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不识抬举 作者:未知 “梁老板……” 粱惊弦在秀岳山客运站去拿自行车的时候,烤红薯的老李咧嘴喊道。 “呃……不是喊我小梁的么,怎么喊梁老板了?怪不习惯的。”粱惊弦笑着說道。 “我可是听我老表說了哈,你现在可是他们开心小厨的大老板了,当然要喊你梁老板了啊。梁老板,你的小龙虾在這裡都卖的這么好,到了开心小厨,肯定能更上一层楼。”老李已经接到了吕远的消息。 “哈哈,老李,那就借你吉言了。” 粱惊弦骑着自行车,又去了渔具店买地笼,不過渔具店的存货不多,大的地笼只有七個,小的還有五個,全都被粱惊弦买下来了。 原本按照计划,就算是盘下来了店铺,也還要装修,還要去办理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什么的,要花费不少時間。 但现在开心小厨這边,不需要做任何准备,所以的证件都是齐全的,店内设施、人员配备也都一应俱全,现在缺的就是小龙虾了。 這地笼的数量上去,小龙虾应该能多捕捉一点。 回去的路上,粱惊弦就在想了,是不是该发动村裡人一起去下地笼捕虾。 要不然杨曦一個人可能要累死。 “小弦你回来了。” “快来,村长和彭先生還在等你呢。” 刚回到家,老妈罗小芬就把他往裡拉。 进了堂屋后,就看到屋裡聚集了不少人,都是黄梁村的村民,家裡方桌的主要席位,坐着一個五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在他的下首,则是村长坐着。 “小弦,你可算是回来了。”看到粱惊弦回来,村长立即站了起来,笑眯眯的介绍道,“彭先生,這位就是阎老头的真传弟子——粱惊弦。” 黄梁村這样的地方,就算是村长,也沒人愿意当。 如今的村长叫黄少阳,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在村裡算是最为德高望重的人。 粱惊弦上小学的时候,他還是黄粱小学的校长,退休之后,恰好黄梁村的村长沒人愿意干,他就主动站了出来。 “黄老师。”黄少阳曾经教過粱惊弦,所以到现在,粱惊弦都称呼他为“黄老师”,他微微躬身,恭敬喊了他一声。 “你就是粱惊弦啊?我可在這儿,都等你快一個小时了。”彭先生眉头微微一皱,颇有些不满的道。 “黄老师,您找我来,是有什么事嗎?”粱惊弦都沒搭理這個彭先生,而是向黄少阳询问道。 黄少阳笑着說道:“小弦,其实是這位彭先生找你。彭先生是市裡的大老板,他有一個朋友生病了,所以想請你去看看。” “既然来了,就快跟我走吧。”彭先生是一刻都不想在這裡呆了,這黄梁村要啥啥沒有,空调沒安装也就算了,连电风扇都沒有,热死人了,他现在就只是想着尽快离开。 “抱歉了,我是黄梁村的村医,村裡的人生病了,我可以上门去看,村外的人嘛,让他自己来這裡。彭先生是吧,我還有很多事要忙,就恕不招待了。”粱惊弦对這货一点好感都沒有,淡淡的道。 粱惊弦和阎老头一样,最讨厌的就是那种,把自己当成天王老子,对医生颐指气使的家伙。 我特么是医生,是给你看病的,可不是你的私人医生。你不求着我就算了,還让我迁就你? 他看病可以一毛钱都不收,但同样的,心情不好的时候,就算是拿一個亿放在面前,粱惊弦也不会医。 “砰。”彭先生暴怒,猛的一拍桌子,怒道,“你不過就是一個小小的村医而已,我找你看病,這是抬举你,你可别不识抬举。” “小子,十万块钱,你跟我去看病,不论医不医的好,這十万块钱,都是你的。如果能医好,后面還有丰厚的奖励。” 彭先生软硬兼施,在他看来,黄梁村這样贫困的地方,這么多钱,可能只是听說,见都沒见過,粱惊弦就算是再有架子,也得乖乖的低下高昂的头颅。 果然,听到十万块钱,村裡的人都满脸的艳羡,就算是老妈罗小芬,都激动的手抖起来。 粱惊弦看向了他,說道:“我說的很清楚了,村外的人要看病,让他自己過来。 哦,对了,如果他真的要来,你记得回避,因为我不想见到你。” 彭先生脸色一阵青一阵白,他恶狠狠的瞪向了黄少阳,說道:“黄村长,既然此人這般态度,想来也沒什么本事,只是浪得虚名罢了。我答应溢价来你们村收购粮食的事,就此作罢。” “彭先生,彭先生……”黄少阳跟着气冲冲离开的彭先生喊了两句,然后回過神来,叹了口气,說道,“小弦,我知道這個彭先生說话很难听,但是,你也知道咱们村的情况,這個彭先生,愿意高价收购粮食,我們村每家每户,都能因此收益,年收益起码能多一两千块呢。要不,你忍耐一下,去给他看看?” “是啊小弦,你去看個病就十万啊,而且那個彭先生可是說了,不论成不成,都能有十万。” 村裡的人都眼巴巴的看着他。 粱惊弦摇头道:“我做村医,也是有尊严的,說不去就不去。不過,村裡的情况,我自然是知道的,所以,我也有些生意,想要和大家谈谈。” “生意?小弦,你要谈什么生意啊?”众人不解的问道。 粱惊弦說道:“相信不少叔叔伯伯们,也都知道我最近在卖小龙虾,我的生意很不错,现在小龙虾的数量,远远不够,所以,我要在村裡收小龙虾,八块钱一斤,有多少要多少。哦,個头太小的,大家就放生了吧……” “八块钱一斤,這么贵?” “真的假的啊,小弦,你可不能骗我們。” …… “当然是真的。我都已经在县城裡,开了一家店了,现在大量需要小龙虾。” 粱惊弦說道:“小龙虾八块钱一斤,十斤就是八十块,只要每家每户能捕上一百来斤,从姓彭的這裡的损失,就能弥补了。” “如果可以的话,大家還可以去其他村去收小龙虾,你们可以压价,差价就是你们自己的了,只要勤劳一点的话,每年多出几千的收入,是绝对沒問題的。” “只要大家勤快一点,单单只是小龙虾的生意,就能让大家,赚到种田一年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