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外戚的作用
几天之后洪涛等来的不是陈矩的好消息,而是皇帝的赏赐。东西不老少却沒一样有用的,放着嫌占地方,拿出去换钱又不敢。
要說全沒用也不恰当,皇帝终于肯放权了,允许太子去鸿胪寺走动。啥意思呢,就是在经筵之外给了参与朝政的权力。
从此之后做为成年太子终于不再是摆设,可以去鸿胪寺听听官员们如何处理朝廷外交事物。但也仅仅是听,沒有处置权,甚至参加讨论都是多余的,除非官员们真愿意听。
其实太子临朝才算正规的参政,不管是站還是坐在朝堂上,耳濡目染文武百官怎么讨论天下大事,熟悉了之后還可以发表见解。
只可惜万历皇帝自己都不上朝,太子自然也就沒了参政的机会。退而求其次只能去鸿胪寺裡凑合看看了,也算是物尽其用。谁让太子梦裡学会了西番话呢,总比二十岁了却对朝政一无所知要强些。
“陛下口谕!自鸣钟很好,我儿的心意领了,今后要好生跟着大学士学习,不可懈怠。”除了這個收获之外,洪涛還第一次和本朝最大的太监头子,司礼监掌印田义面对面說了话。
与陈矩相比,田义稍微显老一些、胖一点。說话的时候面无表情,一字一句仿佛不是出自他口,而是被万历皇帝附体。說完之后也不和太子多聊,带着一众宦官径直走了。态度不能說冷淡也谈不上热情,完全就是公事公办。
“万幸啊……”洪涛并不觉得受到了冷落,反倒在心裡直呼侥幸。俗话說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自己虽然赶上個性格非常乖张的皇帝,還不受待见,却沒赶上太過嚣张跋扈的宦官。
田义、陈矩這两位司礼监的一二把手,从风评到实际为人处世都還算挺厚到的。在厂督满街跑、千岁遍地窜的明朝能有如此运气就知足吧,還要啥自行车呢。
从這日起洪涛每逢单日经筵、双日去鸿胪寺,虽然多了一项工作却沒占用太多時間。除了把经筵的课程稍微背一背,不让侍读们挑出太多毛病之外,剩余時間基本都扔在了時間工坊裡。
随着工匠们对工艺流程的逐渐熟悉,自鸣钟的生产慢慢进入了正轨,差不多每個月都能出产两架成品,且质量一流,废品率很低。這還是在精益求精的前提下,如果能稍微放松点要求,每個月還能再多产出两架左右。
洪涛并沒催着工匠们加大产量,规定每天只工作四個时辰,余下的時間全去读书,读他拿给太子妃和选侍们看的数术书。每個月进行一次考试,选两名成绩好的俸禄加倍,以此来鼓励大家用功。
說起這十名工匠洪涛還是很满意的,他们虽然都是宦官,知道此生很难离开這座庞大的宫殿,也沒自暴自弃躺平混日子,在手艺方面一点不凑合。
看看他们就该理解为啥很多古代建筑历经几百年依旧稳固如初,在沒有施工机械辅助、沒有现代化材料加持的情况下,就是靠他们一点一滴几乎变态般的高标准严要求下完成的。
当然了,還要考虑到成本問題.如果不计成本的话,现代的工匠肯定也能复原古代工艺技术,大部分還会超越。
另外這时候干活出了次品是要挨板子打的,保不齐還会掉脑袋。和做坏了扣点工资甚至啥事沒有相比,威慑力确实也高多了。
七月份的时候,皇帝、皇太后、皇后、贵妃和王恭妃手裡都已经拿到了产自东宫的自鸣钟,形状材质、图案錾刻、大小功能无一相同。
唯一相同就是获得了所有人的好评,即便是郑贵妃收到此物也当着皇帝和陈矩的面对太子表达了足够的礼节和谢意。這可能就是她得宠的原因,知道什么时候该装什么时候不装。
总共数一数,包括皇帝的两架,已经送出去了六架自鸣钟,除了皇太后、皇后和皇帝赏赐下来的财物之外,算是干赔。
沒关系,干啥买卖都得有先期投入,如果不是田义和陈矩死活不敢要,還要多送出去两架呢。但从现在开始就不能再送了,且生产自鸣钟的材质也得从金银合金向铜合金转变,因为自己要拿它们去换钱了。
怎么换呢?难不成太子每次去鸿胪寺或者听经筵的时候怀裡都揣着两架自鸣钟,顺便向大学士和翰林们推销推销?肯定不能那么干,把自鸣钟卖给高级官员沒错,但不能這么卖,太掉价了,容易落人口实。
“尺高铜钟售300两,银钟售480两,如要自定尺寸和图样价格再议。金钟不卖,只有皇帝、皇太后、皇后、贵妃才有资格使用金钟,陈公公意下如何?”
“如此甚好,不知千岁爷可选好了经营之人?”
有道是一事不劳二主,既然是要做买卖肯定不能在宫裡做,想去外面自然還要求到陈矩头上。经過三個多月的操办,焦化厂和玻璃窑已经在卢沟桥东岸的田村顺利生火了,如果不出意外差不多一個月左右就能出成品。
只要陈矩不溜肩膀,应该也不会有啥意外。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如果连几十人的小作坊也护不住,那就真该下台让贤了。
“母妃家中還有晚辈……”人手,真是洪涛目前最短的板了。人被困在宫中不得随意外出,身边除了宦官就是宫女,同样无法随意出入。既然母亲家裡的侄子能帮忙盯着,那就连钟表店一起了吧。
“呃……此事不妥,千岁爷不可把好处都予一家一户,雨露均沾才好。”可是這個建议遭到了陈矩的反对。
“陈公公可有合适人选?”洪涛闻言心裡就是一哆嗦,怎么着,這么快就想生吞活剥啦!可脸上不能动容,還得虚心求教。
“博平伯虽封爵,又补了锦衣卫佥事,然家裡人口众多,太子妃也该为殿下分担一二。”
“太子妃?哦,如此甚好,全凭公公安排。”
刚听到博平伯的时候洪涛脑子裡愣是沒想起此人是谁,待听到了太子妃才恍然大悟。合算自己不光把合法妻子忽视了,连老丈人也忘了,罪過啊罪過。如果能把太子妃和两位选侍的家人也利用上,那在一段時間内就不愁人手了。
至于說他们会不会忠于自己,這话說的,都是一家人了,胳膊肘岂能向外拐。在這方面古人還是比较传统的,很讲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骨子裡就习惯护着自家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