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四爺首戰6

作者:寅時到
博爾濟吉特·策棱有些鬱悶,全平府的兵力佈置,和阮氏帶來的消息不一樣啊。

  說好這裏只有一萬兵力的,結果圍城兩天了,城牆上的守軍那是半天一換,憑藉着驚人記憶力,好像守軍輪換從來都不是一批人。

  如此一來,城中守軍,他推算至少也有三萬人以上。

  就憑着他帶的三萬人馬,估計大概率是攻不下全平府了。

  策棱着急的很,出發前就在胤禛面前胯下海口,一定不會讓四爺失望,會在第一時間將全平府攻打下來,接着去支援四爺的東京河內城,之後兩兵交匯,一同去高平府和長慶府,給年羹堯支援。

  結果現在,這場攻城戰,很可以能會以策棱失敗爲告終。

  到了第三天,策棱依然沒想出什麼好策略。

  每個城門安排了七千人進攻,但京都是真的一點沒有。

  第一天的時候,守軍防守的十分嚴密,大清士兵甚至找不到機會,用巨木製作的攻城錘靠近城門。

  而云梯才搭上城牆就會被人推開,也根本找不到機會登上城牆,反而是策棱這邊損失了好幾百人。

  於是第二天、第三天就這樣僵持下來。

  而且城中似乎糧食也足夠多,清軍包圍着全平府,其中的指揮官根本就一點兒都不着急。

  策棱心下發狠,那我就圍着你,也不打你,就等着把你糧食耗盡,怎麼着你也要出城和我決一死戰把?

  全平府城池四周都是平原,既然都是平原,策棱可就一點都不怕了,大清兵精將勇,還有火槍等着戰場利器在手,根本就不害怕平原戰。

  火槍,那是經過檢驗的戰場殺氣,不知道比火銃好上多少倍。

  而且根據策棱觀察,全平府肯定是連火銃都沒有的,要比之大清落後不知道上百年。

  所以策棱現在的策略就是,逼迫敵軍出城作戰。

  當然,在全平府糧食充足的情況下,指揮官放棄自己守城優勢,出城和大清軍隊展開平原戰,那就是徹頭徹尾的沒有一點智商了。

  所以出城作戰,那是短期內都沒可能的。

  於是雙方就這麼僵持下來,直到第三天下午。

  第三天下午發生了什麼?那必須不用問了,當然是胤禛帶着三萬兵馬來援。

  “屬下不夠努力。”

  策棱誠懇道歉。

  “不是你的問題。”

  胤禛倒是看得很開,誰也沒有想到,一個不重要的全平府,竟然會有三萬左右的守軍,這筆作爲京城的東京河內城守軍還要多了。

  這也是胤禛判斷失誤,不能怪策棱,錯誤全部推到策棱頭上,那纔是胤禛自己的問題。

  全平府三萬守軍,一時半會兒,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攻下這座城市。

  暫時也就只能將這座成爲包圍起來。

  由於胤禛不想做無謂的犧牲——雖說打仗肯定是有伴隨着死亡的,敵人死,我軍死——像東京河內那樣漂亮的勝利,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

  當然,胤禛也希望再碰上一個,像鄭纄那樣沒有腦子的指揮官。

  不過這概率很小,就像全平府的守軍這樣,纔是一個比較合格的指揮官,看得到敵我雙方的優勢和缺點,對他來說目前只要死守全平府中,等到大清軍隊的後勤跟不上,他自然就可以獲勝了。

  這位指揮官想的很好,大清軍隊這畢竟是跨國作戰,他們的糧草總是會有消耗完的一天,等到糧草消耗完了,那也只能退兵這一條路可走。而全平府中的糧食,至少還能夠讓三萬全軍喫上一個月還綽綽有餘的。

  然而,這位指揮官,實際上和鄭氏其他指揮官一樣,根本就沒有想過百姓的死活。

  死守一個月,那是完全不管百姓會被會被餓死,才能夠達到的目標。

  雖然指揮官沒有像其他鄭氏高層那樣,去搶劫百姓的糧食和女人,但是先天上,這位指揮官其實和其他鄭氏高層沒有什麼兩樣,都是草菅人命的玩意兒,就不是個東西。

  所以全平府總現在的情況,實際上並沒有好到哪裏去。

  因爲已經大清士兵圍城三天了,但是這場戰爭完全沒有結束的看頭,百姓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是不是可以活到戰爭結束的那一天。

  正如之前所說的那樣。

  即使全平府這位指揮官沒有作出欺男霸女的事情。

  但是,在這指揮官之前,全平府可是被鄭氏其他高層給攻下來的。

  實際上,也就是說,在大清圍城之前,百姓們早就被搶劫過一次了,被搶的雖然只有糧食和牲口,倒是保住了一家老小,然而這也就說明百姓此時家中根本就沒有餘糧。

  他們或許根本就堅持不到,一個月,等到大清軍隊退兵。

  如此一來,全平府中此時也並不平靜。

  等有百姓知道,城外包圍圈,又來了三萬大清士兵的時候,他們就明白了,全平府是根本守不住的。

  想要等到大清軍隊糧草消耗光,完全就不現實。

  因爲安南森林資源豐富,植被的覆蓋面積特別之廣袤,也就是說野生動物資源也是十分豐富的。

  只要大清軍隊中派出一千人的隊伍,一頭扎進大山中,一天打到獵物的收穫,實際上就足夠六萬人軍隊一天的肉食消耗了。

  這也算是一種以戰養戰吧,怪也只能怪安南這個國家地理上先天就有這種優勢,對安南自己的軍隊來說,這是個優勢,但是對入侵的敵國軍隊來說,這同樣是個優勢。

  大自然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唯一不公平的,或許只能怪安南這個國家連年戰亂,沒有發展國內,以至於現在被大清達到了家裏面來。

  這最終又要怪誰呢?繞來繞去,最終還不是怪到鄭氏的頭上?

  正是鄭氏發起的起義,讓安南這個國家陷入到這種水深火熱之中。

  本來吧,後黎朝由黎氏統治的好好的,結果先後有阮氏想要奪權,再有鄭氏拉起軍隊,揭竿而起。

  好不容易安撫了阮氏,轉眼間鄭氏就將戰火燃遍整個國家,大大小小的每一個府城,黎氏節節敗退,最後更是被鄭氏啥的一個不剩,只剩下作爲宗親的阮氏,逃到大清雲南邊境軍鎮上面求援。

  這求援吧,實際上對安南來說其實是好事,把鄭氏給鎮壓了,再把國家還給阮氏,讓阮氏來當這個國王。

  安南百姓們其實是沒有意見的。

  所以,全平府的百姓們竟然很默契的達成了一個共識,要儘快讓這場戰爭結束。

  好幾個士紳族老聚集在一起,密謀着一些不爲人知的事情。

  開場,就有人開口問了個很現實的問題。

  “你們族中還剩多少糧食?”

  這個問題,在場諸人還沒有辦法避免,因爲其實大家的情況都是差不多的。

  “最多堅持十天半個月吧,嘿嘿,我們家中那個破糧倉,可沒有鄭氏搶來的那個糧倉那麼大,聽說,鄭氏早就將全平府的糧倉都給裝滿了,如果沒有意外發生,他們可以守住全平府至少一個月的時間,想必在座的諸位,你們家中餘糧也根本就撐不了那麼久吧?”

  是的,沒人能夠支撐那麼久,但是他們只是百姓,身上沒有盔甲,手上的武器最多就是一些農具而已。

  怎麼去和那些鄭氏的士兵沒對抗呢?答案就是根本沒有辦法,真刀真槍去對抗。

  “你說的沒錯,當我們現在怎麼辦?大家在幾個月前都是被搶……被鄭纄那個殺千刀的狗雜種帶隊搶過一次,每家每戶都至少被搶走了明年一年的糧食,大家根本就沒有更多準備,難道我們就要這樣被活活餓死嗎?”

  有人很激動的發聲,每個人都羣情激憤,但是他們是真的沒有辦法,只能祈禱大清士兵盡全力攻城,將這些可惡的鄭氏士兵沒全都殺死,或者趕走。

  “誰說我們沒辦法了?”

  之前說話的人,再次開口,他是這羣士紳族老中最年輕的人,年輕人嘛,腦子活躍一點,這很正常的。

  “每家每戶都出幾個勇敢、膽大的人,我們去吧鄭氏的糧倉給燒咯,我就不信,沒有糧食補給,他們能堅持多久。”

  很快,這個提議大家就討論開了,最後發現,這個提議還真的是不錯,將鄭氏軍隊的糧倉燒了,一把火就可以結束這場守城之戰。

  “如果將他們的糧倉燒了,他們反過來搶我們百姓的糧食,怎麼辦?鄭氏那羣畜生,可是什麼都幹得出來的。”

  這句話一點沒錯,正是因爲鄭氏燒殺搶掠、無惡不作,他們纔會如此一點都不得民心。

  “這個擔心,我覺得是多餘的,百姓們有多少糧食?現在城中,已經有很多百姓開始餓肚子了,他們不想我們世家大族,有一大家子要養活,之前鄭纄來搶劫的時候,我們總是有辦法給家中留下一些東西的,然而那些普通百姓,那是真的一點富餘都沒有了,家中是真的一滴不剩。”

  “就算鄭氏想搶,那也要有東西給他們搶纔行,對吧?”

  “在座的各位,之前能爲家中保留下一些東西,我相信之後同樣也是能夠保住最後一點家產的,要搶就讓他們搶嘛。”

  燒糧倉的提議,最終被全平府世家大族集體通過。

  派誰去幹這個活兒,那都是更隱祕的事情了。

  視線回到高平府和長慶府這邊。

  年羹堯帶兵包圍兩座城市,已經是第九天了。

  高平府和長慶府都出現了一個情況,就是城池中開始出現被活活餓死的百姓了。

  那些圍城的大清士兵們,每天都可以看到,守城士兵,將一具具枯瘦如柴的屍體,開始往城牆下面丟。

  這些被丟棄的屍體,也不算是無的放矢,而是兩座府城的指揮官害怕屍體堆積在城中,會慢慢腐爛,然後產生疾病,那可就是更加雪上加霜了。

  而年羹堯從回報的士兵那兒,聽說了這件事情,那是十分高興的,這是一個信號。

  什麼信號?說明高平府和長慶府,大概率是已經堅持不住了,而且城中守城士兵的意志,估計已經到了崩潰邊緣。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意志崩潰的人,要麼消亡要麼瘋狂。

  作爲一個忍受飢餓導致意志崩潰的人,他怎麼瘋狂呢?根本就沒有力氣讓他瘋狂,所以這種人只能走上消亡這一條路。

  於是年羹堯下令,再等兩天,就開始攻城。

  而且本着公德心或人道主義,還是其他什麼的,年羹堯讓士兵們,將守城士兵丟棄的屍體,全部集合起來,派人挖了個坑,將他們都給埋了。

  畢竟都是百姓,受到戰火波及遭殃,還是讓他們入土爲安比較好,這樣年羹堯良心上也會舒服一點。

  於是,時間就這樣悄悄溜走。

  在全平府這邊,有了胤禛三萬大軍支援,全平府四個城門包圍的大清士兵更多了。

  不過胤禛並不打算四面開花。

  所以將東西南三個城門外,留下了五千士兵以後,集合其餘四萬五千士兵,在北門外,準備強行攻城。

  一個粗大的樹木被做成攻城錘,而且還不止一根攻城錘,足足有五千名大清士兵,抱着四根攻城錘向全平府北城門推進。

  城牆上被拋下燃燒的稻草、火油還有巨石,阻擋着攻城錘推進,另外還有巨大弩箭在不斷髮射。

  大清士兵死傷無數,但很快,全平府城牆上就啞火了。

  因爲他們彈藥不足,畢竟已經被圍城很久的時間。

  當攻城錘部隊移動到全平府北城門外時,城池中突然開始大亂起來。

  站在遠方高地上觀戰的胤禛看的清楚,那是城池中燃燒起了大火,黑色狼煙沖天而起,越來越多守城士兵背調派前往滅火,其餘士兵則集合在北城門內,頂着城門不然攻城錘把城門打開。

  如此,胤禛眼睛一亮,直接下令,其餘三個方向的士兵,開始用雲梯強行攻城。

  因爲大量守城士兵已經被派去滅火,此時除了北城門,東西南三個方向的守軍,已經到了最薄弱的時候。

  不趁此好機會,胤禛都會覺得自己就是一隻豬。

  :https://www.zibq.cc。:https://m.zibq.cc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導航

熱門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權所有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