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程旭的隱忍不發
面前的程旭讓姜蓮珠險些以爲自己找錯了人,在她的印象中身爲首領的人通常身上都有做事果決的個性。
“這位姑娘,你沒資格在這裏指責我的爲人處世的原則!”
程旭有些惱怒,他將茶盞重重地擲在了桌子上,看着面前對他步步逼迫的姜蓮珠與廖雲川,冷笑着反駁道。
“二位從來都沒有爲了自己的魯莽行事而痛徹心扉的失去過什麼,自然是覺得做事情只需要果敢就好,殊不知每一件魯莽的決策背後都存在着巨大風險。”
“本將軍不想要爲了不確定的解決,而且冒這個不必要的風險。”
程旭身爲將軍,也曾經年少輕狂過,並非打從一開始他就是這樣瞻前顧後,多番考量。
但是,自從家中的父母身故以後,才知道果敢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從前的他父親母親倒是果敢了,可最終讓他程旭家破人亡。
至此,程旭便知曉行事需得謹慎爲之。
“不必要的風險?程將軍,莫非曾經幫助過程將軍的襄王府一家上上下下幾百口人的性命,也是你口中所謂的不必要的風險?”
姜蓮珠不同意程旭的這番說辭。
人命是最重要的東西,而人只有活着纔有未來。
餘下的都是空談。
“將軍可知道,那蕭丞相的本性?他從來都是心狠手辣,不擇手段,你莫不是要親眼看着襄王府一家無辜遭逢劫難,含冤而終?”
“將軍,你一生爲了這天下間的百姓戰場廝殺,馬革裹屍的拼命,從前你所做的一切全是爲了讓更多的人過上安生日子,而襄王府中那幾百口人,他們也是這京都裏的黎民蒼生,你忍心用他們的性命做出妥協嗎?”
姜蓮珠很失望。
她原本以爲見到了程旭,對方的個性即便是謹慎小心,也萬不該是眼前程旭的這般模樣。
“蕭丞相是何樣的秉性,我自然是知曉。”
這句話程旭說得很輕,若非這茶攤子客人已經走得七七八八了,姜蓮珠恐怕就要錯過這一聲輕嘆了。
這個世上若是真的有人恨蕭丞相入股,那個人一定是程旭。
因爲他的父母就是被丞相所害。
身爲程家人,他絕對不會輕饒了丞相,但眼下不是時候,如果不能對蕭丞相一擊斃命的話,那麼任何的證據擺在他面前都是沒有意義的。
“我知道你們兩個人是真心爲了襄王府的回去前來尋我。”
“但是,我不能夠答應你們的請求。”
程旭再次表明了立場。
京都中對於廖雲川跟襄王府之間的熟稔親近這件事情,程旭從前便有所耳聞。
而姜蓮珠跟襄王府也有着關係匪淺。
看在面前這二人特意將他約出來真心爲着襄王府平反的份上,程旭臨了給二人透露了自己對於襄王府的後續安置辦法。
“陛下深知襄王府乃是被人冤枉,所以不會直接處死襄王府一家,我已經在朝廷上四處打點,屆時有人會站出來替着襄王府一家說情。”
“陛下順勢爲之,襄王府一家即便是沒有你們手上的這些證據,也只會判一個流放的罪名。”
“今日你們二人對襄王府真誠以待,我也在這裏向你們交個底,襄王府一家在流放以後,本將軍可以保證他們餘生再不會被權勢紛擾,將會在一個寧靜的地方,富足安樂的過完他們的後半輩子。”
“你們都是深知襄王爲人的,他從來無心與權謀鬥爭,流放後遠離權利糾紛對他們而言最好。”
程旭雖然不答應以姜蓮珠和廖雲川的方式幫助襄王府。
但他對於這件事情也不會袖手旁觀。
“……”
姜蓮珠聽完這些,並沒有規勸程旭。
因爲這一番的交談下來,她已然是知曉面前人不會輕易的改變他的想法。
與此同時,姜蓮珠也不會贊成程旭的做法。
一個明明沒有做錯事情的人,被人下了天牢,受了折磨,最終還要無緣無故的遭遇流放酷刑,即便是最後真的像程旭承諾的那樣,姜蓮珠也一樣不覺得這是對襄王府好。
襄王和世子雖然無心朝堂的權利糾紛,可這不代表他們需要揹負污名過一生。
“程將軍,我只知道襄王府一家四無辜的,無辜的人應該洗清冤屈,立刻釋放!”
姜蓮珠將桌子上的證據收了起來。
“程將軍既然與我們道不同,那我們就自己各憑本事去洗清襄王府的污點,三日後開朝日,我會帶上已經收集的證據,親自向陛下陳情襄王府的冤屈。”
廖雲川更是直接坦言。
他如今在明面上是個死人,如果他在人前現身,那是做好了豁出去一切的準備。
“今日打擾程將軍,告辭。”
廖雲川和姜蓮珠直接起身離開,程旭此時難得眉眼中有了訝異。
其實,程旭在還沒有到達京城之前,就已經知道了姜蓮珠爲了襄王府的事情一直在打探他的消息。
襄王府與他之間的淵源,是他程旭變成了幫襄王府洗清罪名的一大助力。
他以爲自己拒絕了二人以後,按照此前姜蓮珠迫切打探消息的做法,他們無論如何都不這麼輕易的放棄纔對。
“姑娘費了好一番功夫纔跟本將軍見上一面,難不成就這樣半途而廢,我還等着聽你們勸我拿出證據,跟你們一起扳倒丞相府?”
姜蓮珠心中嗤笑。
這程旭還真的是有夠奇怪的,他們進,他退。
如今他們放棄了,程旭倒是向前邁了一步。
“程將軍,我此前是幹方百計想要見你一面,不過,那時也是因爲我夫君在爆炸中喪生,加之我手中沒有證據,我需要程將軍雪中送炭。”
“而現在不同,我們手中已經掌握了證據,將軍手中的證據只不過是錦上添花罷了,今日前來,也是想要在彈劾丞相那日痛打落水狗罷了。”
“將軍既然不願意,自是不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