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公堂四 作者:艾秋 小窍门:按左右键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看看這满堂哗然的形势,吴老六感受到空前压力。這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硬着头皮只能上,应战吧。 “你问呗。我明明就是水笙的亲生父亲,我怕了谁来!”吴老六脖子又梗上了,之前起码還保持着上公堂的基本礼貌,這下也是丢得干净,语气很是不客气。 海棠不与他說多余的话,直截了当问道:“你长年在外行商,给家裡总共捎過多少钱,家中几间屋舍,奴仆几何?” 吴老六一愣,有些心虚,问道:“這算一個問題還是三個問題?” “一個。”贺国夫人语气很严厉啊,竟把吴老六镇得不敢反驳。 就算捎過多少钱,外人不知道,但家中的基本情况,只要去奉州一了解,自然就一清二楚,吴老六哪裡敢說谎。 “每年捎十两银子左右,镇上沿街房屋两间……沒有奴仆……” 望着师爷认真地将吴老六的回答都记下,海棠又问:“家中遭遇水灾之时,你到底在何处行商,你家人又是否知道?” 吴老六不知贺国夫人问這话有何用意,正在思忖着如何說得模棱两可,不料贺国夫人提高声音道:“說实话即可,這样浅显的問題還要思前想后,你是打算编得更圆满么?” 被她這么一逼,吴老六還真不好编了,胡乱說道:“之前我已经說過了,在苏州啊,不過……是在苏州郊县!家裡婆娘只知道苏州,她又沒出過远门,搞不清苏州哪裡。” 海棠倒有点佩服他了,這么短短的时候,编出来的话還算是挺圆满的。看来這個人,還真不是随便找的,虽然看着落拓,其实也是個落拓的人才啊。 可惜,吴老六,你根本不知道本宫为什么要這么问。 扬扬眉,暗自一笑,帘外的人只知贺国夫人稍稍停顿,却不知珠帘后已是稳操胜券的笑意。 “第三個問題,你妻子姓什么?” 吴老六這下是真的慌乱了。 他发现自己完全不了解贺国夫人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否還有自己不知道的细节。毕竟,某人提供的细节太少了。 他以为凭借自己多年行走江湖练出来的应变能力,完全可以见招拆招,谁知道在這公堂之上,他竟被這個十几岁的贺国夫人问得哑口无言。 “吴老六,本宫每问一個問題,你都期期艾艾、推三阻四,這是编不出来呢,還是不知道怎么编好呢?” 不待他回答,贺国夫人的声音又转向娇俏和活泼,突然提高声音问道:“乡亲们,你们当家的叫什么?你们老婆叫什么?說得出来么?” 公堂上顿时热闹起来,气氛很轻松,观审百姓们一听,贺国夫人竟然還问這個,纷纷七嘴八舌地大声回答。 当然,太争先恐后了,贺国夫人其实一個名字都沒听到。 不過,這就足够了。 贺国夫人笑道:“瞧瞧,问你们府尹大人姓什么,可能你们還真得好好想一下,可问你们家裡边的人姓什么,這還得想么?” 观审百姓纷纷点头:“对啊对啊,张嘴就来,哪裡要想啊!” 那吴老六還张嘴想回答,又被贺国夫人无情打断:“可以了,本宫问完了,你也别回答了,大伙儿都瞧出来了。” 說罢,只见珠帘后的贺国夫人隐隐约约地靠后的身子,斜在椅背上稍事歇息,有眼尖的妇人已经瞧出来,贺国夫人這是又怀了身孕啊。 一时人群裡窃窃私语,一传十,十传百,所有人都拼命定睛往帘子裡看,果然,越看越像。 哎哟喂,欺负孕妇,這事儿還得了。而且今天贺国夫人這么沒架子,跟老百姓们隔帘喊话、相谈甚欢,一看就是好人啊。 贺国夫人不问,不代表府尹大人就不问。 当庭对峙初告段落,是府尹大人出来收拾局面的时候了。 师爷呈上了庭审纪录。其实纪什么录啊,大伙儿心裡早就有杆秤了。但是,该了结,還是要一一了结,毕竟這案件不仅仅是表面望见的這些人、這些事。這次审案,既要在百姓中造出良好的口碑,更要让那個躲在吴老六背后的人心服口服。 府尹大人问:“吴老六,你妻子到底姓什么?” 吴老六惶恐不安,眼下這局势,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了:“姓徐……” 府尹大人深深地望了一眼吴老六,看得他浑身一颤。 “原告和被告,每人一炷香時間,给你们最后的机会,把還沒交代清楚的再补充一下吧。” 吴老六哪裡還敢再节外生枝,只得将那些絮絮叨叨的话,翻来覆去又說了一遍,再也不敢自我发挥,說得小心翼翼的,怕被贺国夫人又抓着什么把柄。 观审群众听得有点腻,人群裡开始又一次出现掏耳朵的和挖鼻孔的,以及交头接耳的,一时现场有些懈怠。 吴老六的一炷香還沒絮叨完,人群裡就有人不耐烦了:“哎哎,我說大兄弟,来点儿新鲜的。沒新词儿就别說了,大伙儿站得累,对吧!” 其余人纷纷附和,犹以便衣羽林军最为热烈,带动得老弱妇孺们信念愈加坚定,毕竟他们站得更累,体力远不如羽林军们。 终于轮到贺国夫人的那炷香了,人们精神一振,毕竟从先前的表现看,贺国夫人讲话比较好听啊,又有趣,又有重点。 海棠沒打算多讲,她觉得那炷香,可以掐掉一大半。 “按你的說法,一年捎回家十两银子,算不上富裕,但在奉州地界儿,也绝对可以好好买块地,請些人手,让你妻子做個小门户的当家奶奶。你家在奉州虽有镇上有两间沿街房,可那個镇是什么样儿,那房又值几個钱,自己心裡清楚。一個奴仆都沒有的小门户,让你妻子独撑,這個产业又能大到哪裡去?” 众人纷纷点头,围观者在京城也都是薄有产业的小门户,家裡也常会养一两個奴仆。让主妇一人独撑的家,還得生养孩子,怎么着也是社会底层了。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