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8 你花我錢了(一更) 作者:未知 譚菲扯扯脣。 她就發現了,她媽和她大姑……好像同一戰線出問題了。 要知道她媽可從來沒和人比過孩子的,反正她和譚準成績都那樣,也沒什麼可值得拿出來講的,其實你說她不喜歡譚鳴,但譚鳴就像老譚家的人,不出奇嘛。 “可別比這些沒用的,沒必要的事兒。” 吳湄:“哪裏是我要和她比,就一個小孩子這讓她講的,石韜多厲害成績多好,腦子有多靈,那麼靈我也沒見去參加什麼競賽拿什麼獎回來,就靠嘴厲害了?動不動就婷婷基因多好,我就是不愛和她一樣的,婷婷真那麼牛逼想當年就該上清華北大的,最後就上了個二本,連大美的學校都不如,也沒聽你二嬸總說大美怎麼樣。” 人家那讀書好的都不提,你一個半桶水總是晃。 不拿別人孩子作對比,她才懶得提吳婷婷優秀不優秀呢。 “愛說就說吧,我大姑那人你還不瞭解。” 吳湄哼:“不就上眼皮嘛,得踩着一兩個說話,過去我拿你錢我自然讓着你,現在我也不拿你什麼還叫你這樣踩我那就是賤。” …… 大過節難得老譚家的人又湊到了一起。 這回還真不是譚禾張羅的。 她張羅了也不會有誰給面子的。 這次是譚宗慶張羅的。 差不多挺久大家沒一張桌喫個飯了,譚爺爺譚奶奶那邊墓地要立碑所以把大家都召集到了一起。 下葬的時候趕上人家說不能立碑,就一直拖着沒立,但沒有個標識也不是那麼回事兒,這回找了先生看了看,然後找了時間。 錢呢,自然是不用大家出的,譚宗慶一個人兒都能掏了,但事兒還是得大家商量一起來。 老譚家該考的都已經考完了,再看看的就是譚豔譚鳴這一代了。 到目前爲止,考學最好的依舊是譚元樓,無論是成績還是學校,沒人能比得上。 想當年大樓就是光宗耀祖,現如今這個頂尖依舊被他把持着。 不說自己家,就說老譚家這一大家族,同宗同族的,沒有人比元樓更優秀了。 元樓孝不孝的就那麼回事兒,人家統計出席人才不考慮孝不孝順,所以被提的最多的還是大樓,大美到底是女孩兒,還是要差些。 除了元樓元美,這一家子工作要說好那還是吳婷婷,像是譚準這種賺的再多,講出去不夠威風。 是以,到目前爲止譚禾的地位還算是比較高的。 吳進超沒來,生譚宗慶氣了。 這平時都不太來往了。 自從叫譚宗慶和自己家親自走動被拒絕以後,吳進超就不太待見譚宗慶了。 也不圖你家有錢,你家再有我也不會佔便宜是吧,爲你安排前路你不肯聽,那還走動什麼,乾脆一點面子不給。 你老譚家立碑,那和我姓吳的有什麼關係,不來! 吳湄和譚禾一塊兒來的,譚菲開車順路就把譚禾接過來了。 大家談的挺好,元樓媳婦說這錢他們掏了,叔叔們覺得也沒什麼,你家確實有,也是最出息的,那掏就掏吧。 譚禾出聲反對了。 “既然是給爸媽立碑,那我們做兒女的就都得出,叫一個小輩出算怎麼回事兒。” 她也是姓譚的,也是這家的一份子,該花的錢她絕對不逃避。 還有就是,就像立碑這種事情她覺得是爲兒女積陰德的,出點點錢,如果能對婷婷的未來有點點幫助那自然好,沒有的話只要婷婷能平安,那花錢買平安她也幹。 這就稍微帶着了一點迷信的意思。 啥啥錢都是老二掏,你看老二現在過的。 譚禾覺得我也不差錢,我也不想省這個錢,我要求大家平均出。 其實立個碑也花不多少錢,譚禾說要大家一起掏,其他的人也沒什麼反對的意見。 那掏就掏唄。 元樓媳婦原本就是討公婆開心,才說這個錢他們來掏,不過既然大家說都掏那她自然就不管了。 飯菜都是顧長鳳準備的。 幾個妯娌回來肯定會伸手幫忙,倒是老五媳婦有點不太開心。 這不開心情緒持續了一段時間了。 譚玲唸書的學校不太好,勉強上了箇中專,中專啊,這年頭中專能幹啥啊。 她就不明白自己砸了那麼多精力那麼多錢進去,最後…… 譚玲那時候沒考,她就盼望着有一天譚玲也和二美似的。 有二美作爲先例,誰不喜歡養個這樣的女兒啊。 是不嫉妒顧長鳳,可看着羨慕啊。 自己沒能力得不到的,就想通過下一代轉變一下家裏的狀態,想着如果女兒出息了,是不是父母也能跟着借上光,這是大部分父母的心態吧,她覺得自己想的也不算是過分。 不說找個徐建熹那樣的,那樣的誰都曉得彷彿是天上的月,但賺錢方面二美當時也不太差啊。 結果譚玲……碎了老五媳婦所有的夢。 考學考的就不好,完了專業選的也不好,孩子的前途也沒有,現在能確定的就是,等着畢業就失業吧。 培養一圈,最後啥都沒培養出來,那她花的這些心思都怎麼算啊? 老譚家不是不出人才啊,怎麼自己家就不出呢? 人那孩子都挺出息的,到自己這裏就崩盤。 譚林能去學木匠,那譚玲學啥啊。 一想未來,女兒到年紀嫁人然後爲了柴米油鹽使勁,可能偶爾還得和父母伸伸手,一想腦袋就疼。 “喫菜啊。”老三媳婦看老五媳婦道。 其實能理解這種心情。 都是當媽的嘛。 她那時候壓根就不抱什麼希望,因爲知道自己孩子什麼德行,父母都不是特別優秀的人就別盼養出來個多優秀的孩子,做啥好事兒了給你這種命啊。 “嗯。” 譚禾看了老五媳婦一眼。 “不行就讓她學點什麼手藝。” 當大姑的給出謀劃策。 不學啥,那畢業就是失業,譚玲那學校就是混日子的,拿到文憑也等於白搭。 孩子和孩子也不一樣,那孩子被她媽養的有點嬌。 明明家裏條件一般,但花錢可敢花了,什麼東西都敢買反正最後有自己媽買單呢,譚禾是忍着沒說,覺得譚玲就是給養壞掉了。 婷婷念大學那時候,她給多少錢就花多少錢,就這樣每個月還能攢點呢,哪裏像譚玲,你家裏也沒礦還買這個那個的。 顧長鳳沒開口。 有些人你可以給點意見,有些人千萬別給。 人家不但不領情還會怪你。 老五媳婦說:“我想等她畢業託託關係,二嫂楊晨有認識的嗎?叫譚玲進個什麼單位,不太累的那種哪怕工資少就少點……” 女孩子有份挺體面的工作,那就不會嫁的太差。 心思動的快,就體現在這上面。 老五媳婦知道楊晨認識可多牛逼的人物了,就一個桌上喫飯有很多大人物,其實就是講句話求個人情的事兒,花錢的話他們自己認掏。 沒等顧長鳳說什麼呢,譚禾就搶話了;“譚玲那學歷進哪裏都夠嗆。” 連個本都不是,還指望進什麼好單位? 吳湄挑挑眉頭。 這話說的可夠傷人的了。 太傷人了! 這完完全全就是瞧不起啊! 老五媳婦倒是沒直接和譚禾起衝突,還笑了笑。 不過接下來她就沒理過譚禾。 溫淑芬叫譚準。 打算這份錢譚準出,母子倆在外面說什麼,過了會兒譚準帶着媳婦孩子就離開了。 溫淑芬拉着臉回了屋子裏。 男人們喝酒,女人們換了場地到隔壁房間閒聊,自動自覺分成兩派,吳湄和譚禾是一派,這些妯娌不願意和譚禾聊,老二老三老四老五坐在一塊兒瞎聊。 溫淑芬這臉色不好啊,過了一會就講了。 覺得自己這兒子就白養了! 譚準剛剛訓她,不只是訓還撂了狠話,告訴溫淑芬從今以後一毛錢都不會給她的。 兒媳婦給溫淑芬買了一雙涼拖鞋,今兒有點陰天飄毛毛雨,這不溫淑芬就穿了這雙鞋來,結果兒媳婦都沒說什麼,譚準看見不願意了。 覺得自己媽糟踐東西。 給你買好好的鞋,下雨你給我淌水? 就數落自己媽兩句,覺得自己媽都那麼大歲數了,心不知道放在哪裏。 “新鞋你就下雨天穿?” 溫淑芬看看腳:“涼鞋不就下雨天穿的嗎。” 譚準:“花幾大百給你買的,結果你就糟踐,下次什麼都不給你買了,你壓根都不當好東西用。” 這鞋他媳婦兒給丈母孃和他媽買的是一樣一樣的,譚準見他丈母孃就穿的可金貴了,那鞋就和新的似的,但他媽腳上這雙就和舊鞋一樣,還給你蹚水,他看了就覺得不爽。 換季啊譚準就拿錢叫老婆陪着他媽去買衣服,還偶爾給零花錢,結果買完衣服他媽拿着錢又偷摸出去買衣服,買完還不認,被他抓現場才能認,譚準就不明白了,買那麼多的破衣服幹什麼啊? 他媳婦這個年紀都沒他媽買的多,是不是有點過? 給你錢是叫你攢着的,萬一將來生病什麼的那手裏得有錢啊,結果他媽全部糟踐光。 各種看不慣自己媽。 溫淑芬呢,性格也不是能聽別人話的,你說什麼我就隨便聽聽,我要買你攔不住,你讓我做這個我就偏要做那個。 譚準一撂狠話,她就急眼。 完了就想是不是丈母孃那頭攛掇的啊? 不然兒子以前還挺好的,這怎麼現在就這德行了? 溫淑芬:“成天就和我算計這點錢啊,你買菜買多了浪費了,多喫幾樣水果你就是太奢侈了,我買幾件衣服他都要管,就沒他管不到的。” 你說哪裏有兒子這樣盯媽的? 你媽這是犯人啊? 過去條件不好,她就沒穿到過什麼,好不容易兒子現在出息了有未來了,這手裏有點錢不趁着現在穿,還等到什麼? 怎麼就買幾件衣服,孩子就這通不願意呢? “成天把我當犯人一樣的看,完了就和他丈母孃比,什麼他丈母孃多節儉,我養他養到現在,我還不穿過兩年我死了個屁的。” 大家七嘴八舌勸。 譚禾就挺不贊同溫淑芬這種理論的。 家長有錢都是爲了兒女,你穿再漂亮有啥用? 誰看你幹什麼啊。 還怪譚準生氣。 本來就是嘛,不說你省喫儉用點,你還大手大腳。 譚準和媳婦回程,氣就不打一處來。 他和他媽也是積怨已久。 從他能賺錢以後,他就發現他媽的消費觀徹底變了。 拿到錢不是買這個就買那個,很喜歡享受。 享受沒錯,大有錢的你怎麼花他都懶得管,可他們並不是那種大有錢的人家啊。 他媽現在不上班,靠他爸一個月工資四千多,正常這是足夠花的,甚至人家還能攢點,結果他媽就不夠,還得每個月他搭。 譚林的錢也都是用體力換回來的,大夏天木匠也遭罪啊。 頂着高溫作業,趕上中午熱,能熱死你,就這樣賺點錢,結果他媽還總挑他,說他摳? 啥叫不摳? 錢都給你花啊? 他這得供房還得管老婆孩子,爸媽年紀還沒那麼大呢吧,就指望他了? 越想越氣。 媳婦就勸他:“媽就是看下雨,涼鞋也就一季的事兒。” 其實涼鞋現在也不貴,反季節的時候更便宜,當時她看中一雙一百多塊錢的打折款,但譚林跟着她去的,覺得那鞋太便宜了,最後就買了五百多塊錢的這雙。 那買就買了,她覺得鞋都給人穿了,還管那麼多幹啥。 “我五百多給她買雙鞋就穿一個夏天?” 媳婦不吭聲了。 勸不了。 丈夫呢,那錢都是從汗水裏賺出來的,所以格外仔細,婆婆呢現在覺得自己人到中年了,在不花錢就沒啥機會了,啥好東西都感興趣,但感興趣就得有鈔票啊。 “我真的是不明白她,跳個廣場舞三天兩頭買衣服,那些破衣服她能穿嗎?” 一比賽就要換服裝,貴倒是不貴,可架不住總買。 買了新的那舊的就扔在一邊,譚林見不得這些。 他就覺得他媽變了,變敗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