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云暖 第389节 作者:未知 提起婆婆金氏,方氏不由得叹息了一声,有些发愁地說:“老太太這程子不大好,請了宫裡的御医来看,說是怕今冬明春的。” 金氏已经八十多岁了,這几年一直缠绵病榻,几乎日日不离汤药。 “太医這么說是让咱们提前有個准备,也并不一定就是真的。”徐春君宽慰婆婆,“說不定一看到我們就又有了精神,能慢慢好起来呢。” “這倒也是,老太太這几天呐一直念叨着你们。”方氏心裡稍微好過了一些,“一会儿咱们到她那屋裡去看看。” 金氏如今一天中大半日的光景都是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 丫鬟叫了好几声,她才睁开眼。 “芳菲,阿鸾,快叫太奶奶。”徐春君小声对两個女儿說。 两個孩子甜甜地叫着太奶奶,金氏的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 “哎呦,我的两個宝贝疙瘩可总算回来了!”金氏伸出枯瘦的手摸了摸两個孩子鲜嫩的小脸蛋儿,“多好呀,两朵鲜灵灵的小花儿。” 徐春君和郑无疾也凑到跟前给老太太請安,老太太拉着徐春君的手說:“春君啊,這么多年,你受累啦。别为我個老婆子担心,我能看到郑家变成這样,死了也能闭上眼了。” 又說:“再往前些,让我摸摸你的肚子。” 徐春君又往前站了两步,老太太摸了摸她刚刚隆起的小腹,好半晌才說:“你這一胎准定是儿子,郑家有后啦。” “老太太,您好好养着,我每天都過来陪您。”徐春君温柔地說,“我們如今回到京城来了,您就不用每天都惦记着了。” “看不见你们自然是想的,可是說惦记也谈不上。知道有你,一切都好着呢。”金氏欣慰地說。 方氏怕她累着,忙走過来說:“老太太,让她们扶着你起来喝点儿参汤吧。 春君他们還沒吃午饭呢,我先叫他们下去吃個饭再過来。” 赶到快要掌灯的时候,陆夫人来了。 徐春君连忙迎出去,挽着陆夫人的手說:“知道姑姑忙,我正跟无疾商量着明天去你那边呢。” “再忙也不差這一会儿功夫,况且你明日到我那裡必然要待上一天,就不能去娘家了。 我今天来看看你,說两句话,你明日好回娘家去,等過两天再到我們家,還能从容些。”陆夫人說。 “姑姑从来都为我們着想。”徐春君說,“遇之媳妇可真了不起呢,龙凤胎多难得呀!” 陆夫人也是心满意足說道:“我家這媳妇儿的确可人疼,善解人意,又懂规矩。 你们虽然沒见過几面,可他一直惦记着你,听說你要回来,也高兴得跟什么似的。 一再跟我說,她出不得屋,管叫你哪天到我們那边去好好說說话儿。” 坐下之后,徐春君让丫鬟给姑母沏一碗他们从陈州带回来的茶。 然后又說起老太太身子骨的事。 一提到這個陆夫人也是满脸愁云,但也不便深說,只是說:“老健春寒秋后热,這也是沒办法的事。好在该用的东西早都是齐全的,现在只是好好调养着。 现在入冬了,有些难熬。总是過了冬至就好了。” 然后又问了问徐春君如今身体怎么样,和前两胎反映是否一样。 “我带着孩子和平时沒有什么大的区别,也就是稍微能吃些。”徐春君說,“這一胎也一样。” “你前两胎都是在陈州生的,我們都沒能好好照顾你。這一胎可得千万小心在意了。”陆夫人說。 郑无疾明天還要上朝,所以陆夫人也沒有久坐。 “等无疾上朝复命之后,你们到我們家去住上两天。”陆夫人诚心相邀,“這才几年的光景呀,无疾都是三十岁了。” 如今的郑无疾,已经完全脱去了早年的纨绔习气。 端方从容,目光沉静。 和他祖父年轻时候有七八分相像。 今天的雪本来也不大,况且天气也還暖和,所以沒有多久就化了。 潮润润的风,让人有种初春的错觉。 徐春君和郑无疾把陆夫人送上了车,又给她带了些陈州的土产。 “今日刚回来,东西都堆着沒规整完。”徐春君有些抱歉地說,“等我明日都收拾完了,再把给姑姑的东西都拿過去。” “這些尽够了,”陆夫人說,“你留着送别人吧,我又不是外人。”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是一点儿心意。”徐春君說,“知道姑姑家什么都不缺。” “快回去吧!别在這湿地上站着。”陆夫人挥了挥手,“你自己要当心,别累着,早些休息。” 看着陆夫人的马车远去,郑无疾对徐春君說:“你和姑姑两個人的缘分還真是深,她其实疼你胜過疼我。” “姑姑是個难得的明白人,”徐春君微微一笑,“我要多学习才行。” 夫妻两個手挽着手往回走,看着灯火辉煌的院落,心中也颇感慨。 想着也不過几年前,郑无疾還是那個游手好闲的浪荡子。 而如今已经成了官声清廉的大臣了。 “两位小姐已经睡了,”丫鬟過来說,“大人和夫人也歇息吧。” 室内生了碳火,暖融融的,新铺的被褥柔软蓬松。 “泡了脚就睡吧!”郑无疾打了個哈欠,他明早天不亮就得上朝去。 第599章 褒奖 第二日早朝,郑无疾上殿述职。 皇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褒奖郑无疾:“郑爱卿自到陈州以后,兴修水利,广办学堂;革除陋习,惩处豪强。 惠及百年,利在千秋。于社稷有功,于百姓有功。 朕深感欣慰。” “圣上過誉了,這都是臣的本分。”郑无疾恭敬谦虚。 “陈州百姓上的万民书,朕看過了。已经命人装裱起来,传示各州县官员。让他们看看什么样的官,才是被百姓爱戴的好官。”皇上說,“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這样的官,永远都不嫌多。” 其他官员听着,都知道皇上对郑无疾十分满意。 這样的褒奖之词,他们還是头一次从皇上口中听說。 下了朝之后,不少人立刻围拢過来,和郑无疾攀谈。 都明白他在不久的将来,必然会深居要职。 因为郑无疾不但有才干,而且关系網很牢靠。 他的妻子和当今皇后以及定北公夫人关系匪浅。 還有他姑母陆家,岳丈徐家,以及陈家柯家,在官场上都举足轻重。 皇上给郑无疾放了半個月的假。 郑无疾回去后就陪着徐春君回娘家了。 “趁着现在有時間,你身子也方便,回去住上些日子。 再過些天,我可能又要忙起来,你也要忙過年的事,就沒法儿在娘家久住,”郑无疾拉着徐春君的手說,“我們這几年一直在外头,跟家裡人聚少离多。 况且過了年你就要生孩子,又要好久才能回娘家来。” “人人都說我操心,却還要你替我操心。”徐春君笑了。 “自己的媳妇儿自己疼。”郑无疾也笑了,“我不疼你,谁疼你?” 到了徐家,除了大老爷和二老爷众人都在。 徐春君和郑无疾带着两個孩子给长辈们一一问安,看到长辈们都身心安泰,自然高兴。 徐琅也带着两個儿子来了。 众人见了徐春君他们都喜笑颜开,更是争着抱两個孩子。 “哎呦,這对小美人儿。”宋氏不住口地夸赞,“就跟白玉雕的一样。” “二嫂嫂這么喜歡,自己也生一個吧。”徐春君笑着說。 “哎,我這两個儿子直闹得我头疼。”宋氏苦笑着摇头,“我是怕再生還是儿子。” “知道你今天回来,孩子们都跟学堂告了假。”徐琅抱着阿鸾笑吟吟地說,“這会儿我們正后悔呢,弄了一院子的钻天猴儿,吵得大人不安生。” “就是這样热热闹闹的才好,思难思义都长得這么高了,只是我還是分不清他们两個。”徐春君看着欢腾腾的场面,打心裡头高兴,“柏哥儿和松哥儿都长成大小伙子了。” “可不是,孩子们长得最快了。”徐琅也不禁叹息一声,“你三哥家的孩子也聪明着呢,别看才一岁多。” “是呢,我刚才還抱了一会儿,一点儿都不认生。”徐春君說。 徐道庆的孩子也是個男孩儿,白白胖胖的,很是可爱。 “道凯也要定亲了。”白氏走過来說,“他是最小的,刚来京的时候才十二岁。” “可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嗎?”徐春君听了忙问。 “我的姑奶奶,你快歇歇吧!也不看看自己的身子。”二太太孙氏听了就說,“我們這些闲人多的是,哪能累着你?” “对了姑姑,听說姑父进宫给太子做侍读去了?”徐春君问徐琅。 “是啊,学堂裡的事他也顾不上了。”徐琅笑着說,“如今是刘先生在那裡主持着。” “姑父的学问好,被征召是在情理之中。”徐春君說,“道启给我写信說的,還說刘先生讲的太细了,他听不惯。” “道启這孩子太聪明了,刘先生已经說教不了他了,让再给找别的先生呢。”徐琅說。 “那姑父可有合适的人推薦?”徐春君对弟弟的学业很是关心。 徐琅小声对他說:“皇上和皇后要给太子找两個伴读,你姑父說想让道启去。” “那思难和思义呢?”徐春君问。 “思义那孩子倒還行,思难是一点儿也不肯读书的,可不能让他去。”徐琅连忙說,“他闯祸倒是有一手。” “姑姑也别這么說,思难不喜歡读书,說不定他的造化在别处呢,老天生人总是各有其用的。”徐春君說。 “随他俩去吧,我這也是老来得子,只要他们不为非作歹,知道善恶,我也就不求别的了。”徐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