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后搶婚怎麼辦? 第1219節 作者:未知 而王翰白反倒是朝着這位名字和自己很像的弟弟走了過去: “恭喜了,特級廚師。” “回鍋肉行嗎?哥其實更想喫回鍋肉!” 王翰泊也是很大方的點了點頭:“當然行了,另外,我還要謝謝翰白哥送給我的那把永靈刀,今天我就是拿着這把刀去參加考覈的,那羣老師傅們看着這把刀都要留口水了。” “是玄鐵菜刀~” 王翰白摸了摸王翰泊的頭頂:“好了,咱們也趕緊過去吧,不能讓媽媽們等着。” 王翰泊雖然也跟着王翰白走了過去,但是他還是小聲嘀咕着。 “我還是喜歡永靈刀這個名字。” 第1419章 番外:黃金之瞳 時間線:也是2043年,《星光對話錄》錄製之後,紅藍歌會開始之前。 王翰白,趙姬的親生兒子。 和舍恆、柳沁兒以及謝歡歡不同,趙姬生了一個孩子後就不想生了,她覺得一個孩子就挺好。 就像趙姬對兒子的期盼一樣,希望兒子能平平安安的就好。 同樣趙姬對兒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一樣的,就是散養:小時候是由南嘉魚統一給孩子們開蒙,然後上學後是王拂接送,等到孩子長大了一點後,又幾乎很長時間都和王翰飛一樣,泡在了隔壁的威寧公爵府。 嗯,飛白,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字體,兩兄弟的名字原本就是一起的。 而王翰白和其他幾位兄弟專注的領域不同,他從小時候開始就特別對歷史感興趣。 當王翰飛在威寧公爵府學畫畫的時候,王翰白則是在公爵府的書房裏一待就是一整天。 威寧公爵府的史料可比自己父親書房裏的史料多多了,而且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問舍恆媽媽。 也或許是因爲整天都泡在書房裏,所以王翰白整個人的氣質都異常的沉穩,或者說是光華內斂。 等到王翰白12歲的時候,他已經大致將《二十四史》都通讀完了,甚至將目光轉向了世界史。 而在王翰白14歲的時候,他就被薊都大學歷史系破格錄取了。 而在這個階段,王翰白也進入了學習致用的階段,他幾乎每天都風雨無阻的跑去紫禁城博物院參觀。 很快,一位老人就發現了這位幾乎每天都來的小朋友。 有一天,正在王翰白參觀元代展館的時候,老人終於忍不住上前跟王翰白搭訕了起來:“小朋友很喜歡這些文物啊,我看你每天都來,能看懂嗎?” 少年老成的王翰白淡定點頭:“差不多吧。” 這位老人笑了笑,然後隨意的指了指前面的一個黑色圓盤問道:“那你說說這個鐵片是幹什麼的?” 王翰白看了一眼老人家,然後才搖了搖頭:“這不是鐵的,這是漆器。” 這位老人家這才正眼看起了這個小孩:“詳細說說。” 王翰白想了想,儘量用普通人都能聽懂的話解釋道:“這件漆器叫張成造款雕漆雲紋盤,其高度爲3.3釐米,直徑爲19.2釐米。該盤以木爲胎,表面塗以黑色漆料,內外都雕刻着雲紋。其上的漆層十分厚重,散發出璀璨的光澤,而雕刻的工藝也非常圓潤光滑。” “張成是元代雕漆大家,其傳世作品被一致認爲是雕漆作品裏的珍品,但署張成款的一些雕漆器物,被疑作僞作。這件剔紅盤,是公認的張成的作品,是具有歷史性的作品。” “另外……” 王翰白想了想,然後用一句話做了總結:“紫禁城博物院的上一任院長易培老先生曾經稱讚這件漆器爲‘真誠無上之作品’。” 這位老人滿臉驚愕,然後不敢相信的又指了指了旁邊的物件:“那這件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呢?” 這下王翰白也愣住了,因爲這位老人竟然說出了這件東西的全稱,那他剛纔怎麼會不認識那件漆器呢?! 不過王翰白也只是愣了愣,隨後還是認真的解釋了起來:“這件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也是紫禁城博物院琺琅的代表作品,元代出品,通高13.9cm,口徑16cm,足徑13.5cm。明宮舊藏。此器釉質瑩潤,有的部分釉質呈玻璃般的透明狀,琺琅色澤渾厚諧調,富麗典雅。” “‘銅胎掐絲琺琅’又稱‘景泰藍’,是薊都著名的傳統工藝品,因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而得名。實際上,早在元代已出現掐絲製品。對了,在《宋史·外國列傳》中記載:‘大食國’本波斯之別稱。‘大食’,是宋、元時期大華對西亞阿拉伯地區的稱謂。該工藝大約於13世紀末,由阿拉伯國家傳入中國。” 這位老人這下徹底是明白了,這個小孩子是真的知道這些。 所以這位老人饒有興趣的朝着王翰白問道:“你怎麼知道的這麼多?你是誰家的孩子啊?” 王翰白這個時候終於出現了孩子的靦腆,他低着頭開口道:“只是恰好喜歡罷了,至於我嘛,我叫王翰白……” 老人有些驚訝:“你父親是王榭?” 王翰白點了點頭:“嗯,您也認識我父親嗎?” 這位老人沒有回答,只是好奇的問道:“你父親可是我們博物院的宣傳大使啊,你拿他的證件就可以免費來看啊,怎麼還天天買票來呢?” 這下王翰白更懵逼了:“還可以這樣嗎?” “當然可以!” 但是很快這位老人又搖了搖頭:“算了,你還是跟我來吧。” 等到半個小時後,拿到了編外人員通行證的王翰白懵逼的看着面前的老人:“還沒有請教,您是?” 老人捋了捋鬍鬚:“老夫,易培!” 這下王翰白徹底驚呆了:“老院長!!!” …… 讓王翰白成爲編外人員,只是上任老院長、榮譽顧問易培的一點小心思,並沒有真讓他上班的意思。 畢竟王榭是宣傳大使,他也確實是喜歡這個小孩子。 可是隨着日益的接觸,王翰白也沒有讓紫禁城博物院喫虧,他足足指出了十幾個展品介紹裏關於歷史的謬誤,甚至還根據歷史資料幫紫禁城博物院挑出了好幾件贗品。 而正是因爲對紫禁城博物館越來越熟悉,王翰白在兩年後,就提前從薊都大學歷史系提前畢業了,然後又重新修了考古系。 不過和其他的考古工作者不同的是,王翰白選的是一個冷門中的冷門,文物修復。 或許是因爲經常在紫禁城博物院有上手的機會,所以王翰白的修復技術也是日益水漲船高。 不少大國工匠都表示,王翰白天生就是搞這玩意的。 因爲這五年中,王翰白幾乎精通了玉器雕刻、瓷器修復、織品修復、金石修復、印章雕刻等各大類很喫功夫的技藝。 當時紫禁城博物院的情況是這樣的: 對藏品的斷代、真假和歷史有疑問的,找王翰白絕對沒有問題。 需要進行一些高難度的修復、其他大師又不是很有把握的時候,也找王翰白就行。 一些傳統的又已經遺失了的技術復原,比如榫卯結構、竹編工藝或者顏料調試等,王翰白自己也琢磨復現了不少。 而這個時候,王翰白還是編外人員呢。 直到老院長易培去了現任院長辦公室拍了桌子後,大家纔想起來把這裏當家的王翰白好像真的還不是紫禁城博物院的人。 所以很快,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博物院就給王翰白辦好了入職證明,甚至五險一金都補交了。 最後現任院長還不斷的拍着心口: “好傢伙,底下人也不提醒一聲,這麼個寶貝竟然不是在職的,要是被其他博物館的人搶走了還了得。” 就這樣,等到王翰白20歲的時候,他就已經獲得了紫禁城博物院的代理副院長、高級修復師、高級特殊人才等多個職稱。 所有紫禁城博物院的工作人員也都知道,這是鐵定的下一任院長了。 同時。 他這幾年出的歷史鉅著也風靡了整個學術圈子,薊都大學、薊都師範大學、福慶大學、金陵大學等多個頂級院校,也破格邀請他擔任了歷史講師。 所以,王翰,他留給衆位長輩和圈子裏前輩們的印象是: 真正的歷史學家、文物學家、教育學家、工藝大家。 …… 以上,就是長輩們對王翰白的看法。 而私底下,衆多兄弟們對王翰白的看法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小時候,在威寧公爵府的時候,王翰白除了整天看史書以外,還看很多所謂的祕史和野史。 當然,他最愛的,還是威寧家祖傳的寶庫,王翰白可謂是流連忘返。 有一天,舍恆看着王翰白抱着一個宋代的汝窯筆洗流口水的樣子,也是大氣的揮了揮手:“喜歡就拿回去玩。” 可惜即使如此的癡迷,王翰白最後還是搖頭拒絕了,最後依依不捨的回王榭這邊院子了。 這也一度搞的王翰飛很費解,這到底是喜歡呢,還是不喜歡呢。 後來,等到稍微大一點了,王翰白被大學破格錄取後,家裏對他的行程也放鬆了一些。 所以王翰飛曾經好奇的問過王翰白:“你一天到晚在外面都幹什麼呢?” 王翰白猶豫了一下,然後就帶着好兄弟一起出門了。 他們的第一站,並不是紫禁城博物院,而是薊都的琉璃廠。 王翰飛看着熙熙攘攘的街道,也是大開了眼界,他還是第一次來這種地方呢。 王翰白則是交代着好兄弟:“一會你什麼話都別說,看着就行。” 王翰飛雖然很奇怪,但是也點了點頭答應了。 王翰白帶着王翰飛,就開始在街上溜達了起來。 足足走了有10分鐘,掃視着周圍攤位的王翰白才眼睛一亮,然後拉着王翰飛走了過去。 攤主看到是兩個小孩子也沒有在意,只是隨意的擺了擺手:“別亂摸啊,打壞了你們賠不起。” 王翰白沒有理他,只是裝模作樣的看了一會,然後才指了指一個髒兮兮的碗問道:“你這個小碗怎麼賣嗎?” 攤主擡頭看了看,然後有些驚訝:“你真要買啊?” 王翰白一臉懵懂的擡頭:“啊,我老爹喜歡這種小碗,我想着他快過生日了,所以攢了100塊錢,打算給他買一個當生日禮物。” 這個攤主看着眼前的孩子,最後還是搖了搖頭:“行吧,那就100拿走吧。” 王翰白點了點頭,給了這個攤主100塊錢,然後還讓攤主挑了一個好看的盒子,將這個小碗裝了起來。 成交後,等到兩人都離開了攤位很遠,王翰飛才終於按捺不住的問道:“這個小碗值100塊錢嗎?” “首先呢,這個玩意是茶杯,不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