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穿成外室后我只想种田 第15节

作者:未知
第22章 羊杂汤 晌午时便收了摊,连苏记今日准备的吃食数量都比平日少了许多,好早早收了摊,预备着晚上好好過中秋。 中秋佳节,美味饭菜是必不可少的。 苏玉锦让艾草和柳妈妈等人去福运楼买了酒香椒盐肘子、锅烧鸭、酥鱼等回来,自己则是亲自下厨烧了一道白菜卷。 嫩嫩的白菜叶子烫软過凉水,包上调好味儿的猪肉馅儿,上锅蒸熟,再浇上炖煮好的骨汤高汤。 白菜叶鲜嫩,肉糜香浓,高汤清淡后味足,因为沒有加過多调味料的缘故,整道菜吃起来清香十足,细腻可口。 而其他人见苏玉锦亲自下厨,自然沒有闲着的道理,便干脆一人做了一道菜出来。 柳妈妈做的是外皮酥脆香浓的炸藕合,艾草做的是清香可口的辣拌腐竹,霜叶做了茼蒿炒肉片,碧桃做了酸辣萝卜丝,青禾是蘑菇小炒肉,金桂做了家常豆腐,雪绒做了溜炒肝片。 青葵想了半天不知道该做什么,且自己的厨艺实在是拿不出手,想来想去的,最后将细长的嫩豆角焯了水,往上浇了一层芝麻酱,端出来的一盘麻酱豆角。 主食是饺子,大葱白菜猪肉馅儿的,和面时加了点菠菜汁进去,做了绿莹莹的翡翠饺子来吃。 中秋晚饭,可以說菜式丰盛而热闹。 月亮渐渐有了缺口后,這天儿也是一天比一天凉。 苏玉锦将苏记中的凉皮摊撤了下来,换上了另外一种吃食——羊杂汤。 羊大腿骨和脊椎骨炖煮出来的黏白汤头,配上煮熟后切了薄片的羊脸肉、羊血、羊肝等,浇成一碗热乎乎的汤,撒上葱花香菜末,再放一点胡椒粉和辣椒粉…… 喝的时候,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因为這样,羊杂汤一经推出,立刻成为苏记新的招牌美食! 不過,紧接着也遇到了新的麻烦。 和各种口味的面條還有馄饨不同,這羊杂汤单纯论起来,并沒有任何的面食能够作为主食,虽然好喝,但一碗下去根本吃不饱。 且对于地处北方的青河县人饮食习惯而言,单单是喝汤,那也不叫做吃饭。 但羊杂汤和苏记的任何一样吃食搭配的话,這味道都多少有些串味儿,且价钱也会高上许多。 所以這羊杂汤在红火了两天后,售卖数量出现了十分明显的下滑情况。 苏玉锦思考许久后,将目光放在了苏记附近的一個烧饼摊儿上。 摆摊的是個十四五岁的小姑娘,名叫张槐花,长得個子不高,但身形很壮,皮肤略黑,圆圆的脸上每日都挂着笑,让人感觉十分亲切。 张槐花每日出摊,风雨无阻。 所售卖的烧饼是地地道道的吊炉烧饼,正面烤的有些焦脆感,上头撒的零星几個芝麻更是增加了香味,吃着喷香十足。 烧饼正常售卖的话,是一文钱一個,分量适中,寻常女子或者小孩,饭量正常的,一顿饭吃一個烧饼即可,但若是成年男子的话,一般是一個半,两個。 這個分量,若是作为羊杂汤的搭头,进行免費赠送的话,到是极为不错。 于是,苏玉锦寻上张槐花,要每日从她這裡定五十個烧饼。 生意上门,還是這么大一笔,张槐花自然喜出望外,不過随即又有些忐忑不安地跟苏玉锦商量,「我這烧饼原就是薄利多销,這价钱是真不能再降了,不然的话是真赚不到什么钱……」 「我按一文钱一個来买,每天你额外再送我两個烧饼,怎样?」苏玉锦答。 张槐花见状,松了口气后连连点头,「沒問題,每天送三個!」 再多的话,她就真送不起了。 「好。」苏玉锦应下。 烧饼的事儿很快定了下来,每日苏记开张前,张槐花将這五十個烧饼送過去,钱则是一日一结,不拖欠。 苏记的羊杂汤再售卖时,便是一碗羊杂汤配一個烧饼的卖法,若是一個烧饼不够,需要另外买的,则是要一文钱一個。 而有了烧饼作为搭配,羊杂汤的售卖量连日上涨,再次回到了苏记卖的最好的招牌吃食。 因为這时的人看重羊肉,觉得羊杂這些下水都是上不得台面的肉,羊杂价格低廉,這羊杂汤的利润比也是目前苏记各种吃食中最高的一個。 因为羊杂汤售卖的好,从张槐花那订购的烧饼,从五十個,上升到了六十個。 张槐花高兴得不得了,每日比先前早起上一刻钟,早早地便开始做烧饼。 正忙活着,有人进了院子。 深秋的天儿晨起有些冷,那人裹着斗篷,带着锥帽,看不清模样,但从身形上来看,個头不高,似乎是個妇人。 這样的打扮的人在县城倒也寻常,张槐花并沒有想太多,只道,「若是买烧饼的话,需得再等上一会儿才行,投一锅還沒烤出来。」 那人并未說话,只是先将一個袋子,扔在了张槐花的跟前。 袋子似乎很沉,落在案台上时,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张槐花解开来看,看到了袋子裡头,白花花的碎银子。 一颗,两颗,三颗…… 掂一掂分量,有十数两! 「客官想要多少烧饼?」张槐花将那钱袋子紧紧抱在了怀中,满脸堆笑,「几时要?」 —— 這日,苏玉锦迎来了一位客人。 周夫人,李氏。 「贸然登门,实属惭愧,但此次前来,是为了答谢苏姑娘对小儿的救命之恩。」李氏开门见山道,「這些是一些心意,還望苏姑娘莫要嫌弃。」 「原本该早些来的,只是家中夫君早亡,家中的药材生意都在我一個人的身上,前段时日一直在外忙碌,昨日刚刚回到家中。」 「到家后,听郑妈妈提及先前带小儿若毅在苏姑娘的铺中吃饭噎食,又被苏姑娘所救的事,便备些薄礼,感谢苏姑娘的恩情。」 說话间,李氏再次行礼道谢。 苏玉锦忙扶住了她,「那日也是举手之劳,夫人当真莫要客气,当日也是事发突然,碰巧我会些医术,便急忙伸手帮忙。」 「夫人刚刚說,家中是做药材生意?」 求各种票票呀~ 第23章 不妥当 「正是。」 李氏落了座,抿了口艾草端上来的茶水,「县城中的周氏药材行,便是家中产业,在附近的庆元县、安宁县,還有京城那也都铺子在经营。」 「也是因为家中做药材生意的缘故,又知道苏姑娘精通医术,所以這次特地带了些,人参、鹿茸、灵芝等物,常用的丸药也带了一些来,還望苏姑娘一定莫要推辞。」 对于苏玉锦来說,先前的事情是举手之劳,对于這周夫人而言,是救命之恩。 苏玉锦能够明白周夫人此时的心情,便也就厚颜尽数都收了起来,但也送了些吃食作为回礼。 「院中今年的桂花开的极好,我便让底下人采摘了一些,做了些桂花糖糕,又在街上买了些新鲜栗子,做了些栗子糕,這两样我吃着滋味還算不错,妇人莫要嫌弃。」 「多谢苏姑娘。」 救命恩人赠的东西,李氏欢天喜地,让身边的连翘将东西收了起来,更是道,「听闻苏姑娘厨艺极佳,這滋味定然是不错的,早些年我便开始喜歡吃甜烂之物,這桂花糖糕和栗子糕,单是闻了便想吃呢。」 說话间,李氏已是忍不住拈了一块栗子糕来尝。 细腻软滑,不甜不腻,但满口都是栗子香味。 「好吃。」李氏笑道,「倒比那云芝斋卖的糕点,還要好吃一些。」 云芝斋的栗子糕也好吃,但是比這個要甜,所以吃多了后容易觉得腻,但這個恰恰沒有那种发腻的口感,反而是越吃越想吃。 李氏已是有了想吃第二块的冲动。 但到底是在苏玉锦跟前,她還是忍了下来。 「夫人不嫌弃就好。」苏玉锦笑道,「若是夫人觉得好吃,往后我常做了,让人给夫人送去。」 「這哪裡好意思……」李氏忙推辞。 苏玉锦是周若毅的救命恩人,她又如何好麻烦了恩人,来饱自己的口腹之欲? 「夫人家是开药材行的,說句私心的话,人吃五谷得百病,往后少不得就到了夫人家的铺子裡有所求,礼尚往来罢了,夫人也不必這般客气。」 李氏见苏玉锦人随和的很,也不因为对周家的恩情而倨傲托大,因此对苏玉锦也是印象颇佳,「那我便厚颜收下,周家在青河县生意還算可以,也有一定的人脉,苏姑娘往后若是有需要帮忙的事儿,尽管吭声。」 「如此,那我便不与夫人客气,往后有事便尽管找上门去了。」苏玉锦开了一句玩笑。 李氏亦是浅浅一笑。 又說了好一阵子的话,两個人亦是从最初的生疏到最后似有千言万语一般,只是眼瞧着天色不早,李氏觉得自己着实不宜過多打扰,這才起身告辞。 「夫人慢走。」苏玉锦略送了送,「往后若得了空,便可以时常来坐一坐。」 「這是自然,一定会多多打扰。」李氏也想张口邀請苏玉锦到周家小坐,但想想周家复杂的局势,便也只将這些话尽数咽了下去,只答应下来常来這边,「就是到时候啊,你别嫌烦就好。」 「哪裡,求之不得呢。」苏玉锦笑道。 马车已是在巷子口等候,苏玉锦目送李氏上了马车。 「外头风大,你也快回去吧。」李氏道。 「嗯。」苏玉锦点头,略顿了顿后,迟疑地开了口,「說起来,那日带着小少爷去苏记吃饭的,我记得是郑妈妈?」 「正是。」李氏点头,「郑妈妈是我的乳母,照顾我长大的,到出嫁时与我一同到了周家,在我忙于生意时,皆是她来照顾若毅。」 见苏玉锦表情似有些凝重,李氏有些诧异,「是哪裡不妥嗎?」 的确是有些不妥。 周家世代做药材,刚刚闲聊之时,李氏也說,她也略懂一些医理。 既然如此,照顾李氏长大,现下又照顾周若毅的郑妈妈,也该略懂一些常见的照顾孩童的应急之法。 即便不懂,郑妈妈作为一名年岁不小,且照顾了两代人的忠奴,在发生那個事情时,也该是抱着孩子急忙去寻找大夫,而不是在那哭的起不来身。 当时苏玉锦便觉得有些诧异,但看郑妈妈哭的伤心,事后又满脸感激,倒不像是装出来的,便沒有太放在心上。 今日李氏来,說了這么久的话,拉近了关系,苏玉锦再次想起来了這件事。 但,這個不妥只是她下意识认为的。 究竟那郑妈妈是否只是因为关心则乱,她也并不清楚。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