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4章 体会

作者:第十個名字
第4章体会

  别看只是兼职,却能体现出文官集团的态度。如果只来几個编修轮流讲课,說明文官集团对太子不太重视,要是出现了内阁大学士,重视程度就要高很多。

  假如内阁首辅能亲自来,太子之位暂时就算很稳固了,同时也說明首辅心裡有点小期盼,打算也向着张居正无限靠近,期望将来有一天能大权独揽。

  說起明朝,洪涛之前完全是靠看书获得的了解。本以为這個朝代的皇帝都是奇葩,从头到尾基本就沒一個正常的。而這個朝代则是中华文明的转折点,从此之后逐渐进入了下行坡道。

  开国皇帝朱元璋是靠红巾军起家的,红巾军是啥?白莲教。白莲教又是啥?用现代的說法就是蟹脚。而他在蟹脚裡還不是老大,只能算老大的几個打手之一,前期最拿手的本领就是缩在角落裡保存实力。

  别人都在忙着和元朝军队過招,刘福通从河南一路打到蒙古,再从蒙古打到东北,最后捎带手冲进朝鲜半岛。在陷入困境时朱元璋沒有支援顶头上司,而是闷头在南方爆兵占地盘。

  等到刘福通战死、韩林儿孤儿寡母无依无靠,他才跑過去假惺惺伸出援手,拉虎皮当大旗,继续打着刘福通的旗号左右逢源,依旧不主动找元军作战。倒是挺热衷趁着别的义军后方空虚,抽冷子過去给来一下狠的。

  渡過了发育期,兵强马壮之后,名义上的老大韩林儿就显得有点碍事,干脆派手下打着接人的幌子半路上给淹死了。

  负责接送韩林儿母子的人叫廖永忠,水军出身,率领船队走内湖居然发生了倾覆,還专门翻了韩林儿的坐船,一船人愣是沒救活一個。

  說是偶然也成,毕竟沒有证据证明是朱元璋授意。可是按照普遍逻辑推理,這件事就有点可疑了。

  先看看廖永忠的下场吧,這位战功堪比冯胜、傅友德的开国功臣,在明朝刚刚建立沒几年时,愣是因为穿衣服僭越被处死了,很难摆脱杀人灭口的猜想。

  为什么這么讲呢,因为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也就是自己的便宜老爹、二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朱翊钧。他不是懒,也不是昏庸,而是无奈。

  在這十年多的時間裡,明朝不光国库充盈、政局平稳,连对外战争也不吃亏。派兵平定了蒙古人哱拜叛变,帮助朝鲜彻底把丰臣秀吉的入侵给打了回去,就在去年還打败了苗寨土司作乱。

  這些观点洪涛大部分认同,唯独觉得明朝的皇帝不见得全是变态。在紫禁城裡生活了十多年、亲眼看了十多年、好一番用心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過后,对有些事情就有了自己的见解。

  而元朝也沒被灭掉,只是主动退到了草原,称作北元。北元政权终明一朝都存在,還时不时给明朝捣捣乱,直到200多年之后才被后金灭掉,沒過几年明朝也亡于后金,算是难兄难弟了。

  干掉了韩林儿,老朱依旧沒北上去找元朝的麻烦,而是向东、向南、向西先把红巾军的其它几個分支全给灭了。理由居然是那些人反抗元朝,他则成了元朝的坚定拥护者!

  实际上当老朱独霸江南之时,北方的元朝内部已经打成一锅粥,连元顺帝也指挥不动,干脆卷铺盖跑回草原去了。朱元璋从南往北推一共只用了八個月時間,沿途除了洛阳基本沒遭遇到像样的抵抗。

  横着和世界比,欧洲用文艺复兴解放了思想,正从黑暗中世纪走出来,开始了大航海时代,坚船利炮已经到了家门口。

  還有用科考来约束知识分子思想,在這种规则下想出人头地就要从小无时无刻背诵规定內容,不许问为什么,谁质疑谁就是大逆不道。

  有叔叔和侄子为了家产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的、有兄弟俩你把我搞下去我再把你搞下去的、有十几年不和朝臣說话几十年不上朝的、有拿虎狼药当糖豆吃的、有炼丹成仙把自己折腾死的……

  一起创业的时候吃苦受累全无二话,唯独不能一起享福。只要创业成功了立马开始内斗,只要不是自己完全說了算就总觉得吃亏。

  结果過河拆桥的事情做绝了,也沒换来儿孙们的万世太平,反倒弄了一群個性十足的继任者。

  不杀了這些浑身反骨還特别有战斗经验的老伙计,把国家当成自己家宅基地的老朱肯定吃不香睡不着。生怕哪天一踹腿,皇权传不到儿孙手裡,勉强传下去了也坐不稳,分分钟還得被跟着自己打江山的骄兵悍将们抢走。

  历代皇帝但凡脑子裡沒水也明白一個道理,必须抓权!如果让臣子权力過强早晚会出大問題,而张居正就是這個問題的关键。

  达芬奇正在琢磨变速箱、伽利略正举着他发明的望远镜观察太阳系、哥白尼认为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布鲁诺为了坚持真理不惧生死……

  可是吧,表面的辉煌完全掩盖不住万历皇帝内心的烦躁。从十岁登基以来,与其說是和张居正治理国家,不如說是李太后和张居正一内一外操控着国家走向,少年皇帝连同冯保全是配角。

  老朱开国之后有段時間啥也沒干,专心致志的琢磨该用何种罪名把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弄死,也的确這么干了。手段之残酷、数量之庞大,前无古人……用刻薄寡恩来形容好像都不太够。

  竖着和歷史各时期比,明朝沒有唐朝兼容的气度、沒有宋朝发达的商业、也沒有春秋时期百花齐放的文化。别說科技发展,连诗词歌赋都在走下坡路。和唐宋八大家比起来,明朝的文化泛善可陈。

  从表面上看万历皇帝是少年天子,五岁册封太子、十岁登基,恰好碰上能臣张居正,還有不怎么飞扬跋扈的内官冯保辅佐,直到二十岁都是一帆风顺且成绩卓著的。

  再加上动不动就砍大臣头、脱了裤子打屁股、和上级說话要跪着、大兴蚊子鱼,直接就把华夏精英阶层的骨头给打断了,开了许多极端恶劣的先例。

  从此以后,在政见不同就是死的高危环境下,讲真话的人越来越少,整天琢磨上面爱听什么的人越来越多。朝臣们是能不干事就不干,因为干实事容易出错,一出错就会被别人借题发挥弹劾,很被动。

  沒了思想,還不能讲真话做实事,這样的朝代会进步才怪。也就是赶上了好时候,蒙古人忙于内斗沒功夫南下,其它几個游牧民族要不太远要不太弱,否则不用等满人南下早就该沒了。

  哦对,還有自己這個当了二十年太子,登基一個月就挂了的。父子猜忌、兄弟相残、后宫干政、宦官当权、无限党争,简直就是副活生生的人类本性图谱,丑态百出。

  待李太后年岁已高不再過问朝政时,完全亲政的万历皇帝突然发现自己和首辅的位置颠倒了。想干点啥都要张居正点头,還得时时刻刻帮忙擦屁股,应付满朝文武的不满情绪。

  如果张居正不死,万历皇帝可能還会继续忍耐下去。毕竟从小就被架空,早就习惯了老师的霸道,想反抗也沒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

  可是等张居正一死,权力出现了巨大的真空,万历皇帝就如毕了业的学生一般,撒了欢的开始着手抓权了。对张居正和冯保的清算,就是在宣告大权重新回归皇帝手中。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