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40
我在岬书房负责編輯的书中,有一本的主题是關於落语表演。
替我們执笔的是落语家春樱亭圆紫先生。多年来,我有幸与他来往——用“来往”這种字眼,当然太過托大。实际上,每次都是我单方面受到照顾。
书中会以速记的形式,刊载几则圆紫先生的落语內容,并請他解析不同表演者造成的差异。不過,我希望這本书方便拿取,所以页数不能太多。判断该选用何者、刪除何者相当困难。
从人情段子到充分发挥落语特有滑稽笑点的段子,我希望這本书也富有娱乐效果。
进入十一月后,我們相约做不知第几次的讨论。一边喝茶,一边請大师帮我检查《三弦琴栗毛》這個落语段子的內容速记,顺便也看一下有关表演题目的原稿校样。
公事告一段落后,圆紫先生說:“马上又到年底喽。”
“還早吧?”
“你這么讲,话题就接不下去了。”
“对不起。”
“与年末dfn/dfn相关的落语段子各种各样皆有。這裡有個問題,提到十二月十四日会想到什么?”
“当然是义士复仇。”
“沒错。算是纪念,這個月底有忠臣藏spanclass=data-note=净瑠璃或歌舞伎《假名手本忠臣藏》的简称,近年来也成为描写赤穗浪人武士复仇故事的戏曲及小說统称。元禄十四年(一七〇一),赤穗藩主浅野在江户城内的松廊不堪吉良挑衅,愤而持刀砍伤吉良,事后浅野被迫切腹谢罪。对此深感不满的赤穗藩士四十七人,遂在翌年十二月十四日,由大石带头闯入吉良府邸复仇。元禄十六年起,此案一再被改编搬上舞台,成为净瑠璃与歌舞伎的当红题材。但当局禁演武家社会事件,于是将时代背景和人物名称改为其他歷史人物,浅野变成盐治判官,吉良变成高师直,大石内藏助变成大星由良之助等。其中集大成者就是人形净瑠璃《假名手本忠臣藏》,之后多半根据此版本演绎改编。/span的落语bdo藏书網/bdo会。”
“哦,感觉很有意思。”
“欢迎你来。”
场所在有乐町的表演厅,加上中间有主持人的說明兼脱口秀,整整三席表演。圆紫先生的表演,排在关西落语界大师的《当铺戏》spanclass=data-note=描游热爱演戏的当铺小厮与掌柜表演忠臣藏第三段的争执场面。這個段子属于关西落语,东京的落语师通常不会選擇表演。/span之后,剧目是《淀五郎》spanclass=data-note=叙述《假名手本忠臣藏》开演前夕,饰演盐治判官的演员突然病倒,剧团团长市川团藏决定拔擢年轻的淀五郎。淀五郎接下重任,自是卯足全力,可惜演技過剩,愈演愈糟,到关键的第四段“判官切腹”,饰演大星由良之助的团藏不肯上台配合。此情形连续四天,引来观众嘘声不断,淀五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span。
“嗯,‘自第三段开始铺陈’,接着是‘第四段’的落语段子,最后应该是‘第五段’喽。”
“噢,你满厉害的。”
圆紫先生微微一笑。和刚认识时相比,他的脸颊丰腴了些。
“会嗎?”
“忠臣藏的第几段是什么內容,這年头不知道的人比较多吧。”
“常去看表演,自然就很清楚。”
落语中融合许多戏剧的桥段,忠臣藏即是代表。例如《第七段》spanclass=data-note=內容描述热爱歌舞伎的少爷与家中小厮,表演忠臣藏第七段“只园一力”平右卫门持刀追杀妹妹阿轻的那一幕。少爷演得太投入,竟真的持刀砍来,吓得小厮自二楼跌落。/span,模仿茶屋冶游那场戏的小厮摔落楼梯后footer藏书網/footer,“你从楼上摔下来嗎?”“不,从第七段。”也有這种简单明了的结尾。
“歌舞伎的版本,你也看嗎?”
“对。起初是父亲开着电视,我便陪他一起看。那时,刚上大学的我,一心认为‘不晓得《忠臣藏》的情节大意,更不用谈其他’,所以好歹全看過一遍。”
歌舞伎座有所谓的“一幕见”,可买廉价的票在天井包厢区观赏一幕戏。我利用過几次這种优惠。
“很多落语段子的设计,是假设来客皆看過歌舞伎。然而,时代渐渐不同,這方面实在不好处理。比方說,我非常喜歡《当铺戏》,无论听别人表演,或自己表演,都觉得十分痛快。”
這個段子几乎把《忠臣藏》的第三段,在松廊爆发争执——也就是师直恶意欺压,导致盐治判官忍无可忍、持刀砍人的那一幕,直接照本搬演。故事的设定,是让定吉spanclass=data-note=落语中的虚拟人物,多半是十几岁的少年小厮,在《当铺戏》中,他情不自禁在仓库演起《假名手本忠臣藏》的第三段,不巧被掌柜撞见。/span在仓库中全神投入戏剧世界。
“痛快的应该是师直吧。”
“是啊。面对手放在刀上的判官,他高傲地說‘那只手,想、干、嘛’,非常痛快,有时甚至下流地强调‘嗄,想、干、嘛、啊?’戏剧中,师直這角色讲求的是再怎么讨人厌,都不能沒品。但拿到落语上,這句话根本已冲到喉头,就像骑脚踏车下坡般,势如破竹,不吐不快。”
对照史实,戏裡的高师直等于是吉良上野介,而盐治判官则是浅野内匠头。
“真坏心。”
圆紫先生莞尔一笑,点头应道:“对。判官的角色反倒比较委屈,顶多只有耀武扬威地說着‘你敢对伯州城主,盐治判官高定……’宣示官阶的时候,稍感痛快吧。落语還能一人交互扮两者,戏剧中饰判官的演员恐怕就辛苦了,肯定愈演愈郁闷。”
“而且,直到切腹后与由良之助四目相对为止,恐怕都得带着那种‘不甘心、好不甘心’的郁闷情绪。”
“沒错,這也是我要表演的《淀五郎》的重点所在。”
這段子的大意是說,本该扮演判官的优伶病倒,年轻的泽村淀五郎受拔擢,临时接下重任。可是,情节进展到第四段时,判官都已切腹,在侧边花道上的由良之助却沒走上舞台。即使拚命催促‘快点’,他也不为所动。原来是饰由良之助的资深前辈市川团藏,不满意淀五郎的演技,认为‘怎能到那种判官身边’,所以不肯移动脚步。同样的情况持续数天,淀五郎依旧手足无措。不堪在全场观众的注视下继续丢脸,淀五郎决心一死,于是前去向名伶中村仲藏诀别,倾诉這番心情。不料,中村展颜一笑,教他一個破解的绝招。
“其中有圆紫先生独创的演出方式嗎?”
“這段子非常完美,根本无从更改。我几乎全照前代师傅的版本演出。”
圆紫先生取出录音带交给我,我不禁愣住。
“這是什么?”
“我的教科书,前代师傅表演的《淀五郎》。我拷贝了一份,請你听听看。”
奇怪,我仔细寻思:“……‘几乎全照那個版本’,意思是某部分有细微的差异喽。您该不会是要考我找不找得出来吧?”
圆紫先生抚着下巴:“唔,這么說也沒错。”
“您果然非常坏心眼,我八成会招来一句‘那只手想干嘛’spanclass=data-note=亦有“那种伎俩算什么”之意。/span。”
“不不不,”他摇摇头,“被砍我可受不了。”
万一找不出所以然,肯定会很懊恼。不過,我相当有兴趣。何况在這种情形下,不可能临阵脱逃,于是我收下带子,放进皮包。
“落语中也有《中村仲藏》這個段子吧。”
歌舞伎的世界裡,若非名门之子,就永远无法出人头地。提到能从一介无名小卒升为元帅的,只有此人。
忠臣藏第五段惊鸿一瞥的恶人定九郎,给人留下强烈的印象。過往的演员一向用传统方式诠释定九郎,最先以写实笔法重新改写、令观众深深折服的,据說就是仲藏。
“谈到演出,《仲藏》倒是個好例子。我从小便听彦六正藏师傅的落语长大,之后则是邂逅圆生师傅。两位大师风格截然不同,实在很有意思。”
“彦六先生的版本,着重在‘仲藏的妻子’spanclass=data-note=定九郎一角通常由无名小演员饰演,等于是出场跑龙套的。因此,分配到這角色后,仲藏一气之下决定退出剧团,但妻子劝他,不如换個角度思考团主为何让他演此角,设法赋予定九郎新生命。他苦思良久,终于在面店偶遇的武士身上找到灵感。/span吧?”mark/mark
“因为‘即使做梦也想拥有的,是摇钱树与好妻子’嘛。”
圆紫先生随口唱出彦六版中的都都逸spanclass=data-note=俗曲之一,宽政末期至文化初期(约为一七八九~一八一八),根据潮来节歌谣演变而成。天保末期(一八三〇~一八四四),因江户的都都逸坊扇歌在寄席上演唱此曲而引发流行。內容多半是表现男女情爱的暧昧。/span歌词。
“那么,您喜歡哪种版本?”
“不必說,圆生师傅的也非常精采。不過,基于先前提過的原因,我心目中的《仲藏》是正藏师傅的版本。只是,有個地方令我耿耿于怀。”
“此话怎讲?”
最不甘心的就是這种时候。我生不逢时,无法现场观赏师傅表演。不過,《中村仲藏》是彦六的拿手绝活,录音带我倒是有,也在电视节目《回忆名人绝技》中看過。我试着回溯那段记忆,但仍不大明白。
圆紫先生答道:“段子裡的仲藏,不是遇见他视为定九郎蓝本的武士嗎?”
“嗯。”
仲藏苦恼着如何表演时,天空忽然下起雨,只好躲进蔷麦面店,而后便碰上让他觉得“這正是我理想中的定九郎”的武士。
“仲藏不断追问武士穿着之类的琐事,不料,对方数落他:‘你是演员吧?倘若敢模仿我的模样上台,我可不会善罢甘休’。”
“啊,沒错。”我终于找回记忆,也领悟到圆紫先生想說什么。“那样岂不等于埋下伏笔?”
“的确。其后,仲藏在第五段的舞台演出大获好评,就在皆大欢喜、圆满收场之际,武士的那番话,却在听众脑中萦绕不去。即便道出结局行礼退场,段子仍不算结束。表演者都已刻意讲出那种台词,照理武士一定会来抱怨。”
“若是伏笔,不解决可不行。”
“你猜怎么着?”
根本不用考虑,办法应当只有一個。
“……最后那武士现身,可是,由于演出精采得教他叹服不已,他反倒夸奖仲藏一番,便挥挥衣袖离开。這是唯一的可能吧。”
“对。”
“不過,那样太啰嗦,好好的段子反而像画蛇添足。”
圆紫先生点点头,“正是。所以,正藏师傅讲的‘要是敢模仿我,让观众看到這副模样,我定会去抗议。记住,我绝不会善罢甘休’,对我来說是段子中的一根刺。”
“彦六先生为什么刻意讲出那samp九九藏书/samp种台词?”
“這個我能理解。”
“啊?”
“师傅的《仲藏》,我听過很多遍。段子是有生命的,会因时而异。同一卷带子反复听上数遍也沒注意到的东西,在某個时刻便会突然跃入眼帘:师傅在武士的那番话后,加上一句‘开着玩笑說’。”
“……原来如此。”
“初次听到时,我恍然大悟,這就是师傅的用心。”
“嗯。”
“可是,尽管明白其中的用心,我還是认为,這种台词会为段子留下阴影。圆生师傅版本的流浪武士,遭仲藏纠缠半天,只是一头雾水,觉得对方很沒礼貌。光就此处,我认为這個诠释方式比较好。”
百度搜索朝雾天涯或朝雾天涯在線书库即可找到本书最新章節.
:https://www.bie5.cc。:https://m.bie5.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