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购买货船 作者:未知 华夏理工大学数学系裡,刘主任看着手中的拓扑学证明稿。 這份复印来的手稿他前前后后看来五遍,几乎每看一遍他就要赞叹一次,对其巧妙之处不禁拍案叫绝。 但即使這样,他還是不敢断言這篇证明是正确的。這手写稿不是严谨的证明,其中明显省略了好几個步骤,致使閱讀相当困难。 刘主任已经召集了好几名数学博士生,让他们分别补充被省略了的部分,他自己也不时在笔记本电脑上翻查资料,推敲其中一個关键的地方。 钱海立拄着拐丈站在办公楼的落地玻璃前面,怔怔地看着外面的风景。他是华夏国数学界泰斗,科学院院士,曾在京华大学任教,徒子徒孙遍布全国,后来调入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他這次顺路经過這裡,便来看看他的得意门生刘主任。 刘主任放下手中的钢笔,站了起来,快步来到钱海立身边。“钱老,那手稿的推演无误,如果省略的步骤也沒問題,這篇证明就是正确的。” “人才难得啊!”钱海立回到沙发上坐下,叹道,“這些年我們国净是搞一些短平快的科技项目,光盯着钱看,数学這类基础科学和国外的差距根本沒有拉近。华罗庚、陈景润這些老一辈去世之后,后继无人啊。這棵苗子一定要好好培养。” 刘主任正想說话,却见张校长陪同着一個外国人走了进来,他知道這肯定是凯文了,连忙站起打招呼。 相互之间寒暄完毕,张校长开门见山地问:“结论出来了嗎?” “還沒,”刘主任指着那帮正在忙碌的博士生,“他们還在补充被省略的部分。” “想不到我們校出了這样的物理天才,等李浩回来,我要劝他转读物理系才行。” 钱海立不同意了,“李浩是数学天才好不,当然应该转读数学系。” 张校长道:“钱老,李浩的微观物理学的基础很好,不能浪费這方面的天赋啊。” 钱海立拂然道:“你看了那篇证明稿嗎,通篇闪耀着数学的思维。什么是数学思维?1+2+3+……+100,就算能计算得再快,再准确,也只是数学上的工匠而已,沒啥用处。能够将1+100,2+99,3+98,這样分为50对数字首尾相加,直接用101乘以50得出结果,這才是数学家的思维。 钱海立继续滔滔不绝道:“有多少人算過从1加到100呢?但有几人像高斯那样,想得出這么巧妙的方法?這才是数学的思维,有這种思维将会是天才数学家。你再看那篇拓扑学的证明稿,裡面巧妙之处随处可见,這是数学的思维在闪光。這种天才,這种思维方式,不学习数学而学习其他任何东西,那都是最大的浪费。” 张校长毫不退让道:“钱老,话不能這么說,搞数学需要天才,搞物理难道就不需要天才了?李浩那几页手稿,就否决了物理界流行了十多年的一种基础粒子假设模型。這意义多重大?如果要等实验来否决,說不定還要等十几二十年。 “十几二十年啊,微观物理的实验代价都是非常昂贵的。为了证明那個假设模型的正确与否,全球有多少台大型粒子加速器正在运行?有多少实验物理学家为之日夜奋战?李浩仅仅几页手稿,足以为全世界节约了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科研费用。這种人,能不学习物理嗎?” 刘主任见两人针锋相对,各不退让,连忙打圆场道:“這個……我們其实只能提出建议,至于李浩如何選擇,還是应该尊重他本人意见的。他本人有兴趣,才可以出成绩。我們還是问问他的意愿再說吧。” 這话在理,现在争论這個沒用,在這裡无端争抡,還不如去劝李浩本人。 這时刘主任的手机突然响起了,他拿出一看,是华夏理工的校长打来的,他按下了接听,立即传出王校长的声音:“老刘,你们系是不是有個叫李浩的教授或者讲师?我查人事档案沒查到,你们有沒有临时外聘代课什么的?” “沒有。校长,所有教职工包括临时聘用的在内,都要录入学校的人事管理系统,不然沒法子发工资。不過……” 王校长惋惜道:“也是,我一时糊涂了。看来是《数学研究》編輯部弄错了。可惜啊!” 数学研究?這可是数学界最顶尖的学术杂志。刘主任猜到了几分,连忙道:“校长,我們校有個叫李浩的学生。” 王校长心中一动,问道:“他数学很好嗎?” “這……很好两個字大概不足以形容他的水平,后生可畏啊,我刚才和钱老看過他在拓扑学上的几页证明稿,我觉得用天才這两個字开容他更合适一些。” 王校长喜道:“有這种水平的人,全国能有几個?那应该是他不会错了。” “什么不会错了?” 王校长呵呵笑道:“《数学研究》杂志社发来传真,說我們校的李浩教授写的一篇数学证明通過了审查。杂志社請了十六位名誉顾问参与审核,所有顾问一致认为這证明是正确的、完整的” 刘主任吃惊道:“什么?十六位名誉顾问?《数学研究》杂志的名誉顾问,那都是国际上有名的数学家。居然要請這么多顾问来审查?這個证明一定非同小可。” 王校长道:“我也知道這非同小可,所以手忙脚乱地查找李浩這個人,结果人事管理系统裡沒這個人,我刚才都不知多失望。打电话给你是抱着万一希望的。” 王校长知道那篇论文可以提升学校的荣誉,对他而言,只要作者是学校的人就好,教师和学生都沒关系。当然,是学生更加好,這不更說明了学校的教育水平高嗎? ※※※※※ 李浩出了华夏理工大学,回到自己租来的地方,继续上網采购带到北宋的物资。 在網上四处浏览,一條求购的信息引起了他的兴趣。卖家因为急需现金還债,决定将一條货船出售。 那船双层甲板,货舱口两旁装有起重吊货杆,能够方便地起重10吨以下的货物。這船八成新,全长三十米,载重五百吨,航速十五节。船只满载时吃水两米多一些,這种船可以在内河和近海使用。 由于卖家急于出手,价格比正常低了很多。 要不要买?李浩早就想买艘船的,一些大型的东西自己很难搬运到北宋,有條船就方便多了。到时将东西全装在船上,开一個巨大的虫洞,开着船驶過去就行。 反正自己购买清霖湾的荒地很多,一直绵延到海边,可以建一個小小的码头。這船吃水两米多,停靠也容易。 李浩来了兴趣,立即联系了卖主,第二天乘车赶到卖家所在的城市,看過了船,并让驾驶员开船载自己出海试了一下。 李浩对這艘船還是挺满意的,一番讨价還价之后买了下来。這船還在营运中,证照齐全,只需办一下過户手续就行,這都是立即能搞定的。 李浩雇了一個临时驾驶员,跟他学习了几天,学会了基本的驾驶。在這期间,李浩买了大批的物资装上船,包括几十吨水泥,二十多套大型风力发电设备,大量的柴油,還有其他各种物资。 期间学校的张校长打過电话来,李浩說明了有事要忙,需要請假一段時間。张校长也同意了。 船上一切准备好了,傍晚时分李浩找来那個临时驾驶员,让他开船出海。出了港口在一处海边不远的偏僻处抛锚停下,李浩用小艇送他上岸,打电话让出租车接他回去。 那驾驶员见李浩這么神秘,认定他是想走私。不過驾驶员也沒多管闲事,他只干了几天,李浩给了他相当于三個月的薪水,還有什么不满意的? 李浩自己回到船上,等到深夜,李浩唤醒超级虫洞的智能系统:“我想开一個直径达二十米的虫洞,直通北宋世界。” “我上次已告诉你了,要耗费8点能量。” 比平时多了一倍,不過這完全可以接受,李浩道:“確認船只周围有沒有人或监控。” “船只不在人的视线内,也沒被监控。” “好,开启直径二十米的虫洞,连接北宋世界清??湾外的海上。” “虫洞启动中,已找到精确坐标,两個世界的海平面已处于水平状态,可以驾驶船只穿過。” 李浩启动货船往前开去,虫洞巨大的光圈一半露在海面上,一半淹在海水裡。 货船平稳地驶過了虫洞,李浩马上关闭了虫洞,同时也将船停了下来,毕竟是夜晚,自己的驾驶技术……连半吊子都算不上,晚上到处乱闯太危险了,還是等天亮再說。 电动绞盘转动,将巨大的锚沉下海底,货船稳稳当当地停着了。這裡离岸边不远,风浪并不大,船裡并不觉得颠簸。 李浩走到甲板上,海风吹得他的衣裳猎猎舞动,一抬头,就看到北宋晴朗夜空上的满天繁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