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番外1
番外1賜婚1
陽和十一年
葉瑾聲抱着一卷書走在問道書院的石徑上,偶爾會碰上幾個來此求學的學生。
見到葉瑾聲後,學生們大都停下腳步,拱手行禮,“葉先生。”
葉瑾聲微微點頭,“同學們好。”
待在走過一段路之後,問道書院中的刻坊。
十幾年前,雕版印刷出現之後,梁帝便新設了官職,專門負責雕版印刷一事,問道書院中的刻坊,便也是其中的分支之一。而在梁朝不同的郡府,也有官辦刻坊的存在。
除此之外,爲了避免一些孤本遺失,梁帝還在不同的郡縣都存了一些。
如今京城內的問道書院基本上與官學無疑,然而,最受重視的自然還是東院,教授經史子集。
不過,在葉瑾聲這些年的努力下,西院也逐漸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比如說水車、水碓、水紡車,再比如曲轅犁、脫殼車、播種車等農具,無論是農人,還是其他的手工業者都將此處當做了聖地。
當然,東院也是不逞多讓,自從七年前陛下推行科舉,着各地開辦書院以來,已有三次科考,爲梁朝遴選出了許多英才。
雖然大部分出挑的都是世族子弟,卻也有不少貧寒之士冒頭。
不過,大家都明白,只要書院能夠繼續辦下去,那麼貧寒之子會越來越多。
因爲科舉對世人的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若是能出頭,不說是一步登天,也是質的飛躍了。
刻坊內,葉瑾聲將回頭要刻錄的書籍仔細與刻坊匠人說明白之後,看了一眼天色,準備回家。
謝椿死後,謝青珣原本需要守孝三年,然而,得梁帝特許,只一年便可。
待守孝期滿,謝青珣便被提拔爲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其後第二年,朝堂中終於達成了一致,第一屆科考,降於下一年舉行。
此舉一出,整個梁朝都陷入了大譁。
不過,即便是科考,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的,然而,梁朝中,人最多的就是普通的農家子,自然不愁沒有人才可以參加選拔。
而第一屆科舉,便是謝青珣主考。
御史大夫本就有監察百官的職能,而科舉也是爲朝廷選拔人才,日後都要成爲同僚,接受御史監察的,如此,在沒有什麼前例可以遵循的情況下,也算是合適。
且御史爲三公之一,地位也足夠。
唯一的問題就是,當年的謝青珣實在是太年輕了。
即便他是鬆實先生的弟子,兄長又是謝丹致,然而,年齡仍舊是他的一大短板。
也不是沒有人想看他的笑話,但可惜的是,所有心裏存了看笑話想法的人,最後都被打臉了。
謝青珣雖然是第一次負責此等大事,卻並不慌亂,一應處事賞罰分明,雖偶有小問題,卻最終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差錯。
而這第一次科舉的狀元、榜眼、探花,毫無意外,同樣是世族之人。
這也很正常,畢竟世族的底蘊,是在不是一些普通人能比較的。
不過,遍佈諸多郡縣的書院就是爲這些普通人所準備的。
雖說科舉最終取中的人很少,但是參加過科考的人,他們的本事自然也能看在各處考官的眼中,若是有合適的,便招到縣府或者郡府內做個少吏之類。
如今十幾年過去,謝青珣已然官拜做成,卻氣度依舊。
可是看在同僚之人的眼中,卻愈發覺得他深不可測了。
尤其是謝青珣笑起來的時候,總忍不住讓人想要打哆嗦。
不過,雖是如此,卻還是有人不害怕的。
就比如最近一直在給謝青珣找麻煩的林御史。
謝青珣與這位林御史相交不深,然而不知爲何,這位林御史最近卻似乎是和謝青珣槓上了,總喜歡彈劾謝青珣。
大都是一些芝麻大的小事兒,然而御史麼,監察百官,這是他們的職責。
唯一的問題就是,梁帝也被他煩得不輕,斥責了幾次之後,林御史總算是消停了幾分。
這一日,林御史出門,前往五味齋用飯。
這些年過去,五味齋早就在梁朝扎穩了腳跟,五味齋的背後是宋氏,葉瑾聲雖然與他們合作,卻只是以個人的名義,所以,在五味齋越開越大之後,他手中的分紅也逐年增加。
再加上他之前的紫砂壺窯,每年的利潤足以讓他安安穩穩地過上好幾輩子。
便是造紙工坊與玻璃窯、水泥窯、磚窯等,因爲逐漸氾濫,利潤倒是不如最開始那般了,然而勝在細水長流。
扯遠了。
不過,衆人雖然知曉五味齋的背後是宋氏,然而卻不知道這裏面葉瑾聲也摻了一腳。
林御史這次過來的時候,恰好就看到了葉瑾聲與謝青珣那略微過火的親暱了,嗯,從門縫兒裏。
林御史生性古板,對於這種男男相戀的事情當然不能容忍。
但他太迂腐,腦筋雖然能轉,但是轉地不算是太快,不然的話,林御史應當會想明白,這十幾年的時間裏,謝青珣與葉瑾聲一直同住一府,卻都不曾成親,甚至連納妾也沒有。
只是稍微想想,大約就能猜到這兩個人之間似乎是有些不對勁兒。
不過,能在官場混下去的,基本上就沒有幾個是白的,就算看起來是白的,那也是白切黑
所以,謝青珣與葉瑾聲之間的關係,幾乎相當於一個不算祕密的祕密,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說。
就算這些年有些人動了給他們撮合姻緣的念頭,也要麼是被人提醒,要麼是被謝青珣與葉瑾聲二人雙雙婉拒。
若只是普通的親密,就算是稍微過分一些,林御史這位老古板大概也只是會覺得奇怪,而不是懷疑兩個人有什麼。
然而,要命的是,那時候,謝青珣與葉瑾聲在接吻。
雖然只是蜻蜓點水般的一吻,但是兩個大男人,如果沒有點兒那什麼的關係,誰會親別人啊
林御史自然是懵逼的,然而,懵逼之後,就是怒不可遏。
如此私德敗壞之人,如何能擔任左丞
於是,林御史回府之後,便開始奮筆疾書,沒多少時候,一份奏疏就洋洋灑灑地出現在了書案上。
翌日早朝,林御史便將這個近乎公開的祕密在早朝上掀開了蓋子。
然而,林御史實在是太激動,並未發現,同僚們看向他的時候,那欲言又止的目光。
謝青珣一身朝服,手持笏板,立於左側最前列,仍舊氣定神閒。
直到林御史說完,扭頭看過來,質問他到底是認還是不認的時候,悠然開口,“爲何不認”
說完,他走出一步,對着御座之上的梁帝,恭敬行禮道,“臣與葉氏郎君瑾聲相識於微末,互爲支撐。其後情愫漸生,心意相合。故臣曾起誓,此生只願與瑾聲一人攜手白頭。臣斗膽,懇請陛下賜婚。”
林御史不曾想到謝青珣居然還敢請求陛下賜婚,當場愣在了原地。
不僅僅是林御史如此,早朝中的絕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倒是居於御座之上的梁帝,愣過片刻後,忽然朗笑出聲,“謝卿果然是性情中人”
贊過之後,梁帝便允了賜婚一事,而對於那位上書彈劾謝青珣的林御史,卻是看也不曾看一眼。
下朝之後,同僚大都過來恭喜謝青珣,唯獨林御史,一人獨行,旁人都是敬而遠之。
與其他同僚寒暄過後,謝青珣忽然走到了林御史的身側,溫聲道,“林御史。”
林御史卻不回答,只是哼了一聲,舉步就走。
謝青珣不以爲忤,只是繼續道,“我聽聞,林御史家中來了一位,似乎是姓楚”
林御史停下了腳步,皺起眉來,“你什麼意思”
謝青珣悠悠開口,“楚氏爲何覆滅,林御史想必還不怎麼清楚吧。”
林御史皺着眉,仍舊不說話。
謝青珣輕笑一聲,不甚在意地道,“楚氏背後用逍遙散控制小世族,背後又偷拐孩童,落得如今下場,也是理所應當。”
說完後,謝青珣的眸子落到林御史身上,眸光驟然間變冷,“瑾聲幼年被拐,顛沛多年,皆是拜楚氏所賜。”
林御史瞳孔驟縮,“你在威脅我”
謝青珣輕笑一聲,“林御史,你如今該擔憂的,是陛下的態度,莫非你以爲,此事陛下不知”
當初皇室不曾插手,任由其他世族之人吞沒楚氏,未必不是存了讓衆人出氣的意思。
實在是,楚氏當年撈過界了。
說完這一句話之後,謝青珣淡然轉身,離開了皇宮。
沒多久,林御史便被查處貪墨餉銀,無故構陷同僚等事,官途就此斷絕,後半生的泰半時光,也只能在牢獄中渡過了。
不過,林御史的結局,葉瑾聲並不怎麼關心,他現在正在糾結的是
“陛下賜婚”
“那誰嫁誰娶”
作者有話要說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千山月影、青林點白雲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https://www.biziqu.cc。:https://m.biziq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