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說好歇半日,那就是半日
裴琰慢慢拖了一下魚線,低聲道:“讓信使等着,本王要先與太子商議,再下定奪。”
“是。”侍衛行了個禮,快步往大帳方向走去。
將領們沒有散開,而是守在一邊,開始討論在哪裏談判。
“王爺,這談判一事,還是在京中進行的好。”
“京中有玄鱗衛,還有禁軍三萬,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裴琰看着河面上漂動的魚膘,沉思片刻,說道:“釣魚。”
說好歇半日,那就是半日。
諸事不理。
該着急的是葉家軍和李禹,不是他。他偏要拖一拖,二十萬大軍要喫要喝,拖上些時日,軍心必然潰散。
“那個,這個……”將領們抓耳撓腮,實在想現在就把談判的事定下來。不知是誰突然回過神來,朝着枕在裴琰腿上的蘇禾指了指。
她睡着了,裴琰的披風一半墊在她身下,一半蓋在她身上,他的手掌護在她的臉頰邊,替她擋着直直射來的熾熱陽光。
幾位將領抱拳行了個禮,放輕了腳步,踮着腳尖走了。一個個高大的漢子,踮着腳,雙手小心地伸在身側,縮着脖子,儘量不發出動靜的樣子,惹得在附近巡查值守的侍衛都看了過來。
刷地一下,裴琰又釣到了一尾魚,他一手仍護在蘇禾臉側,握着魚竿的手掌用力甩起,這回連溜魚的動作都沒有,直接把魚甩到了半空,啪地一聲,落到了草坡上。
滿河波光,粼粼閃動。
兩岸的桃花在風的吹拂下撲簌簌地落下,順水而下。
裴琰也有些困了,把魚竿放到一邊,輕輕地托起蘇禾的身子,挪了個姿勢,擁着她一起躺在了陽光下。
不遠處,張酒陸一臉沮喪地拎着空網從小船上跳了下來,他朝着裴琰這邊看了一眼,把空網往地上一扔,踮着腳尖就溜了過來,彎着鐵塔般的身子往桶裏看了一眼,頓時眉開眼笑,拎起桶就走。
裴琰眸子微微掀了掀,微不可察地嘆了口氣。
“大人你嘆什麼氣?”蘇禾在他懷裏拱了拱,小手揪住了他的衣領,水盈盈的眸子慢慢睜開。
“他再壯一圈,盔甲又得改大一圈,去辦事的時候,想躲起來都找不到一棵太粗的樹。”裴琰低聲道。
蘇禾想了會兒那場面,摟着裴琰的脖子嘎嘎地笑。
“還笑。”裴琰看着她彎彎的嘴角,忍不住俯過去輕輕地噙住她柔軟的脣瓣,細細吻了一會,這才慢慢放開她。
“大人,白簡穿的夜隱衣就不錯,讓他給張酒陸也做一身好了。”
“夜隱衣的料子千金一寸,打一次仗就要毀一身。實在是以前也沒餓着他,怎麼自打認得了你和宋秋祥,他那肚子就填不滿了呢。”裴琰擰眉道。
“那大人遇到我之後,胃口不也變好了?與有情人一起喫飯,就是很香啊。”蘇禾笑眯眯地說道。
似乎,是這道理。
“那今晚這魚怎麼喫?”裴琰興致勃勃地問道。
“我來做,今日就在這裏用晚膳。”蘇禾在他懷裏拱了拱,小聲說道:“那袖盾打造出來,肯定還有不足之處,所以我今晚想在這裏多呆一會兒,與匠人們再看看如何改良。”
“你等着喫就是,廚房裏煙子大。”裴琰沉吟一會,起身叫過了侍衛:“去把太子請來。”
談判之地,他得與太子認真商議。
“再躺會兒。”他摟着蘇禾又躺了下去。
咚……
一枚石子飛過來,落到了河裏。
裴琰扭頭看去,只見李慕憬站在不遠處,手裏還握着好幾枚石子,挑了一枚掂了掂,往河裏擲去。
“來得倒快。”裴琰扶着蘇禾站起來,給她理了理衣衫,這才走向了李慕憬。
“各地藩王上書太后,詢問景王一事。”李慕憬從手心裏隨手挑了一枚石子,遞給了裴琰。
裴琰舉起石子,朝着河面瞄了瞄,手腕一撣,石子落於水面,一跳一跳地往河中心躍去。
李慕憬數完十四聲,嘖地嘆了口氣:“無趣,你連打石子都不肯讓我。”
“太后如何說。”裴琰又從他手裏拿了枚石子,繼續往水面上打。
李慕憬伸着手,讓他從手心裏拿石子,長眉微擰着,低聲道:“太后讓我選擇。”
給景王平反,那就要赦免魏長淵。
“我父皇確實欠魏長淵一家。”李慕憬輕嘆,轉頭看向了裴琰:“你說,拿他和齊霽風怎麼辦?”
裴琰還真不知道怎麼辦。
他爹誤殺景王一家,雖然已經以命相抵,但景王一家數百口人,哪是一條命抵得了的。魏長淵恨他,只想他死。
“他何止只想你死,還有我。”李慕憬想到魏長淵,又嘆了口氣:“但是說實話,我雖然吊着一口命,卻不怎麼想死。”
“死什麼死。先看看昌城之事如何解決。”裴琰手一揮,將滿掌的石子都擲了出去,“走吧,去大帳。”
將領們都圍在大帳前,不過不是議事,而是看張酒陸殺魚。
“我家娘子極會殺魚,一刀剁掉魚頭,這魚頭可以蒸着喫。再剖腹,取腸,去刺……把這魚肉燉着喫!”張酒陸揮着他的大刀,往肥美的魚身上砍。他的刀大且鋒利,一刀剁下,魚卻彈了起來,正好避開了大刀。刀落在木樁上,那木樁從中間裂開,魚躍起又落下,正好掉進夾縫裏,被夾得緊緊得,只留尾巴在縫隙外面拼命擺動。
“張酒陸,這魚遇到你也是造了孽了。”將領們大笑起來。
“我這是教你們,殺魚不可如此殺。”張酒陸面不紅心不跳,徒手把木樁扳開,把魚拎了起來,又放到另一個木樁上。
“張酒陸,你別糟蹋我的魚。”蘇禾撫着肚子過來了,看到這一幕,趕緊叫住了他。
張酒陸舉着大刀,咚地一下剁下去,這回,魚終於飛昇了……
撲哧……
衆人看着飛到半空的魚,都笑了起來。
“趕緊拎走,王爺多辛苦才釣的魚。”
蘇禾趕緊讓人把桶拎走,帶着魚去大營廚帳。
廚帳裏有幾位廚娘,見到蘇禾進來,趕緊行禮。她們都是軍中匠人的家眷,匠人跟着東征西討,隨時修補兵器盔甲。家眷也跟着做些漿洗和廚房的事。這些匠人,有的是應徵而來,有些是軍中上了年紀,或者殘了的兵士,不想回鄉,或者無家可歸的,便留在玄鱗衛。
。