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撞车 作者:大熊不是猫 正文 正文 第二日是星期天,难得的放假日。 沒有错,這個年代是单休日,学校周六也是要上课的。 一周能够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已经不错了。 原本寂静的校园,在這一天终于变的喧嚣起来。 未名湖畔挤满了散心和吟湿的浪人,搞得昆虫们都无法安心交配了,实在是太吵闹,搞不好還会被人一屁股给惨死在草丛裡头。 而打扮一新的沈光林,上身挺括的T恤衫,下身直筒牛仔裤,脚下白色回力运动鞋,一副英姿飒爽的样子准时出现在李莉楼下。 沈光林的帅,与时代不同,跟自行车无关。 這個年代最流行的其实是海魂衫,就是那种一道蓝一道白的衣服,即使到了后世這种朴素的风格也是流行的,很多情侣都喜歡穿。 但是,在這個年代,有這样的花色已经算是繁复了,脱离黑灰不容易的。 当然,夏天属于年轻人时尚的還有另一种衣服,那就是“的确良”。 這种衣服更容易上色,而且不容易掉,更加鲜艳。 在1976年之前,人们穿的、盖的几乎全都是棉制品。 后来,国家认识到,要解决老百姓穿得暖、穿得好的問題,就必须引进新的材料。 为了腾出种植棉花的田地,用来增加粮食和蔬菜的土地种植面积,从1977年开始,全国大量的进口了化纤生产设备,从而引发了国人在“穿衣”上的重大革命。 于是,许多工厂开足马力生产大量的涤纶,再用涤纶织出“的确良”布匹。 然后,人们把“的确良”买回去自己加工成衣服。 在這個年代,人们认为“的确良”比纯棉要好,這玩意更高级。 等人们开始认识到還是纯棉更好的时候,已经是90年代中后期了。 跟棉布相比,“的确良”的布挺括不皱、结实耐用,所以,這就是好布。 這個时候的男子,标准的帅哥形象是:脚踏一双白球鞋,穿條蓝布裤,上身一件顺滑的“的确良”。 如果再理個寸头往街边上一站,就是彻头彻尾的“酷炫帅哥”一枚。 而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女孩儿家,自然也是紧跟潮流的。 她们喜歡穿红蓝相间的碎花长裙,边角上還小心翼翼地打了褶,可美了呢。 而最会装扮的姑娘则穿的是质地“的确良”的白裙子,为了防止“走光”,她们又会在裡面套上一层轻纱衬裙,走起路来裙角飞扬,真的是仪态万方。 不過,无良的风要是掀起小裙子,那就沒有办法了,梦露就是這样的 当然,“的确良”也有一些“微小”的瑕疵。 比如,穿在身上不够贴身,也不吸汗,一出汗就粘在身上了,像烙饼一样。 而且,“的确良”一旦遇上水,透明性极强。 一到下雨天,爱美的女孩们淋了雨就要抱着胸脯走路了。 這是男人们的福利,所以他们更加喜歡女孩子淋雨一直走。 淋雨一直走, 是一颗宝石就该闪烁。 人都应该有梦。 沈光林唯一顺应时代潮流的就是他穿了一双回力鞋。 這是球鞋中真正的“大哥大”。 高腰厚底的,内侧有個半月型的红色标志,内踝骨位置有一块纪念章大小的白色圆形皮子,這是一個作健美状的裸体男子压模图案。 王硕曾经說過:‘文革’时社会秩序大乱,這款鞋和军帽一样是小流氓抢劫的主要目标。 经常看到某帅哥穿着‘回力’神气地出去了,回来光着脚,鞋让人扒了。 穿“回力”固然可以抖“俏”,但和戴军帽一样,危险系数也跟着陡增,从某种意义上說,“回力”是一款能让孩子的神气感和恐惧感同时迸发的球鞋。 李莉下来了,背着书包。 俩人不是出去玩的,而是上自习的。 他们最近不在自己学校上自习了,而是跑去隔壁的五道口技校。 京城大学還是有些女生的,长得好看的也不少。 五道口的女生就真的拿不出手了。 怪不得他们毕业的时候還有哭校的传统呢,很多人四年過去了,连女生的手都沒有拉過,所有人一起抱头痛哭。 李莉在五道口技巧收获了更多目光,更是人们聚焦的中心点。 从物理楼出发,穿過蓝旗营和宿舍区就到了他们的目的地了。 找到一间教室,也不管其他人诧异的眼神,俩人放下情侣款的书包,自得的拿出情侣款的保温杯,然后拿出书和各类资料开始学习了。 李莉就在那裡学习功课,沈光林就在那裡写写画画,每個人手裡抱着一些工具书。 沈光林写字累了,還会把手放在李莉的大腿上,然后被打掉。 沒办法,李莉只能转移话题:“光林哥,你在写什么呢,又是最新的论文嗎?” “不算是吧,天天写论文太累,我在写别的。”沈光林对李莉叫他光林哥表示很高兴,终于不是沈老师了。 李莉接着好奇的问:“那你写了什么,莫非?是在写一封情书。” 沈光林险些笑出来,還写情书,多老土的做法:“不是的” 李莉撅起嘴,做出不高兴的样子,“你都不会给别人写情书的,你看看這些是什么?” 說着她又一次拍掉了沈光林的手,然后从书包裡拿出一叠信封,应该是情书,都沒打开過的,看来她并沒有閱讀。 “你看看!你看看!”李莉哼了一声:“你知道有多少人给我写情书嗎?你一封也不写。” “那怎么办呢?要不,你教教我,你先给我写一封呗。”沈光林轻笑一声。 李莉又给了一個白眼,道:“就你想的美。” “這不对哎,就兴你长得美,還不兴我想的美呀。”舔狗的功力简直无处不在。 “讨厌。” 沈光林确实在写论文,他在刷第二波成就了。 尤其是开始上“老板”的课之后,他更觉得时不我待了,真的要努力的多刷成就。 這篇论文完成的很快,但是质量很高,因此沈光林投递的也是更高端一些的期刊,虽然比不上自然和科学,但是在国际上也已经足够知名了。 然而,就在沈光林的论文刚发出去不久,他收到了一篇重量级的修改稿。 是一位姓李的教授送来的,他直接放到了沈光林桌面上。 一般情况下,沈光林是不收修改文章的活了,他不是工具人。 這位李教授之前尝到了甜头,但是又沒有出钱,白嫖還不過瘾,還想再来一发。 他才不管這些呢,直接丢你桌上,你是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 沈光林无奈,只能打开来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带来的文章竟然跟沈光林已经投递出去的论文一模一样。 不說分毫不差,但是论文的內容和结论是大同小异的。 撞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