抗,就是朝廷出面,各岛主利益也会受到伤害。压得松。土著人安定,但利益不会多。让各個岛主自由選擇。

  其实郑朗心中对南洋的土著人也沒有好感,后世他们一次又一次向华人举起屠刀,有什么值得同情的?

  而且胜在面积,南洋有太多太多的无主之地,面积多,就是交纳朝廷赋税,各岛主因为面积广大,收益也不菲。

  還有,就是各個宗室子弟。也让他们分封岛主,安排到南洋去,那怕他们就是龙子龙孙,去了南洋,对中原王朝不会形成危害,那么宗室子弟数量激增就不会成为宋朝的弊端。相反的,有了這些宗室子弟为纽带,南洋与中原王朝关系会更加紧密。

  但在以前有许多困难,一是天气炎热。二是疟疾,三是船舶技术。

  南方开发,减少了人们对南方炎热天气的害怕。

  金鸡纳树想要普遍移载,最少要到二十年過后。不過进一步的减少疟疾的危害。

  這些年船舶技术进步很可观,海上出事率渐渐减少,并且人们渐渐摸索了一些海上天气规律,虽不准确。加上大量定居点与各小型港口的成立,又进一步减少了船只覆沒的可能。

  因为开矿,与定居点。以及供给点,各岛屿上开始出现一些兵士与百姓,现在设立少数官员与一些兵士差役,并不唐突。

  多年下来,对南洋各岛情况更加清楚,许多岛屿上有了成熟的供给点,灯塔,港口,与一些当地的土著人有了语言沟通能力,基础跟上了。

  以后武器越来越先进,能保证中原人的优势。

  引进了许多水果,甘蔗种植技术提高,還有在摸索橡胶的提炼技术,這会增加南方对各個权贵的吸引力。

  开始时,各岛主不会上岛的,派的只是家中的管事,包括宗室子弟。但有一條,岛主呆在中原問題不要紧,反而因为呆在中原,他们不敢做什么。宗室子弟呆在几個京城,有了這個岛主的分红,不需要国家来承担费用,而且時間久了,南洋不再是畏途,他们又得到大量分红,估计到时候士大夫们也会将他们强行赶往南洋。

  其实這個监郑朗未指望替朝廷盈利多少,盈利的会是各個富贵岛主,因此郑朗反复說未来還有一监,比银行监利润更可观,郑朗也更沒有指望這些岛屿将来能划为中国版图,指不准一两百年后就会纷纷闹独立。但它将会发挥几個重要的作用。

  减少人口暴涨的压力,从南洋诸岛到大洋彼岸,就算现在宋朝面积增加了,它们的面积也是宋朝面积的十七八倍。那么就能容纳四亿户以上的百姓。想要激增到四亿户,得多少年?

  有了人口分流,各地兼并夺佃等现象自动下降,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南方开发后的福建路。前面百姓涌上岭南,后面各主户纷纷将租金下降,以留着佃农。国内矛盾也随之减弱。

  南洋开发,将会使商贸圈加大,会进一步刺激国家工商业的发展,不管怎么說,在這一两百年内,中原還是南洋的根本所在。

  并且未来世界格局若改变的话,就不算指望他们与中原走在一起,象犹太人那样抱成团,对這個郑朗心中其实很悲观的,但终是流着相同的血脉,至少可以声援声援,毕竟象李某某那种人物是很少很少的。

  同时這种放大版的蕃候制度,其实已经接近民主议会制。這也是为了以后摸索一條新的道路。

  而无论是岛主,或者宗室子弟,他们是富豪,是权贵,是宗室,是外戚,他们得利,反对声音不会很强烈,而且他们带着百姓移民,不会给朝廷多大压力。

  一开始时诸岛分配皆是离宋朝很近的地区,這就是一個资源,因此会让各权贵更紧张,更踊跃。

  但难就难在一些古板的士大夫上,毕竟唐朝那样开放的国度,都禁止百姓流向外国。這么多百姓迁居海外,這些士大夫们会有什么看法?

  很早时候郑朗就将這個想法对赵顼說了,也许权贵们很高兴,有伯爵,有财富,還有对土地的渴望。尽管是在海外,那可是一圈就是几百万几千万亩的耕地,想当初唐朝的五姓七家手中又有多少耕地?

  但做为皇帝本人,心中必然有些犹豫不决。

  不過人口暴涨到這种地步,各地夺佃兼并的势头又再度起来,這是现在,十年后二十年后呢?

  到了实施這一监的时候。

  将奏折写好,送向京城,然后看着李宪与赵煦,喊来侍卫。吩咐他们从灵夏路各州府寻找四名医术高超的大夫,专门服侍赵煦。

  李宪不知道未来赵煦身体状况,以为郑朗這是对皇室尊重,尖着嗓子說道:“郑公做事果然谨慎也。”

  “西北苦寒,不得不小心尔。”郑朗淡淡說道。

  实际肺结核发病原因主要是阴暗潮湿的环境,這种环境利于结核杆菌的生长。开封发达的水系造就了商业发达,不過总的环境是潮湿的,若是高滔滔给赵煦起居的地方不明敞,那么就增加了得痨病的可能。還有就是自身的免疫能力。這個与西北高亢寒冷无关。

  但郑朗還是万般的小心。

  然后郑朗又经常带着赵煦四处察看民情。

  学习治理百姓经验。同时多运动,能使身体更健康。

  对于赵煦,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郑朗奏折到了京城,引起喧哗。但郑朗說的是事实。人口增加了,說明宋朝這些年内治确实不错,可這個增加的速度太可怕了,而且宗室子弟数量激增。已成了宋朝弊端。

  在吵吵闹闹中,赵顼下旨,选了一些就近的岛屿试验。

  果如郑朗预料。许多酸儒大肆反对,可各個富豪权贵们却是很欢迎。甚至许多宗室子弟也在到处游說。他们是想不到,暂时他们能呆在京城,但未来他们有钱有势,士大夫還让他们呆在京城?

  前面试验,后面就有无数人挤破头,想得到這個岛主的资格。這件事甚至惊动了河湟与西夏的一些权贵。

  听到此事,郑朗长松了一口气,這是他末了的最后一件心愿了。

  至于收复幽云十六州,以他的年龄,不可能能等到。就是等到了,說不定那时候他早就到了八十多岁。郑朗是想活到八十多,九十多,但可能嗎?

  ……

  又一年的春天来到。

  远处积雪未融化,郑朗来到丰州视察,他马上要做一件大事。

  忽然一匹铁骑飞快而来,到了近前,马上兵士翻身下马,递了一份情报给郑朗。

  李宪与赵煦在边上好奇地探头看。

  情报上写着一件事。

  郑朗未离开西北,正是宋朝统治基础未牢固。大部分对宋朝抱有敌意的部族被镇压了。但還有。另外就是一些忠于西夏皇室的人。

  過了這么多年,仍有许多原来的西夏贵族与大臣,时常进兴庆府皇宫参拜李秉常。

  看到宋朝统治越来越牢固,其中一些人急了。這些人先后在暗中联手,想做什么情报上未說,但這些人动静越来越大。

  看到赵煦在看,郑朗索性将這份情报递给赵煦,问道:“六皇子,他们要做什么?”

  “谋反。”

  “可是现在人心所向对朝廷有利,他们手中沒有军队,沒有多少部族支持,有什么能力谋反?”

  赵煦想了一会儿道:“难道是……契丹?”

  “中的也,契丹敲诈了我朝三百万缗钱,得到一批财富,這几年杂粮渐渐普及,终于沉不住气了。”郑朗微微笑道,這個小赵煦资质不错,十分聪明,不亚于少年时的李贵。越是如此,郑朗对赵煦越慎重。

  “那要通报陛下。”李宪道。

  “肯定要禀报陛下,不過河北河东不要紧,河北河东百姓忠于朝廷,因此契丹动手,還是集中兵力西下,与這些人裡应外合。”郑朗顿了顿,又說道:“但他们来得好!”

  ps:今天本书完本。新書裸奔中,我又不喜歡宣传,只好求自己的书友顶一顶,求一下各位书友手中的推薦票,评价票与收藏,顶上分類榜单。

  《创天》,(未完待续。。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