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那位大人?
眼下党项人還未崛起,回鹘人才是這西域之地的最强势力,他们自然不敢阻拦天睦可汗之子仁美的骑兵队伍。
仁美的队伍走的是丝绸之路的商道。
一路上,刘子骥见识到了许多穿着奇特的商人。
有党项人、有吐蕃人、有中原人、也有大食人。
大食人,当然就是来自极西之地的阿拔斯王朝。
阿拔斯王朝,也就是阿拉伯帝国,在五十年以前怛罗斯之战后,便进入中原人的视线之内。
但阿拔斯虽胜了怛罗斯之战,却被南方的大秦王朝打了個措手不及。
秦将白起采用迂回袭敌,击其薄弱的战术,将阿拔斯冗长的补给线断掉。
并且坑杀阿拔斯士兵十万余人。
至此,阿拔斯东进的愿望落空,转而与唐媾和,开启了以商业牟利的策略。
但阿拔斯与唐时是媾和了,与秦国的梁子是结下了。
至今接近五十年過去了,阿拔斯与大秦仍旧是征战不休,仇恨也根深蒂固。
甚至在遇到刘子骥以及巴戈的时候,那些大食商人都要看看他们的衣服是不是秦国的风格
在随着仁美在商道走了一路,巴戈与刘子骥這才有惊无险地到达甘州。
甘州還是那個甘州,但却已经不是河西节度使辖下的甘州了。
時間是可以打磨一切的。
三十多年前的甘州人民,可以很骄傲地說自己是大唐的子民。
可当收复河西十一州的张议潮,被唐朝皇帝软禁在长安致死之后,大唐民心已失。
曾经的大唐子民,完完全全变成了今天甘州回鹘的子民。
进了甘州城之后,仁美便率队离开。
而刘子骥,则是跟着巴戈朝着城内的某個方向走去。
他们要去的,自然就是出发前商议好的聚集之地。
而指引他们前往聚集之地的,则是沿途的通文馆特有的标记。
走在街道之上,刘子骥略一沉吟。
“都尉大人,我怎么觉得這仁美是在拉拢人心呢?”
“拉拢人心?”巴戈朝着刘子骥這边看過来,說道:“他一個回鹘人,为何要拉拢中原人的人心?”
“中原人又如何?回鹘人又如何?”
刘子骥看了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沉吟道:“你看看這甘州,什么人沒有?在這河西之地,各族频繁通婚,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按你這么說,這仁美之所以会护送這么多中原来来到甘州,是为了给自己立下一個招贤纳士的好名声?”巴戈沉吟片刻,說道:“那個狄银的手下之所以会送我們良马,也是這個原因喽?”
刘子骥轻轻点头。
他心中的想法還真是這样。
但毕竟這也只是猜测,這猜测是真是假他也不敢肯定。
走着走着,他们便离开了闹市,来到了距离聚集地大约還有一公裡的地方。
這裡的人,已经很少了。
忽然,一道破风之声顿时在他耳边响起。
迅雷不及掩耳之间,刘子骥拔剑一拨。
哆地一声,袭击而来的飞刀便沒入旁边的木门之上。
他立刻朝着飞刀看去,却发现飞刀之上竟串着一张布條。
巴戈倒是眼睛一眯。
她走到飞刀所沒入的木门处,将其拔出,拿出布條。
将布條上的內容閱讀完毕后,巴戈皱起了眉。
“看来聚集地是不能去了。”
一听這话,刘子骥顿时将目光投去。
“都尉大人,您這话是什么意思?”
“我們要去一趟狄银的府上了。”
作为天睦可汗的二儿子,狄银的府邸自然不会落魄。
這府邸纯纯的中原建筑风格,看样子之前应该是某個大户所有。
只不過回鹘人南下之后,便为狄银所据有。
来到狄银的府邸面前,两人却被人给拦了下来。
拦住他们的人自然是狄银府上的门卫。
秃发戴毡冠,卓圆领窄袖袍,八字髭须,柳叶形眼,面形浑圆,服色青绿
从他们的服饰上来看,无疑是回鹘人。
而且地位還不低。
不過倒也是。
都說宰相门前七品官,能给可汗之子做门卫的人,身份总不可能太低。
有多少人抢着做门卫,還排不上号呢!
“此处乃是狄银殿下住所,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刘子骥在后面看了巴戈一眼。
巴戈走上前,从随身的包袱裡拿出了自己的红蛇。
见到這條红蛇,两個门卫脸色顿时一变。
两人对视一眼,旋即恭敬說道:“大人裡面請。”
进门之后,两人竟然见到了一大堆中原打扮的人。
這些人人皆黑衣,看样子他们扮演的角色似乎是护卫。
刘子骥虽然有些意外,但也并未多问什么。
他们跟着一個门卫弯弯绕绕走了一会,便有一個五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走了過来。
见到巴戈,中年人便抱拳道:“两位客人是太原来的吧?老夫骨咄,是這裡的管家,在這裡有礼了。”
這中年人的名字明显就是回鹘名字,可他的举止却都像是中原人一般。
這不禁让刘子骥感到奇怪。
“原来是骨咄管家,失敬。”
巴戈敷衍似的抱了抱拳。
虽說通文馆讲究先礼后兵,但巴戈却是個异类。
她是個女人,才不会像其他人那样故作文绉绉的。
骨咄对于巴戈的随意也不以为然,笑了笑便道:“两人請随我来,那位大人可是已经等候你们多时了。”
那位大人?
刘子骥满心疑窦,但并未多问什么。
他们跟着骨咄一路弯弯绕绕,最终来到了一处厅堂内。
厅堂的正上方,坐着一個短小精悍、目光如炬的汉子。
他身上的衣裳装束,与刘子骥见過的可汗之子仁美,简直如出一辙。
只要不是蠢人,都能猜出他的身份。
天睦可汗之子,狄银。
不過,对于见到狄银,刘子骥并不惊讶。
他惊讶的是狄银下方的一堆人。
這一堆人大约有七八個人。
他们的装扮,大部分都是身穿白衣,脸上戴着奇特的脸谱面具,胸前挂着一個刻着“文”字的牌子。
对于這些人,刘子骥比较熟悉。
因为他们同自己一样,都是通文馆的杀手。
而坐在這些杀手前面的人,便是通文馆三巴之一的巴也。
以及通文馆礼字门门主李存礼。
。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