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第30章 给你說說皇帝和宰相的事(第一更)

作者:农家一锅出
第30章给你說說皇帝和宰相的事(第一更)

  “所忙何事?”李隆基感兴趣,只要李易要做的事情,他全想打听。

  “天灾、人祸。”李易又递過去羊腰子。

  王皇后低头吃,她发现今天這個料裡面多了一点白色的东西,吃着味道鲜美。

  李隆基寒毛都乍起来,吃的事情瞬间抛到九霄云外。

  “哪裡的天灾?何处人祸?”李隆基一把抓住李易的手,焦急问道。

  李易犹豫一下,摇头:“不可說,不可說。”

  “怎不能說?”李隆基的手用力。

  “唉!”李易叹息,道:“泄露天机,必遭天谴。”

  “啊!”李隆基松手,脸色一下子变白,愣愣地看着李易。

  “怎会如此?怎会如此?”李隆基喃喃着。

  他已经把李易当成某些特殊的存在了,听到李易說有天灾人祸,他還想知道。

  等李易又說天机、天谴,他更加确定,自己的這個易弟有别的本事。

  问了,易弟估计要完。

  不问,天灾和人祸又该如何处理。

  “三哥无须焦虑,落不到长安,到时皇帝和宰相自然会想办法。死些個人,你我還是照常過日子。”

  李易安慰李隆基。

  他不安慰還好一些,一安慰,李隆基更急。

  什么朝堂上的皇帝和宰相,我就是皇帝。

  现在的三個宰相,居然连怎么脱粒都不知道,指望他们能够把天灾人祸轻松平掉?

  還死些個人,死人是大事。

  李易端酒,放嘴边是停住:“說起来现在魏知古去工部当尚书了吧?怪可怜的。”

  “我估计他现在身体就不好,到冬天得伤寒,年岁大了,凭殿中省尚药局那些人的本事,不可治也。”

  李易换個话题,說起刚被弄到工部当尚书的魏知古。

  “易弟知晓?”李隆基回忆魏知古的情况,觉得确实状态不怎么好。

  “自然,但不可說。”李易說完叹气。

  “易弟能医?”李隆基动了恻隐之心,他收拾魏知古,并不是要看魏知古去死。

  “能医而不可医,皇帝让他死,弟如何敢去救?”李易說道。

  “朕……真的要生病?皇帝哪裡叫他去死了?”李隆基差点說错话。

  “三哥你不知道?明明是姚崇的儿子找他,让他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

  “他拒绝了后,怕姚崇报复,所以就跟皇帝說了。”

  “结果当今陛下非要找姚崇问,姚崇承认了,還說孩子不对。”

  “陛下就觉得魏知古這人不好,姚崇对魏知古有恩啊,于是就收拾魏知古。”

  “当然,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姚崇重要。”

  “姚崇门生故旧遍布,陛下刚刚处理完太平公主的事情,還有一些人沒杀。”

  “姚崇在,很多人的心思便不乱。陛下罢魏知古,是给姚崇出气啊。”

  李易对着李隆基剖析当今陛下为什么要把魏知古给赶到工部去。

  王皇后此时不吃了,跟李隆基一起看着李易,不时点下头。

  意思是說:对,易弟你說的对,就是這样子滴。

  “卢怀慎呢?”李隆基十分好奇,又问出来一個人。

  “卢怀慎比较聪明,他知道陛下对姚崇多么看重,所以一改以前那种办公的样子,变得不多话。”

  “姚崇要是不处理什么文案,卢怀慎保证不接手,他的才华不是被姚崇压制,而是被陛下。”

  李易說出卢怀慎的情况。

  “张說呢?”李隆基再问出一個人。

  “张說啊,他的权利欲和姚崇一样,所以一山不容二虎,之前他阻止姚崇当宰相,之后必然被收拾。”

  “我最讨厌他们两個的是,以权谋私。宽以待己,严以律人。”

  “自己的人做错了,百般掩饰,偏生爱寻别人错事而制裁。”

  “至于行政方面,沒什么可說的,陛下既然用他们,他们自然要拿出本事。”

  “而他们拿出来的那些办法,哎!也就那样吧。”

  李易把张說一顿贬,顺便姚崇他也沒放過。

  沒办法,史书上记载得明白着呢。

  李隆基夫妇听得一愣一愣的。

  這就是易弟眼中的张說和姚崇,名相啊,行政沒什么可說的?

  “易弟,這二人的政令,兄觉得還不错。”李隆基为自己的宰相說话。

  王皇后点头,表示支持老公,对呢,两個宰相都很厉害。

  “三哥,他俩的政令对士子比较多,明年和后年,那個天灾人祸,正常情况下姚崇处理得還算可以。”

  “虽然也死了一堆人,关键时刻,姚崇挺有担当。”

  “可惜,他不接地气,腰弯不下去。”

  “不知工、不悉农、不精商、不通教。”

  “教育是根本,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世人逐利,当以利驱之。”

  “商农工良者,方能叫大唐昌盛。”

  李易提出自己的观点,应该奖赏对农事、工事有好发明的人。

  李隆基喝口酒润润喉咙,听别人說话,把自己听得口干舌燥。

  王皇后有自己的想法,說:“对工农好,士该如何?”

  “嫂嫂是把士与工农商对立了。士带着工农商啊,当官的和求学的,指导其他行业,然后升官。士就高兴了。”

  李易笑着說道,事情简单,把士抬起来,让士想办法促进其他三個。

  李隆基追问:“商呢?”

  “收税,把百姓租庸调的调给免了,用商税雇人干活。如今额外的工匠不也是分短、中、长工么。朝廷给绢帛。”

  “现在人种不了那么多地,尤其是還要种桑树、麻、枣树,再去干活,地裡忙不過来。”

  “忙不過来收入就少,看着给了很多地,让他们交租交庸,实则他们一被调之后,拿不出东西。”

  “若以绢帛代替调,還要有人纺织,或用粮食、桑麻卖钱。”

  “這其中,商人在百姓收获的时候压低价格,等着百姓缺了,又抬高价格。”

  李易给李隆基分析着商人的坏。

  至于好,商人好不好,在于法律强不强。

  法律有漏洞,钻得最多的是商人,其次是其他人。

  他說的這些事情,换到他那個时代,大家都懂,甚至想得比他還深。

  可换到大唐,那就不一样了。

  李隆基果然受到冲击了,他哪知道這许多事情啊。

  他出生就在皇家,也沒去哪個贫困的村子生活上一两年。

  他能接触到的事情有局限性,租庸调是根据前朝来进行的。

  听到跨越无数個朝代的人跟他讲士农工商,他已经听傻了。

  這么简单?士不同意,就把士再次拔高。

  谁能让农和工作得好,谁就获得奖励。

  “易弟,你這庄子還要作甚?”李隆基换個话题,受冲击太大了,得回去好好想想。

  “我呀,打個样,告诉其他人,一個庄子可以治理成什么样子。”

  “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一個庄子我都打理不明白,我怎么能去当官?”

  “庄户我都不能让他们吃饱穿暖,我怎么敢去当官?”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李易坐直,微微抬起下巴說。

  他有着自己的骄傲,這是阅历和知识的积累。

  這是千年后的经验对此时代的俯视。

  今天是周一,依旧三更,如果今天的周推薦票能到200,明天,也就是周二,五更。今天第二更在11点。谢谢大家的支持。鞠躬!

  。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