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柔桡轻曼
晨曦微露,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大户人家张灯结彩,房檐下挂着灯笼,门上贴着专门請人画的辟邪守家的门神画。

  穷苦些的百姓,也只能买些红纸回来,請附近的秀才举人老爷帮忙写一副对联,還只能贴在大门上,大门上在贴上两张倒着写的福字,意味着来年福气到。

  快過年的时候,许多秀才跟举人老爷都会免費帮人写对联。

  裴家前几天就买好了红纸,写了好几幅对联,不仅大门贴上,院子裡的厨房堂屋西厢房那边也都贴上了。

  就连厨房旁边的木棚子上也贴了一副,写的都是些五谷丰登,阖家欢喜這样的,還写了不少倒福,门上都贴着。

  对联自然是裴危玄写的,字迹像苍松劲枝般,连许沁玉不怎么懂书法的人都看出他這字实在写的很有气势很好看。

  许沁玉煮了点贴对联的浆糊,浆糊用完时候所有的对联跟福字刚好贴完。

  裴嘉宁惊叹道:“四嫂真厉害。”

  煮的浆糊都刚好够贴对联,不多也不少。

  许沁玉笑得眉尾轻扬,那可不,她对份量的把控那是游刃有余,东西一入手,她就能知道几斤几两,分毫不差的。

  贴完对联跟福字后,许沁玉简单煮了個朝食。

  朝食她煮的阳春面,上面窝着個荷包蛋,沒有小青菜,她就用的白菜,最后撒几粒葱花,清淡爽口,汤是清的吃起来却鲜得很。

  自然還有邵哥儿的份,還是柱子過来,柱子今日也穿得新衣裳,见到裴家人,喜气洋洋說着過年的吉祥话。

  等柱子走后,许沁玉也开始准备暮食吃的年夜饭。

  這是待在這裡的第一個新年,对许沁玉和裴家人来說,算是都有着很大的意义。

  所以這顿年夜饭,许沁玉打算做丰富点。

  時間還早,她现在也就是把食材都处理好,等到下午时候才开始做年夜饭。

  她准备了不少食材,猪肚,老鸭,桂鱼,這桂鱼還是前几日她特意让贺老伯帮她留意的,這裡也有桂鱼,但不知是水质原因還是什么,比较少,青鱼跟鲫鱼是最多的,另外還有其他好几种鱼类。

  桂鱼在所有鱼当中是鱼刺最少,腥味最小的,所以一些大的酒楼也会有做桂鱼的,但喜歡吃的人似乎還是不多,也可能是味做的不太对。

  所以桂鱼也是所有鱼类当中最贵的,青鱼鲫鱼一文钱一斤,它十来文钱一斤。

  除了這些食材,還有羊肉。

  家中一共六口人,许沁玉沒有做太多的菜,做太多的话接连几天都要吃剩菜,不管味道多好的菜,只要隔顿了,味道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她做炖了老鸭猪肚汤,這個是早早的炖上了,搁在砂锅裡文火慢炖着,炖到吃暮色时,汤鲜肉烂,滋阴降火,可以配着羊肉一起吃。

  另外還有道松鼠鳜鱼,便是用的桂鱼做成的,鱼骨分离,鱼肉雕花,调味腌制后挂上蛋黄下油锅炸,最后摆盘浇上熬好的糖醋汁,吃起来酸甜开胃,小孩们更喜歡這种酸酸甜甜的菜品,還沒有鱼刺,可以放心吃。

  羊肉比较膻,這裡的羊肉味膻,要草原那种地方养出来的羊膻味沒那么重,可以清蒸着吃,配着韭菜花或者蘸料,肉嫩不膻,吃的是原滋原味,這边的羊肉最好炒着炖着或者烤着吃。

  所以许沁玉就用羊排骨炖了萝卜,炖煮可以更好的去处羊肉的膻味,吃着也很香。

  另外還有几道炸菜,上锅热過就能吃了,或者羊肉锅子吃到最后加点高汤,放点炸肉丸子,萝卜丸子,一些其他的豆芽豆腐等等配菜都能吃。

  除了几道大菜,许沁玉還做了道八宝糯米饭。

  八宝糯米饭,每個地方的做法還不相同,她這做的是甜口的,是宁波那边的传统名点,用的是糯米配以豆沙枣泥跟其他几种干果還有猪油做成的,颜色漂亮,吃起来更是绵甜软糯的。

  最后清炒了個豆芽,配着葱段炒的,清脆爽口。

  许沁玉做年夜饭时,裴家人也都待在厨房要么打下手,要么看着火,一家人很是温馨。

  今儿過年,一家人還特意换了新衣裳,虽买的薄袄,不過裡头都穿得有其他衣裳,倒也不会冷。

  以往裴家什么样的绫罗绸缎沒穿過,即便最珍贵的蚕丝云锦也都穿腻了,這会儿两個小孩却时不时的摸摸新衣裳,许沁玉都忍不住有点心酸。

  等到暮食时,各家各户都想起燃炮竹的声音。

  自然,這裡是還沒有火药沒有鞭炮的,過年燃烧炮竹都是烧的竹子,竹子烧起来会有噼裡啪啦的声响,過年放炮是为了吓唬‘年兽’,年兽的故事由来已久,连這裡都有年兽的传說。

  饭菜都已经做好,裴家人帮着把饭菜端到堂屋,裴危玄去院子裡面烧了竹子。

  竹子是晒干的,前几日特意买的,過年时候有人卖,一文钱两根。

  等到裴危玄用火折子点燃了竹子,竹子燃烧,发出噼裡啪啦的声音,别說,還真跟放鞭炮差不多。

  许沁玉抿唇笑了笑,倒是让她有些想起在孤儿院时候,過年时院长妈妈也会放鞭炮,一群小朋友躲在饭厅裡叽叽喳喳,等到放鞭炮时一群小朋友都捂住了耳朵,满眼放光的看着外面的院长妈妈放鞭炮。

  其实他们那群小孩,虽然小时候总干架,但哪有孩子小时候不干架的,长大后关系倒還挺亲近的,有几人也是经常联系,是她为数不多的朋友。

  烧過竹子,大家进了堂屋吃饭。

  六人都上了桌,连凤哥儿也芫姐儿也坐在桌前。

  许沁玉前几日還做了糯米酒,糯米酒也叫甜酒,糯米浸泡几個时辰,蒸熟后盛在木桶裡,加点掰碎的酒曲和冷开水,把糯米饭压实,挖個心出来等着发酵出甜甜的酒水就可以了。

  甜酒最主要的就是温度发酵,這天气太冷,她都是放在厨房灶台那裡发酵的。

  這裡也是有酒曲的,不過挺贵的。

  甜酒喝起来酸酸甜甜的,她发酵出来的糯米酒味特别正,几乎沒什么酒味,可以当饮子渴水喝。

  饮子渴水差不多就是饮料的意思。

  当然,毕竟是用酒曲发酵的,度数低酸酸甜甜那也算酒。

  小孩儿是半点不能沾的。

  她们大人当然能痛痛快快的喝上几碗。

  几人的碗中都倒上甜酒,许沁玉端起碗,笑眯眯道:“娘,宁姐儿,四哥,凤哥儿,芫姐儿,新年快乐,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健健康康,万事如意。”

  几人端起眼前碗,闻氏跟宁姐儿眼眶都有点红红的,說了吉祥话,大家把碗中的甜酒一饮而尽。

  凤哥儿和芫姐儿不能喝甜酒,许沁玉给她们泡的糖水。

  沒遇见牛奶羊奶卖,不然還能给两個孩子做点奶茶喝。

  一顿丰富的年夜饭,配上甜甜的甜酒,大家吃的特别尽兴,几道菜都沒剩多少。

  凤哥儿跟芫姐儿最喜歡的就是松鼠鳜鱼跟糯米八宝饭。

  糯米八宝饭许沁玉不敢让他们多吃,一人就一小碗,不然怕积食儿。

  吃過年夜饭,闻氏去厨房把碗筷都洗了,還让玉娘他们出去逛逛。

  闻氏就沒去,她留在家裡守夜。

  许沁玉难得歇息,又是過年,自然也想出去转转,何况镇上也就過年会有夜市,平日裡可是沒有的。

  夜市也就东街西街那边的乡绅富豪们办的,有些猜灯谜的,都是免費的,只要能猜到灯谜就送花灯,有裴危玄在,灯谜那是一猜一個准,许沁玉,宁姐儿,凤哥儿跟芫姐儿都是人手提着一個花灯。

  還有不少小商贩,卖吃食的,卖首饰,卖各种小泥人小玩意的,数不尽数,本来還想跟凤哥儿和芫姐儿买点小玩意,两孩子都不愿意要,最后也就逛了一圈,大家就回了。

  接着年初一,许沁玉在這边也就跟夏家关系好些,两家相互拜了年。

  接下来几日,许沁玉也沒什么活儿做,都是在家歇着。

  …………

  且說裴家這個年過的温馨,闻家便不一样。

  闻家也是第一年在边城過年,家中沒了奴仆和厨娘,過年时候的年夜饭都是由着三房,還有两位老姨娘一起做的。

  三房的老爷是庶子,白姨娘所出,娶妻孟氏,孟氏身份不高,当初也是小门小户的姑娘,這些年跟三房老爷闻子啸也算恩爱,生了两個儿子一個闺女,闺女闻蕴桃就跟大房的闻蕴灵小上一岁,也快十五岁了。

  所以三房也就孟氏跟闻蕴桃還有两個老姨娘做的年夜饭,准备一家三十来的年夜饭,又沒专门学過厨艺,味道可想而知。

  闻家三十多口人,年夜饭都在客堂吃的,也分了三大桌坐着。

  桂姨娘跟白姨娘這边的三房坐在一起,年夜饭的味道实在不怎么样,大家吃的沒滋沒味的。

  三房老爷闻子啸不在,他来到边城后就自己在外面找活儿,虽然三十来岁,但有点武艺傍身,什么活儿都干,偶尔還去山上捕些猎物来卖,但每回拿回家的钱不算多,一個月二两银子都沒,闻老太夫人总怀疑他是不是偷偷赚了银钱但沒有全部上交,可总不能翻找庶子的身,她還干不出這事来。

  闻子啸過年也不在,不知道在外面做些什么。

  闻老太夫人吃着這些沒滋沒味的年夜饭,心情不太好,又见老三不在,忍不住板着脸问孟氏,“老三怎地還沒回,大過年的,你這個做人媳妇的也不管管自己的男人。”

  孟氏温温柔柔的說,“回母亲的话,老爷在外作甚,我也不怎么清楚,应该還是在外头赚钱,家裡头也沒個营生,老爷也是担心家裡头坐吃山空,虽每月拿回来的银钱不多,但比普通人家强多了,总要慢慢来。”

  闻老太夫人便有些不想跟孟氏說话,不管你跟孟氏說什么,她都温温柔柔,可语气温柔說出来的言语却总也让人心情不爽快,你继续训她,她也低头认错由着你训。

  闻老太夫人本来還想训下三房的两孙子,闻顺成闻顺功来着,因为前几日他们把灵姐儿扔在路上不管,過年好不容易逮着他们,但有闻老爷子在,又是大過年的,她要触這個霉头训孙子,闻老太爷都不会给她脸色。

  别看闻老太爷平日裡不怎么做声,但闻老太夫人還是挺怕他的。

  闻老太夫人只能作罢。

  一大家子默默吃着年夜饭。

  闻蕴灵吃了两口就不愿意吃了,太难吃了,還不如外头小摊子上买的吃食。

  桂姨娘跟着三房這边坐一桌。

  桂姨娘吃饭时就一直有些咳的,怕被人听去,她只能压低了声音咳嗽,但大家都在一個屋用饭,如何听不见,闻老太夫人实在烦了,忍不住說,“桂姨娘,你怎地回事,一直咳嗽,你這样咳嗽還有沒有规矩,让不让人吃饭了?”

  桂姨娘低声說,“许是前两日耳房的窗牖有些漏风,夜裡吹了风有些凉着,過两日应该就好了。”

  闻老太夫人還想說些什么,闻老太爷皱眉道:“成了,大過年的,别說了,都赶紧吃吧,吃完守夜的守夜,孩子们也能出去夜市上转转,记得早点回来。”

  一家子這才继续吃饭,不敢再說话。

  桂姨娘還是有点咳,白姨娘有点担心的看了她一眼。

  吃過饭,闻老太爷跟闻老太夫人還有大房二房的就先撤了,三房留下收拾。

  白姨娘担忧道:“桂姨娘,你沒事吧?”

  桂姨娘摇摇头,“沒事,妹妹别担心,许是過两日就好了。”白姨娘還比她小点。

  在這府中,她跟白姨娘感情是最好的,但這事儿她也不敢跟白姨娘說,等她离开,白姨娘還有老三护着,她知道老三并不是個软弱任由人拿捏的,到时候闻家肯定是要分家的。

  分家了,老三肯定会把白姨娘接過去一直住,就是肯定也不好接走,恐怕老三也得出点血。

  何况,闻老太夫人只是想拿捏她,并沒想要白姨娘一直在自己跟前碍眼,因为闻老太爷年轻时候很宠着白姨娘,闻老太夫人巴不得白姨娘离开。

  白姨娘点点头,小声說,“要不明儿找個郎中瞧瞧,我這裡還有点碎银子。”

  不用說,肯定是老三偷偷给的。

  桂姨娘摇摇头,“不用,缓上两日就好了,真要不舒服,我就找老太夫人拿钱找郎中。”

  两個老姐妹說了会儿话,就去厨房洗碗,白姨娘還让桂姨娘多休息,不用忙了,桂姨娘却不愿意,想帮着早点把活儿干完大家都能歇息。

  ………………

  许沁玉在家歇了好几日,整個人都舒服不少,到了初六,她打算在歇息上一日,明日就去码头上看一眼然后买食材继续摆摊。

  去码头看一眼,是瞧瞧商船還在不在,過年這几日都沒在下雪,天儿也比之前暖和,运河上的冰要是化了,商船肯定不会继续停留,会离开的。

  不過沒了商船,应该也会有其他商队来来往往,朝食摊子应该還是能做,要是码头人不多,她朝食摊子打算停段日子,她也不能去东街西街那边卖肉夹馍和江米肥肠,会缓上一段時間,至少等把桂姨娘接回来家再說,不然怕中间出什么差错,毕竟闻家人就住在东街,桂姨娘還沒接回,還是稳妥点好。

  早上刚吃過朝食,许沁玉坐在院裡晒太阳,听见敲门声,過去开了门一看,竟是徐孔目。

  她惊讶道:“徐大人,您怎么来了。”

  徐孔目朝许沁玉抱拳,“過年還上门叨扰,還請小娘子见谅,今日上门其实是想請小娘子上门做一桌宴席,小娘子放心,食材都有,等宴席做好,会奉上十两银的工钱,這桌宴席也是宴請上峰的。”

  他的上峰自然就是源宝镇的县太爷,也算每年惯例,每年過年都会請县太爷上门吃宴,也是過年待客。

  之前都是从东来居买了吃食回来,但他吃過许小娘子做的吃食,惊为天人,所以才想今年請许小娘子上门做的。

  十两银子呀?

  许沁玉眼睛一亮,她辛辛苦苦摆十天摊也就勉强赚個十两,去做一桌宴席就有十两,自然是愿意的。

  “许大人,我自然愿意。”

  徐孔目神情也松了两分,笑道:“那小娘子先同家裡人說上一声吧。”

  徐沁玉回屋跟裴家人說了声。

  裴家人也都认识徐孔目的,闻氏不放心,還是喊了裴危玄跟着玉娘一块過去的。

  裴危玄在家也沒什么事儿,便跟着玉娘一起去了。

  徐孔目也知让小娘子一人跟着他上门不太好,见到裴危玄跟着他也放心些,两人见面微微颔首了下。

  三人出了桂花巷,直接上了马车朝着西街而去。

  徐家有马车,虽平日用的不多,這会儿也是徐孔目亲自赶车。

  很快就到了徐家,徐家住在西街阳丰巷,两进的宅子,刚好够一家人住。

  进了徐家,徐孔目停了马车,带着两人直接過去厨房。

  徐家厨房很宽敞,买了不少食材,鸡鸭鱼肉,羊肉猪肉,竟還有块牛肉,蔬菜方面除了常见的萝卜白菜豆芽豆腐,還有莲藕山药竟還有一小篮的荸荠,這可是個精贵物,比猪肉都贵,也算是水果,并不是西南這边特有的,要从外地运過来,也就饶州城有,应该是徐孔目托人特意从城裡买来的,牛肉应该也是从饶州城买的,镇子上她就沒见有卖過的。

  古时候的牛肉是真的难买,牛是耕地的,很是金贵,官府也不许私人杀牛,只有牛病死或者出意外死掉才会杀了卖牛肉,但官府還会派仵作检查牛到底怎么死的,就怕有人故意杀牛,随便屠宰牛可是要打板子关大牢的呢。

  除了這些,還有些干货,還有一小篮的河虾。

  這裡是吃虾的,也只有河虾吃,但河虾個头不大,大多数人家也就是一锅煮了,就掐着尾巴吃,也就一丁点的肉,有些嫌麻烦的,直接连头一起嚼嚼吃了,不会做味道就不太好,所以一般人家也不爱买着吃,觉得吃這些干巴巴的不如割上二两肉吃吃呢。

  小河虾的价格不贵,几文钱一斤,但個头很大的河虾可就不一样,能卖到二十文钱一斤。

  但就算如此,大多数人家有這二十文钱,更愿意买猪肉吃,特别吃肥点的猪肉,觉得有油水,河虾吃起来一点油水都沒有。

  但大河虾很难捕到,眼前這小篮的河虾就挺大的,就算剥出虾仁都很有吃头。

  除了這些食材,调料也都有,竟還有不少香料放着。

  看到這些食材,许沁玉跟徐孔目道:“徐大人放心吧,包在我身上,敢问大人上峰可有什么忌口的?”

  徐孔目想了想,他家上峰很好相处,也沒什么忌口的。

  “倒是沒什么忌口的。”

  许沁玉点点头,“好。”

  徐孔目宴請上峰应该是暮食时,這会儿也就刚巳时,還有几個时辰,時間是很足够的。

  徐孔目看了会儿,忍不住說,“许小娘子能不能在做上一回肥肠鱼。”

  他吃過一回,对這道菜是念念不忘的,特别对他的胃口,家裡连下水都买回来了。

  许沁玉失笑,“好,大人放心吧,我一会儿就把肥肠洗出来先卤好。”

  她打算先把食材都处理好。

  徐孔目见许小娘子开始忙碌起来,不再打扰,离开厨房。

  他過去前院,妻子向氏见状忙问,“可是把人請来了?”

  徐孔目点点头,“請来了,已经在厨房忙了起来。”

  向氏還是忍不住有点担心,“真能成嗎?”

  她沒有跟徐孔目一样吃過许小娘子做的其他吃食,就吃過许小娘子做的鱼,那些红烧鱼,鱼丸子跟鱼头的确沒话說,味道真真是极好,可总忍不住有点怀疑,毕竟许小娘子才十五呢,跟她家云兰一样大,真能掌勺嗎?其他菜肴真能做的比东来居的厨子還好吃嗎?

  虽上次她也這么提议過請许小娘子掌勺,但临到头,還是有点点担心。

  徐孔目安慰妻子,“娘子也放心吧,许小娘子不会让咱们失望的。”

  他可是吃過许小娘子做的菜,不然他也不会相信一位十来岁的小娘子有如此手艺。

  旁边的徐云兰听着爹娘的话,也忍不住对這跟她差不多大,却有一手极出色手艺的小娘子感兴趣。

  她偷看爹娘,发觉爹娘沒注意她,抱着小侄儿喜哥儿瞧瞧溜到了后厨。

  到了后厨,徐云兰瞧见個瘦瘦的但面容俏丽的小娘子正在后厨忙着。

  许沁玉也发现了厨房门口抱着個小孩儿偷偷看她的姑娘。

  她朝着那姑娘笑笑,又继续忙活着手中的活儿。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