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十章 离去 作者:小宝爱吃西瓜 南方的春总比北方来得早些,北方還是初春的时候,南方已是花香鸟语一片。 阳光地裡,一群年轻人有說有笑的或三五聚集或一二独坐各自分散一处。 程彬站在树荫底下下,此刻的太阳很明媚,晒在身上也很舒服,偏是此刻他有些讨厌這耀眼的太阳,若是此刻下得一场雨,只怕這该死的宴会就要散了吧。 “娘娘,你瞧程公子他”,一抹水绿的帐幔后面,绿珠伴在美妇身侧。 美妇微微皱眉,他的不合群太過明显,這样的性子想要在宫中在京城中生存下来却是有些难了,這些日子再是调教,他总是答应的很好,背转身却又依然如故。 “走吧,這裡由得他们年轻人闹腾”,美妇转身,该做的自己都已经做了,至于他承情与否,自随他意。 柳枝上布满细碎的嫩叶,在微风的轻抚下一摇一摆,有调皮的少女跑上来請求程彬帮忙摘上几根嫩柳,他不言不语的从树上扯了几根枝條下来。见得他如此木讷,少女失望的拿了柳枝离开。 天很高,云很淡,湖水裡有几对闲散的鸳鸯在戏着水,一圈一圈的涟漪在湖面上层层叠叠荡漾开来。 程彬实在很不喜歡這样的聚会,从来到京城后,這样的聚会偏是每隔個两三日便有一次。满目繁花并不入眼,他在意的只是那乡下的丫头。很多时候,他会半夜醒来。抚心自问,自己到底恨不恨那位召了自己来京城的尊贵人物。有时,他会很坚定的告诉自己,恨,害母之仇,如何能不恨。有时,他又很犹豫,自己并沒有见得那個母亲一面。血缘亲情从来沒有体会過,這恨,就有些勉强的意味在裡头 从立春知道李大成的病以后,罕见的对他好了起来,和他說话的时候多了,对他笑的时候也多了。人,都难逃一死,他都要死了,都要离开這個世界了。自己還同他置什么气呢,他已经有了悔意,有了真正的悔意。這就足矣。要是原本的立春還在。相信她若是看到有朝一日她爹居然会冲着她笑,帮她盛饭夹菜,估计她会高兴得哭出来吧。 荀草早已从医馆裡告了假,只在园子裡头住着陪李大成。立夏也从镇上酒楼裡辞了工,重新回到园子裡来帮立春,只有立秋。离着這裡比较远又身兼有孕回来不便,索性立春几個一商量便沒有告诉她李大成生病一事。 “杏花,你說你哥那命還真是好,這老了病了,身边還這么多人围着他转来转去的孝敬他。唉,等我和我那老头子哪日动不得了。可是享受不到這儿孙之福了”,刘妈坐在灶台下边烧着火,杏花在灶台上边挥舞着铲子烧菜。 “立春可是把你们都当家人来看待的,若真有那么一日,你還担心她不管你们”,杏花笑了笑,转而又愁苦起来,“你說我哥,怎么就這么命苦,好不容易能享儿女福了,偏是這会子得了這病” “人的命啊,都是天定的,他也算是享福了,想吃的都能吃上口,想穿的也都能穿上身,立春又不计前嫌的照顾他,還有立冬,小时候可是被他打惯了的,這时候還不是凑在他跟前尽着孝道”,刘妈往着澡堂裡添了把火。 “這鸡肉真香,嘿嘿,姑,好了沒,我爹等着吃呢”,荀草从门外头探进头来。 “好了好了,就快好了”,杏花笑着回头說道,招手让荀草进来。今日李大成突然想吃鸡,這临时捉鸡又是费了事,他還不愿意吃炖的,非要吃炒的,立春便让杏花给炒個小炒鸡,小炒鸡的做法自然又是她给杏花的,不然以着杏花的做法,做出来又不得李大成的好。 饭桌上,一家子围坐在一起。李大成在椅子上有些坐不住,需要李氏搀扶着他可能勉强坐着。热气腾腾的小炒鸡散发着香气挑逗着众人的味蕾。 “来,這鸡炒得還嫩,你吃些试试”,立春捡了几块鸡腿肉往着李大成碗中放去。 “這鸡要做好,得热锅裡放点油,然后用大火在锅裡好好翻炒一阵,一直炒到肉块沒有一丁点的水分才行”,看着李大成嘴巴动了动,立春怕他又說出什么煽情的话来,忙开口介绍起小炒鸡的做法。 “爹,你快尝尝呗,這是二姐特意告诉姑這么做的,我闻着都要流口水了”,荀草调皮的冲李大成笑着。 “爹,快吃啊,你再不吃,我可要吃光了,对了,我還沒有告诉你们,当年偷吃家裡那只老母鸡的时候,啧啧,那鸡肉的香味直到如今還在我心中赶也赶不走”,桌上,除了立夏跟荀草能如此自如的跟李大成說笑聊天,再也就只有李氏了。立春跟立冬总是有些不自然,自小跟李大成就生疏些。 李氏细心的将鸡肉撕得更小块些喂给李大成吃,看着几個孩子如此懂事,她很欣慰,原先還怕立春跟立冬不会接受李大成,到得现在,是完全放了心。虽然立春总也還不愿意开口喊爹,但李氏始终坚信立春会开這個口的。這两日,他的身子状况更加的不好,只凭一口气硬撑着,只有李氏才知道他是为什么撑着。 “爹,你吃些青菜吧”,立冬往着李大成碗裡头夹了一筷子青菜,并对他笑了笑。 李大成让李氏将青菜喂到自己口中,他的眼睛有些模糊,当年待這個小丫头那般,她都不记仇 桌上一时寂静下来,各自怀着心事低头吃饭。 “我們回李家村吧”,立春放下碗,很突兀的說道。 李氏吃惊的看着她,有些不敢相信。李大成张大了嘴巴,嘴裡還未下咽的饭菜掉出来都不知。 “二姐,你是說真的?”,荀草简直是跳着起来的,一把抓住立春的胳膊直摇晃。对于這個决定,她是举双手赞成的。 不管众人的神色各异,立春再度开口,“下午你们都收拾收拾,明日一早我們就走”,对于李大成的病,荀草和她說的很清楚了,多则一月,少则两三日,說不定哪日就去了的,落叶归根,他总是不愿意在外面的吧。 “好,好,我們明日就回去”,李氏很高兴。 下午,立春喊了王二跟杏花過来,将园子裡头的事情一一交代清楚,离着花会還有两個月,就算回到李家村用去一月,也還剩下一月够自己布置的,因此心裡也就不担心這边的事情,至于镇上花铺,有晚晴帮忙看着些,也略可放心。 整整一個下午,各人都在收拾着东西,說起来的话,其实還真是沒多少东西可以收拾的,立冬立夏荀草几個還是要回到這边来的,可因着大家的心情并不算好,這回李家村,可是真正将李大成送了回去,再返回时,实实是少了一人的,因此着,大家的心情并不算是很好。 到得黄昏时分,天气变得有些不好起来,好像要下雨的样子,天上隐隐的還打了几声雷。李氏怕明日下雨回不去,夜裡起来好几次,不时的到外边院裡看看天上的天气,幸好,一夜无雨。 次日,一早起来,将行李都搬入马车之中,因着這次大家都回去,一辆马车肯定不够,立春便从镇上又雇了一辆马车,李氏跟李大成還有荀草三人同一马车,立春带着立冬立夏及行李在一辆马车上。 一路上要照顾着李大成的病,走是走不快,大家只能放缓了速度慢慢往李家村赶着,好在,荀草是懂医的,又从医馆裡带回许多的药草,一路上给他吊着,总算不至于在路上交代了。行得整整两日半,总算是回到了李家村。 “来,快进屋裡,慢着些”,桂生帮着打开门,同李氏一块将李大成抬进屋裡。“走时還好好的,怎么回来就变成這样呢”,桂生好奇的嘟哝着。 屋裡灰尘很大,李氏带着立冬先将李大成睡觉的屋裡收拾起来,荀草则去熬药。立春跟着桂生往着村裡去,李大成這样子,明显是不行了,家裡沒有棺木,就是现在造也来不及,只能去村裡找人家借或买。乡下人家有個陋习,但凡家中有老人的,便早早的准备了棺木,以备随时之需。 跟着桂生在村裡转了大半圈,却是沒有一户人家愿意将棺木借出或卖出,立春无奈,只能再央求了桂生领了自己往着其余几户人家再去碰碰运气。其实這也怪不得大家,在后山发泥石流淹沒了村子后,以前的棺木早就被摧毁了,现有的,也才那么四五户而已,且都是后来再造下的,哪家会舍得借出去。 满村转遍,棺木并沒有买到。无奈,中午时分才回到村裡头的,下午又在村裡绕了一圈费了些時間,到得立春往着平湖镇上去的时候,天都快擦黑了,李氏本是不让她去的,說是明日去也来得及,可立春不知犯了哪门子犟,一门心思的就想在今日备下。照旧喊了桂生让他陪着自己到镇上去。 果然,在立春从镇上买了棺木回到家裡的时候,在院外就听得屋裡传出的哭声,心下一沉,该不是李大成去了吧,匆忙丢下马车在门口,往着院裡就飞奔进去。此时天是已经黑了的,桂生一個人在院门口守着黑漆漆的棺木,心裡直发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