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两位挂逼的跨洋对话
“看论文一小时,任务进度2%。”
“看书、看论文和听课,都是学习。”
“学习是一個漫长的過程,短時間是无法快速提升知识储备,這個只能随遇而安。”
“而现在首要任务是做任务。”
“我刚刚就是看论文找出错误,任务进度才加快的。”
“這时候应该更能爆发出灵感。”
“但去arxiv找论文错误,還不如去Stage和别人商讨数学。”
“這应该能更快提升任务进度。”
說完,他打开Stage網站。
Stage網站是全球性开放網站,许多各领域的学者在這上面问問題和回答問題。
叶非打开数学板块,看到上面有很多問題,他随意浏览着,看到有趣的問題,他也会回答一下,看到有趣的回答,他也会互动一下。
他发现這样做,任务进度提升非常的快。
只是一個小时,他的任务进度提升5%。
“嗯?”叶非突然点开一個帖子:“康托在集合论中的两個错误?”
“康托的错误?”叶非好笑:“這人是真大胆,說大话就不怕被喷嗎?”
康托就是格奥尔格·康托尔,集合论的创始人,也是提出连续统假设的人。
集合论都出现将近百年了,這时候有人跳出来說,康托的集合论有错误。
這就好似有人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错误的。
要是個名人,在数学上的建树,和康托接近或相当,别人会认真思考。
要是能力相差太大,要是說的话,任谁看到這话,都想喷他。
叶非将網页下拉,果然看到很多人喷這位帖主。
“牛比,我墙都不扶,就服你。”
“這都2202年了,還有人做這梦呢!”
“脑袋贡献给八岐大蛇了吧!”
“你可以和上帝谈谈,上帝会一巴掌拍死你。”
“……”
叶非倒是沒喷,沒看正文就喷,這不符合理科生的特色。
一位好的理科生首先要理智,不理智的理科生学不好理科,可以转专业,去学文科或艺术。
叶非心道:“怎么样也要看完正文后再喷吧!”
說完,他看向正文。
【分析了康托的实数集合不可数证明及康托定理……】
“嗯?”叶非突然皱眉:“這好像還真的有错误哎!”
“不,应该說不是康托集合上的错误,而是他這题出的很巧妙,向连续统假设上引。”
“這裡說康托证明实数集合不可数用的是区间套方法和对角线方法。”
“在這两個证明中用的是反证法。”
“而实数集合不可数就是连续统假设。”
“连续统假设沒证明成功,自然是康托的错误。”
“嘿……”叶非好笑:“這人真鸡贼,這不妥妥的标题党嗎!”
“嗯……”叶非沉吟片刻,突然眼前一亮:“倒是可以這样解啊!”
“虽然不能完全证明出连续统假设,但這個思路也许能解出一些小問題。”
說完,叶非在下面留言。
【证明:首先证明,因为对于任一x∈s,令?(x)={x},且x1≠x2时……】
北丽国,麻省理工博士生宿舍!
一位金发黑眼,五官精致而深邃,双眸宛若精灵,二十岁左右白人女孩,正撑着下巴无聊的看着电脑屏幕上留言区许多人对她的耻笑。
女孩叫艾尔雪·彼得罗夫,她還有一個中文名叫李艾雪。
别看她是白人的外表,但她却是夏国人。
她爷爷是夏国汉族人,奶奶是北斯国东斯拉夫人,外公是北丽国高加索人,外婆是夏国维吾尔族人。
她身上流淌着三個国家,四個民族的血统。
李艾雪是一名数学天才,十五岁考上京大,十七岁去麻省理工读研,十九岁读博。现在她二十岁。
她主要研究的东西不是集合论,只是最近有研究触及到集合论了。
研究集合论自然要研究连续统假设。
所以,在两個小时前,她发了一篇關於实数集合的帖子到Stage。
为了吸引流量,她特意写康托在集合论中有错误,她经常這么做,屡试不爽,每次都能吸引一大波人。
偶尔能吸引来某位大佬的留言,能让她对数学的研究豁然开朗。
修长的白嫩手指滑动着鼠标滚轴,浏览着網页,无视那些耻笑的人。
“嗯?”她突然停住动作,直起身子,定眼看去。
“用罗素悖论证明实数集合不可数?”
她双眸闪烁,拿過一旁的纸笔计算。
片刻后,她兴奋的道:“就是如此,但他說的并不完美,還应该如此。”
他快速在叶非的留言下留言。
【感谢你的回复,让我找到灵感,但我觉得還应该进行如下补充。
假若x∈s成立,根据(3)式中对s中元素的要求……
……
假若x?s,由s=φ(x)得x?φ(x)……】
他刚发出不到十分钟,就收到回复。
李艾雪惊讶:“這么快?”
“看样子他也和我一样,守在电脑前,很期待答案吧!”
【感谢你的补充,但我也想对下面进行补充。
不论x是否属于s,都导致矛盾……】
李艾雪看完后笑道:“這想法很好。”
說完她又拿過纸笔计算,想了片刻后回复对方。
叶非看完后也想了片刻回复。
两人你来我往的回复,他们都不知道互相是谁,但此时却好似找到心灵上的契合。
李艾雪很兴奋,她很长時間沒遇到在数学上给她灵感的人了。
“不知道是哪位大佬?”李艾雪心道,她脑海中描述出一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样貌模糊,不知是男是女。
她是天才,在麻省理工,這样理工科全球第一的学府,也很难遇到她這样的天才。
所以,以往同龄人中,几乎沒人能给予她数学上的灵感,只有那些在数学上钻研多年的人,在和她讨论数学的时候,才会给她灵感。
所以,此时叶非在她脑海中是一名中年男子。
叶非也很兴奋,在读研這一年,可能他是导师学生中唯一保研上来的,所以导师对他是所有学生中最严格的。
這一年,让他看了很多文献。
所以,此时他的知识储备,在系统的帮助下,融会贯通,爆发出无数灵感。
此时全球许多人都看到他们的留言。
一开始還能看懂,但渐渐的看不懂了。
“日,看不懂。”
“明明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
“一名高贵的爱尔兰人骂骂咧咧的离开。”
“加州理工大学的数学本科生表示看不懂。”
“這两人绝对是数学界的大佬,不然我不会看不懂。”
“……”
许久,两人结束交谈,看着洋洋洒洒写一大篇的对话,李艾雪将所有数学內容都抄下来。
她给叶非后台留言,道:“互相关注一下吧!”
很难遇到在学术上能和她交流的,遇到這样的人,肯定要认识一下,以后再有数学上的問題,也可以讨论。
叶非:“ok!”
看在让自己任务提升50%的份上,叶非就同意她的提议了。
之后两人互相关注。
PS:咱也不玩虚的了,开篇就把女主弄出来了,這女主還喜歡吧!
后面女的就少了,可以說几乎沒有了。
咱也不会写感情戏,找一位有共同话题,心灵恰合的女主,应该是比较好写的。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