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主要內容

春满京华 第249节

作者:未知
韩苒和韩芝笑着招呼。 韩莞笑道,“不仅苒儿有进益,明来也有进益。我今天听西山居士又自创了一首曲儿,极是好听。她說還未成熟,等成熟了,我交给你,你负责把曲儿推向整個大梁。” 让谢明来把西山居士的作品发扬光大,他们两人各得其乐,谢明来也算为白苏赎罪。 谢明来大喜過望。见不着西山居士,第一個弹西山居士做的曲儿也是一大幸事。 韩苒也替谢明来高兴。眉眼含笑說道,“我先恭贺谢六公子了。” 韩莞好笑不已,還沒影儿的事,小妮子先恭贺上了。 她看看谢明来和韩苒。一個玉树临风,俊美无双。一個小巧柔美,婉约似水。 虽然韩苒只比谢明来肩膀高一点,但两人站在一起非常般配,沒有一点违和。而且,两人有共同爱好,都是品行好的好孩子…… 缺点也很明显。 谢明来的缺点是多愁善感,有一個拖全家后腿又不知好歹的父亲。韩苒的缺点是過于绵软,沒有多少主见。 但韩苒善解人意,温柔体贴,会心疼人,可以给予谢明来心灵的慰藉。而谢明来心性坚韧,可以为韩苒撑起一片天。 关键還有谢明承和自己,会适时帮助他们。 只不過,古代讲究政治联姻。同胞姐妹嫁给堂兄弟,属于浪费了联姻的好棋子。 若他们有意,想办法促成,总会有法子。 谢明来已经十六岁,该說亲了,但要等到谢三夫人去世三年后,也就是明年再說。 韩苒十四岁,韩家一直在给她寻好亲事。给小妮子提亲的人家很多,但韩家心疼闺女,想找家境尚可、后生有出息有担当人品好。找這种人家,做为家势不算高的韩家女不太容易。 几人說笑着去了正院。 沒看到暖暖。 韩莞问,“暖暖呢?” 蜜珠笑道,“姐儿被两位哥儿接去封家做客了。” 韩莞对韩苒、韩芝說道,“去封家跟月姐姐玩罢,我同明来說說话,稍后再去。” 她把谢明来带去东侧屋,春叔和两個婆子拿来几样摆件、几個锦盒及两张琴、一管玉箫。 這些东西都是谢三夫人死前陆续“送”给韩莞的。 谢明来不知何意,先拿起玉箫,看到一处刻了個“琼”字,惊道,“這是琼音的?” 他又看看琴,其中一张琴角落的一处也刻了個“琼”字。 他已经听說母亲年轻时斥巨资买了琼音的這两样乐器,他還是第一次看到。母亲死后,父亲找過這两样东西沒找到,不知母亲藏在了哪裡。 怎么会在二嫂這裡? 韩莞說道,“這两张琴和這管玉箫是你娘去世前送与我的,還送了些别的。她如此做,是你爹之前做了些不好的事,她怕事情败露东西被抄沒,让我帮着保管。等到风头過了,再拿回去。 “谁知她突发恶疾走了。你爹和大哥都不成才,這些东西我觉得应该交到你手上。你保管,告之他们一声即可。另外,我還有個不情之請,我很喜歡這管玉箫,能不能送与我?” 韩莞想让這两样东西见光,把琴交给谢明来,洞箫留给二虎。 她之前把這两样东西還给周大娘,周大娘沒收。 她知道,周大娘肯定不愿意這两样东西落入余音后人的手裡。她還是自作主张把琴交還谢明来,实在是這张琴只有到了谢明来手裡,才算得上不让明珠蒙尘。而且,谢明来是個品行皆优的好孩子,完全不像余音。 谢三夫人当初送韩莞摆件和琴的时候,知道的人不多,但也有人知道。韩莞之前想把這些东西交给谢明来当私房,又怕這件事传出来,别人說她贪沒三房产业。 银票别人不知道,她扣下八千两银子等谢明来成亲后以二哥二嫂的名义送還他。 谢明来沒有任何犹豫,双手把玉箫奉上,“二嫂喜歡,玉箫就留下。” 韩莞接過玉箫,又把几個锦盒打开,裡面有首饰,還有几张合计两千两的银票。 谢明来不善庶务,也知道三房现在整個家底比這些也多不了多少。 他摇头說道,“這些东西交由祖父祖母发落吧,当初家裡拿了几万两银子给我爹堵窟窿,這些东西远远不及。”想了想又道,“琴和箫也說是祖父祖母给二嫂和我的。” 韩莞猜到谢明来会這么做。但他真這么做了,還是很欣慰。白苏和谢三老爷那样的人,怎么会生出這样善良又沒有私心的好孩子。 韩莞笑道,“好,就這么办。” 谈完两人一起去了封家。 晚上,韩莞把跟谢明来的谈话告诉了谢明来。 又道,“你觉得明来和苒儿般不般配?” 谢明承从来沒想過把那两人凑一对。认真想了想,笑道,“還真挺般配。” 韩莞道,“我觉得他们对彼此的印象都很好,你明天探探明来的口风,就說苒儿现在說亲的人家很多。若明来沒有那個意思就算了,若明来有意思,苒儿的亲事就放一放。” 次日一早,两只虎和韩宗亮又去村裡找小鼻涕和马旦玩。 韩莞姐妹带着暖暖和红玉去了老院子,看着春嬷嬷等人准备烧烤食材。 午时初,院子后的嘈杂声大了起来,是孩子们跑去两個庄子间的小路上等小姐妹了。 小暖暖喜歡凑热闹,听到声音指着那個方向“啊啊”直叫。 小姑娘经常被带去汽车空间,身体特别好,半岁了几乎沒生病。 韩苒笑着接過她,同韩芝一起去。 午时二刻,孩子们的声音大了起来,還杂夹着马蹄声和车轱辘声。 赵畅一家回来了。 韩莞让人把食材拿去桂园。還請了封家,几家人会在這裡吃晌饭。 刚到桂园,赵佳儿和赵好儿就来了,一人抱韩莞一只胳膊撒娇。 韩莞比了比她们的個子,捧了捧小脸,笑道,“又长高了。” 不一会儿,赵畅和谢明珍来了。谢明珍挺着個大肚子,人也胖了不少。 韩莞先给赵畅屈膝施了礼,埋怨谢明珍道,“你就快生了,干嘛来這裡?” 谢明珍嘟嘴撒娇道,“他们都走了,我一個人在家难過么。” 她不愿意一個人跟何太妃相处。 赵好儿笑道,“母妃又向姨姨撒娇了。” 說得赵畅大乐。 赵畅穿着光鲜,戴着玄镜。大冬天還喜歡戴玄镜的,大梁朝只此一人。 韩苒又设计了适合女子戴的玄镜,玻璃工厂已经开始制造,今年夏天推出。 从外院過来的老爷子和谢明承也皱眉嗔怪了谢明珍几句。谢明来则红着脸看了韩苒一眼,又看了韩莞一眼。 韩莞看出来了,這孩子肯定对韩苒有意,心下暗喜。 封家一家過来,众人吃了烧烤。 下晌大人喝茶聊天,孩子们在院子裡跟动物们玩。 男人在厅屋,女人在侧屋,门未关。 赵畅侧头对韩莞說道,“等到衙门开印,咱们更忙了。” 谢明承道,“陛下开始改革了?” 赵畅点点头。 韩苒走了過来。 赵畅又道,“陛下胸怀大志。這次改革,从我們户部开始。” 但凡改革,势必会触碰一部分人的利益,遭到保守派抵制。 韩莞只负责制定有关财政方面的政令和制度,实施和博弈就是赵畅這些改革派去做了。赵畅如今不止负责户部,還入了阁。在前世,就属于在国务院和财政部都拥有实权的顾问,還是最大领导背后的智囊。 不過,做为主要制定人的韩莞肯定也跑不了挨骂,甚至弹劾。 赵畅又笑问,“韩大人怕嗎?” 新帝有大志向,韩莞被架到這個位置上,她有能力,又有强大的家族做后盾,她愿意为這個世界的发展做贡献。 韩莞笑道,“你们不怕,我就不怕。” 谢明承看了韩莞眼,他心裡真不想媳妇這么辛苦。但皇上欣赏,韩莞愿意,也就由着她。 而且,谢明承也特别向往韩莞前世那個世界。歷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也阻挡不了。 第427章 弃妻似锦番外二 景和三年,新帝施新政两年多。 虽然阻力不小,但新帝手腕强硬,赵畅等改革派雷厉风行,取得斐然成绩,国力大大增加,反对声渐少。 六月,齐国公府三喜临门。 第一喜,家主齐国公升任兵部尚书。 第二喜,谢明承升任虎卫营统领。 一個是调兵最***员,一個是统兵***,皇上对谢家是真的相信。 第三喜,韩莞兼任待讲学士。此官职是皇上专为韩莞量身定制,定期为太子讲解有关农工商管理方面的学问,皇上需要了也要为皇上讲解。 一個从四品的待讲学士,品级不算高,却是天子和太子近臣,太子称之「先生」。即使是二品大员、三品大员也不敢轻意招惹韩莞。 二十六岁的从四品文官,别說女人只此一個,就是男人,整個大梁朝也屈指可数。她還不用坐班,除了特殊情况,每旬只需上衙三、四天,比前世的假期還多。 谢家可谓鲜花着锦,风头无二。 谢家高层商议,谢家太過繁盛,建议老爷子辞去太傅一职。 谢家高层包括谢国公,谢二老爷,谢明承,韩莞。 老爷子早不耐当什么太傅,非常痛快地答应。 谢太傅上折子請辞太傅,皇上准。
首頁 分類 排行 書架 我的

看小說網

看小說網是您最喜歡的免費小說閱讀網站。提供海量全本小說免費閱讀,所有小說無廣告干擾,是您值得收藏的小說網站。

網站导航

热门分類

© 2023 看小說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